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普洱茶鉴别年代的一些方法 [打印本頁]

作者: goding    時間: 2011-1-22 05:52 PM     標題: 普洱茶鉴别年代的一些方法


普洱茶
是一种神奇的茶品。自从其随着岁月流逝口感会越陈越香的特质被发现后,就被人们誉为可以喝的古董。从此,茶的陈期也就成为茶人心目中好茶的标准之一。
  
  但是长久以来,无论消费者还是商家,对于普洱茶年代认定的方法,一直是模糊含混。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在于历史文献不充足和资讯不流通。2000年之前,茶人们对于茶的年代辨识,主要是靠观汤色、看叶底、品口感。这就造成了年代认定的主观性、随意性,无客观标准可言。因为茶品的汤色和口感很容易受到入仓的影响,在潮湿环境下存储一年,茶的外观转化可达到自然条件下三至五年的效果,伴随而来的,却是容易引起的茶品霉变等情况。市场上许多所谓老茶都是经过入仓处理后,将年份夸大几年甚至几十年后高价出售。少数真正长期从事茶叶贸易而知情的上层业者,由于经济利益,更将辨识年代的经验当作秘密隐而不宣。而坊间流传的各类普洱茶书籍,由于不具备正确的历史观和严谨的考据精神,甚或根本是为了商业利益生拼硬凑,更加速了错误观念的传播。
  近年来,由于茶人们不懈的努力探索,许多关于普洱茶的历史文献、产销纪录等都得到公开。从此,关于普洱茶的年代认定,也逐渐形成了一套严谨的断代系统。那么,究竟辨别茶品年代的方法是怎样的呢?
  普洱茶年代辨识的方法,同古陶瓷、书画等古玩的鉴定方法有很多相似之处。一方面,各种类型的文献记录都可以作为重要的断代依据。比如,厂方的加工记录、销售记录、仓库的存储记录、商家的定制记录以及会议文件等等。但这些资料,通常是普通商家和消费者难以接触到的,只有对普洱茶钻研较深的茶人们才能得到。
  另一方面,就是茶品自身的时代特征。这是依附于茶品本身,在现实中最为直接、触手可及的断代依据。各个历史年代的茶叶生产过程中,任何一个技术环节的改变,都会在茶品上留下不可磨灭的烙印。茶品陈化的历史,温度、湿度、地理位置,也会深深铭刻其中。由于对茶品制程、储藏情况的了解不断加深,过去使用的汤色、口感、叶底等感官鉴定方法现在已经仅仅作为辅助方法使用。最简单可靠的辨识依据,以饼茶为例,目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是茶品的茶材、饼型、拼配手法等方面。自古以来,人们一直在进行茶种改良的实践与研究。关于茶材,新老茶种的更替以及栽培技术的变化,都会直接体现在茶饼的原料中。大体说来,古董茶、印级茶多使用大叶原始种的野放茶菁(是否部分古董茶有使用栽培型野生原料,至今尚未定论,但即使有,数量也不会太多)。这类茶材的口感较改良种茶园茶醇和而厚重,叶底柔软肥大。直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这样的原料还使用得很多。文革以后,云南省加快了茶种改良和台地茶园的推广,许多老茶园被淘汰,由改良种灌木新茶园取代。因此,自八十年代中后期,国营厂制茶的原料就发生了很大变化。
  第二是饼型的鉴别。早期的茶饼,都是石质模具手工压制而成,生产效率很低。古董、印级茶和部分早期云南七子饼,都是使用这种模具成型。建国以后,为适合产量需要,机械模具的研发和改良一直没有间断。此外,配合模具所使用的揉茶、成型的布口袋,也因损耗而在不断更新。因此,不同时期模具、布口袋的形质,都会直接影响茶饼的形状。好比早期的石模饼型大都比较宽大古朴,手工压制多会导致形状不匀整;机械模具使用后,茶型就逐渐规整、紧结,直径、厚度多有定数;80年代以前的茶,常见大饼;而90年代的茶则以小饼型居多……各个年代茶饼的直径、厚度、转折处的弧度、正面背面的曲度、背面窝孔的形状、茶体不同部位的紧压程度等等,都是鉴别年代的要点。
  拼配手法。国营时代,茶厂的常规产品都有相对固定的拼配手法,并在七十年代中期形成了唛号制度。如勐海厂的7542、8582,下关厂的8653、7663,昆明厂的7581,等等。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制式化的拼配方法,保证大宗产品各批次间品质相对稳定,性质类似于其它茶品的合堆(拼堆)工艺。但是,相同唛号的产品,并不是几十年来配方固定不变的。拼配原料等级、方法的变更,同样是辨识茶品年代的重要依据。例如,勐海茶厂的大宗青饼7542,在1992年前后配方的等级就有很大变化;由于使用了轧细工艺,下关厂后期的沱茶外观和早期产品差异也很大。以上三者,是辨识茶品年代的要素中最难以伪作、最具参考意义的。
  再次,是茶饼内飞的鉴别。因内飞是制茶同时压在茶体内部的,不可能抽换,因此也是难以伪造的一个重要辨识依据。内飞鉴别的方法,主要在于纸张质地、油墨颜料、印刷版式三个方面。由于制纸技术、机械、原料等方面的变化,早期纸张的材质今日很难仿造,油墨和印刷版模也一样。三者综合分析,就可以大致判断茶的年代。有些纸张和印刷版式使用的时间很长,但前后期的颜料差异很大。例如,看到油光薄纸、细字印刷,就可初步判断茶的生产年代不晚于九十年代中期,若对印色和版式变化熟悉,参考饼型、配方等方面,就可更进一步精确地判断究竟是80年代中期、后期,还是90年代。
  最后,是茶的外包装纸、内票、大票、筒装形式等。包装纸、大票的鉴别和内飞类似,主要要素也是纸张质地、印刷颜料和版式。大票是茶品出厂时每件茶附带的简要说明,包括唛号、厂方、批次等信息。1985年以前,云南的茶叶生产、销售由进出口公司统一管理,包装物并非茶厂自己订制,而是省公司统一调拨。当时的大票形制为立式印刷,不写厂名;而1985年以后,产品的生产、经销权下放到厂方,勐、关两厂都印刷了自己的横式表格型大票。并且,1985年以后勐海厂的大票,多带有3位延展码,记录了生产年代和批次的信息。筒装形式,主要分竹壳装、纸筒装两种,不同年代的材质、印刷等方面同样存在差异。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包装物由于和茶体是分离的,容易拆换,故只能当作辅助依据。
  另外值得指出的是,传统的汤色、叶底、口感等辨识方法并非在年代断定中完全没有实际意义。总体来讲,随着时间的流逝,普洱生茶在陈化过程中的变化是汤色越来越红,口感越来越醇和,苦涩度降低;熟茶在陈化中渥堆熟味会逐渐消失。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茶品年代辨识的辅助手段。但是,并非汤色红的生茶都是老茶。以香港、肇庆等地的作仓经验,通常生茶入仓三四年,汤色即变为橙红;六至八年即可转栗红色,生成樟香。而关于熟茶茶品的陈化,坊间标榜的枣香参香樟香,实际上往往也都是在湿仓条件下形成的;正常条件下存储的熟茶,不易出现各类特殊香气。
  普洱茶的年代辨识,带有很强的实践性。现在,不少茶人都能够将勐海厂的产品年代断得十分清楚,以大体每两三年为一个阶段将茶品进行归纳。下关茶厂的早期产品断代,还相对困难,但在香港何景成先生的努力下,其著作《下关沱茶复刻版图录》已经将下关茶厂各款包装纸张的使用年代精确考证出来。相信假以时日,普洱茶的年代鉴别,不会再如今日市场这般混乱。
作者: SUMSAMXO    時間: 2011-1-23 01:33 PM

多謝,ching報告....................
作者: maybank123    時間: 2011-1-25 04:33 PM

thank for sharing...take notice..
作者: dik988    時間: 2011-1-25 07:26 PM

thank you
作者: dache    時間: 2011-1-25 10:17 PM

感謝分享 謝謝喔
作者: 精彩每天    時間: 2011-1-31 11:15 PM

多謝分享。
作者: jianfengshike    時間: 2011-2-8 07:48 AM

普洱
Good
作者: papalappo    時間: 2011-2-8 03:00 PM


作者: ckeng2002    時間: 2011-2-8 03:08 PM

继续下去, 小弟第一次收茶。
作者: alex0310    時間: 2011-2-9 06:15 PM

個人覺得普洱茶老茶餅跟宜興老茶壺一樣
很難鑑定
作者: marco28hk68    時間: 2011-2-12 04:05 PM

Thanks for sharing.
作者: hkdlacct    時間: 2011-9-13 06:00 PM

Good !!!!
作者: alien99999    時間: 2011-9-22 05:51 AM

1# goding


good good good
作者: chausimmhy    時間: 2011-9-22 09:35 AM

很有參考價值,多謝分享
作者: gordon3388    時間: 2011-10-20 07:47 PM

学习了!谢谢大大!
作者: hong1388    時間: 2011-11-9 03:06 AM

good thankyou
作者: danny53    時間: 2011-11-13 11:28 AM

多謝分享。
作者: taihai    時間: 2011-11-29 07:18 PM

多謝分享
作者: lin8549101    時間: 2011-11-29 11:04 PM

Thank for sharing
作者: lin8549101    時間: 2011-11-29 11:05 PM

Thank for sharing
作者: lin8549101    時間: 2011-11-29 11:05 PM

Thank for sharing
作者: lin8549101    時間: 2011-11-29 11:06 PM

Thank for sharing
作者: lin8549101    時間: 2011-11-29 11:07 PM

Thank for sharing
作者: ar-sang    時間: 2011-12-4 01:56 PM

thanks for sharing
作者: tinycheung    時間: 2011-12-4 09:02 PM

thanks for sharing
作者: yuyu7988    時間: 2011-12-16 04:51 PM

长见识了,谢谢
作者: yessss    時間: 2011-12-17 04:23 PM

Thanks so much, love Pureh tea
作者: hung33388    時間: 2011-12-17 04:27 PM

感謝分享
作者: ccyau00    時間: 2012-1-2 10:22 PM

excellent!
作者: joeyjoey    時間: 2012-1-3 12:31 AM

顶,多谢分享。
作者: tom747    時間: 2012-1-3 09:44 AM

很详尽
算是行家之作
作者: kwongwah    時間: 2012-1-4 12:12 AM

谢谢大大学习了很有參考價值,多謝分享
作者: kwongwah    時間: 2012-1-4 12:13 AM

很有參考價值,多謝分享
作者: rickylkw    時間: 2012-1-12 11:16 PM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your sharing this to us
作者: 四婆    時間: 2012-1-15 12:24 AM

Thank you so much
作者: xprofile1    時間: 2012-1-17 08:46 AM

多謝分享感谢大大
作者: morris1969    時間: 2012-1-28 07:25 PM

good information but hard to practice
作者: tsokawai    時間: 2012-1-28 09:16 PM

thank you
作者: hhsoh    時間: 2012-1-30 01:30 AM

謝謝分享。
作者: aw2110201194    時間: 2012-1-30 04:09 AM

謝謝分享。
作者: trustin    時間: 2012-1-30 08:48 AM

If you did write it out, I will never understand how to do it. Great job!
作者: aznqty50    時間: 2012-2-4 03:53 AM

Thanks for sharing. I bought some pu-er tea two years ago at Yun-nan. It's good but I don't really know whether it has 16-year old.
作者: njchenh    時間: 2012-2-5 02:32 PM

吃的东西放的越久越好吗
作者: acer0000    時間: 2012-2-17 11:55 PM

謝謝分享
作者: ss1817623ss    時間: 2012-2-19 10:28 AM

虽然...........,但是,个人觉得还是亲自品尝最保险。
作者: freeboy8396    時間: 2012-2-21 09:10 AM

thank you for sharing this.
作者: dim    時間: 2012-3-7 04:36 PM

good, thanks
作者: ok888808    時間: 2012-3-8 11:25 PM

真假是难分的。
作者: 1388hong    時間: 2012-3-9 04:38 AM

thank you very much
作者: Ujner    時間: 2012-3-10 11:05 AM

thank for sharing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www2.tvboxnow.com/)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