Board logo

標題: [自然百科] 犁頭銼鰩 [打印本頁]

作者: 咖啡愛奶茶    時間: 2010-8-29 11:07 PM     標題: 犁頭銼鰩


圖:犁頭銼鰩
第六十二周的「每周一魚」,是僅佔現生魚類少數成員的「軟骨魚類 (Chondrichthiomorphi)」之「軟骨魚綱(Chondrichthyes)」中,屬於「板鰓亞綱(Elasmobranchii)」「鯊鰩亞綱(Euselachii)」「真骨部(Neoselachii)」「鯆亞部(Batoidea;鰩亞部)」的「鰩形目(Rajiformes)」下「銼鰩科(Rhinobatidae;犁頭鰩科)」,為一群原始的中大型魚類,大部分居陸棚頂部及沿岸淺海水中,少數偶而進入鹹淡水及淡水棲息。現存有「無褶孔鰩屬(Aptychotrema;鏟吻犁頭鰩屬)」、「銼鰩屬(Rhinobatos;犁頭鰩屬)」、「銼魟鰩屬(Trygonorrhina;南犁頭鰩屬)」、及「強鰭鰩屬(Zapteryx)」四屬。成員廣布南北半球熱帶至溫帶海域,包括太平洋、印度洋及大西洋,現存約42種。今周所介紹的物種,是「犁頭銼鰩(Rhinobatos hynnicephalus;斑紋犁頭鰩)」。
物種故事
「犁頭銼鰩(Rhinobatos hynnicephalus;斑紋犁頭鰩)」,是在1846年,由蘇格蘭海軍外科醫生及博物學家理查森(John Richardson,1787-1865),在「大英科學促進協會報告(Report of the British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中《中國與日本海的魚類學報告》(Report on the Ichthyology of the Seas of China and Japan),根據當時居澳門任職英國東印度公司(British East India Company)茶葉檢察官的英國博物學家里夫斯(John Reeves,1774-1856)在廣東海域採得標本的繪畫(無標本記錄),以「犁頭銼鰩(Rhinobatus hynnicephalus)」 的學名記載的為世界及中國的首個記錄。
「犁頭銼鰩」學名的由源,屬名「Rhinobatos」是希臘語「rhin?」的拉丁語「rhin」及希臘語「bat?s」的拉丁語「bat」或希臘語「batis」的拉丁語「batis」的併合,意思分別是「銼」的「爬者」、「鷂」或「鰩」,而種名「hynnicephalus」是希臘語「hynn?=hynis」的拉丁語「rhin」及希臘語「kephal?」的拉丁語「cephal」的併合,意思分別是「犁嘴」的「頭」。
香港最早記錄,確認於著者1980年代於香港東西部海域考察,以及1994年「中國農業百科全書─水產卷(上、下)」中於香港仔魚類統營處魚類批發市場獲得之標本個體。
有關「銼鰩屬(Rhinobatos;犁頭鰩屬)」的建立,是在1790年,由本種的命名者米勒(M?ller)與亨勒(Henle),在「哥達城最新物理與自然歷史雜誌(Magazin f?r das Neueste aus der Physik und Naturgeschichte, Gotha)」第六卷第三期的一文「根據牙齒的魚類分類(Versuch einer Eintheilung der Fische nach den Zahnen)」中,以歐洲瑞典植物學家林奈(Carolus Linnaeus,1707-1778),在「自然系統(Systema Naturae)」第10版中發表的「銼鰩(Raja rhinobatos = Rhinobatos rhinobatos;琴犁頭鰩)」作模式種(type species)而建立。
本種的先定同物異名(senior synonym)為Rhinobatos hynnicephalus、Rhinobatus hynnicephalus、Rhynchobatis hynnicephalus,暫無次定同物異名(junior synonym)。「魟類」於中國古代文獻已在「貝內特氏魟(D. bennettii;黃魟)」文中述及,本文從略。
生活習性
「犁頭銼鰩」是「銼鰩科(Rhinobatidae;犁頭鰩科)」的中大型魚類,屬多年生,獨居、肉食性(carnivorous)及屍食性的(necrovorous)的海水魚類,於沿岸淺海域至陸棚斜坡(continental slope)頂部生活,偶然進入鹹淡水,成魚體長一般約半米多,最大約一米,在「銼鰩類」中屬較小型的一種。幼魚與成體為底棲生物,攝食甲殼類、貝類及魚類等各種底棲動物。身體縱扁,呈鏟形,吻犁狀三角形向前尖突,左右吻肩緣平直或微彎凹,體盤近乎呈棱形(區分特徵),口平橫,長於體盤下腹面,具發達的唇褶,牙齒細小且多,鋪石狀排列。眼中等大,不上突,眼後方噴水孔約為眼徑的一半,鰓裂小,開孔於體盤下腹面胸鰭基部。胸鰭前伸達到吻的側後部,向橫平展成體盤,腹鰭狹長而後端鈍尖,前方幾乎與胸鰭相連,背鰭兩個,分別位於體後方3/5及4/5處,尾平扁向後漸細,無尾刺,側皮褶發達,尾鰭上葉長下葉短呈廣圓型。體背褐或灰褐色,除了吻側、背與尾鰭之外,背及側部表皮密布圍成睛狀或排成蠕狀花紋的暗褐色斑點(區分特徵),腹底乳白色。幼魚與成魚全身表面被有細鱗片,體背及眼眶上方均光滑,並無結刺(區分特徵)。無鬚,側線管貫通皮下,頭腹面電感受器感知獵物。兩性異型明顯,雄性腹鰭具一對棒型交接器,體較瘦薄,雌性無交接器,身較豐厚。卵胎生,懷孕期約一年,受精卵於雌體內孵化,母體子宮分泌含脂肪及蛋白黏液提供幼魚營養,於六至七月分娩,於淺海發育。
地理分布
「銼鰩屬(Rhinobatos)」全球約有三十六種,廣泛分布南北半球的熱帶、亞熱帶至溫帶沿岸淺海。「犁頭銼鰩」分布於西太平洋,北至朝鮮半島,東至日本,西及南至南海中國沿海。香港主要分布於南部與東部沙或沙石底質較清澈的海域,但著者於考察中也發現大嶼山北部近珠江河口鹹淡水亦有棲息。
文化資料
「犁頭銼鰩」在內地見於沿岸淺海,主要分布華東及華南沿岸,唯產量不多,不屬主要經濟魚類。在中國,肉可食,皮乾製成「魚皮」,鰭製為「魚翅」,吻可乾製「魚骨」,浸煮食用,在日本常將肉磨糊蒸烤作「蒲鉾(Kamaboko;作切片煮食的魚糕)」。性格溫順,日間匍匐水底作息,黃昏夜間活躍,主要攝食水底生物,體型較大,游動所需水域範圍大,不適宜一般家居水族飼養。野外觀察宜於夏秋,沿岸淺海偶然能見到分娩,觀察者若無突然舉動,也有機會近距離觸摸在沙底休睡的個體,一旦受刺激即會迅速游走。
生態檔案
「犁頭銼鰩」屬華南沿岸淺海的野生物種,成魚最大者達約一米,在魚類相生態組成中,屬沿岸底層廣鹽性魚類,偶然進入河口鹹淡水域但絕少入江河下游淡水,本港沿岸淺海內灣均有棲息。以頭表的電感受器準確探知底棲動物捕食,也進食遺骸。在香港,孵出的幼魚於沿海當地水域發育,大部分海域均屬育幼場,本種在「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的「紅色名錄(Red List)」(簡稱:IUCN Red List)上,被列作「保護現狀較低,但可能在不久的將來有瀕危或滅絕危險」的「近危(Near Threatened)」類別,必須密切觀測其數量變化,加強保護,以免「犁頭銼鰩」在本港絕跡。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www2.tvboxnow.com/)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