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時事討論] 人才…積極送出去 光榮迎回來 [打印本頁]

作者: abcd0816    時間: 2013-3-13 05:37 PM     標題: 人才…積極送出去 光榮迎回來

教育部蔣部長不久前已組成人才培育委員會,與中研院研擬人才培育白皮書。前後閣揆都指示相關部會在育才、留才上多做研究…。近日加上聯合報系願景工程「搶救人才」專題,回響巨大、餘波盪漾,「人才流失」儼然成為國安層級的問題。 其實,人才流動自古而然,其因不外:一、追求自我實現及自身長遠發展,二、尋找滿足需求、寬鬆自然的發展環境,三、追求更高的待遇。春秋戰國時代,各種人才絕不畫地為牢,或楚材晉用,或趙才秦用;秦王嬴政一改逐客令的錯誤,以「容才之量」的胸懷而得天下。近代則如一九二九年美國的經濟大蕭條,一向自負的西方資本主義竟有超過一萬名專家、人才跑到共產蘇聯工作。最近,則因歐洲經濟不振,已有四百多名英國醫生、護士移居澳洲工作。 這種狀況,兩岸又何曾陌生?大陸一名學者曾說:我們沒有「教育委員會」,只有「替美利堅合眾國選拔人才委員會」;當年兩岸人才由國家高度重視的聯(高)考篩選而出,辛苦培育後,被美國全拿走。所以美國人口雖只占全球百分之五,卻用了全球三分之一的研究人員,科技研發人員也占全球四成。這些人才將他們年富力強、極富創意的青春歲月全奉獻給美國。「總攬世界人才」正是美國成功的最大根本。而提供一個令人覺得「有尊嚴的工作」,使人覺得有希望、受尊重,則是美國得以吸納百川的原因。 同樣道理,今天美國榮景不再,各國人才興起海歸潮,人才流失必將削弱美國的競爭優勢;情勢本就如此現實,歷史中人才流動的軌跡從未改變。良禽必先擇木而棲,才能有極致的發展。先讓台灣人才藉著先進國家的優良環境成長茁壯之後再返國,對台灣可能貢獻更大。但如果台灣不能提供一個令人覺得「有尊嚴的工作」,只知修改攬才制度,又能留人多久? 中研院王汎森副院長婉拒香港每月八十萬元高薪的邀請,說明薪資高低絕非爭取人才的唯一因素。台灣人才「多出少進」固然是急迫的問題,但國內下一波產業需要更多具國際經驗的人,若單靠本土培育的年輕碩博士,恐將衝擊國家競爭力。政府應思考的是,在積極布局全球人才後,該如何提供「有尊嚴、可發揮」的工作,營造外流人才再次回流的環境與條件。積極送出去,光榮迎回來,唯有健康地面對人才流動,台灣才能成為亞洲的「人才匯流中心」。 www2.tvboxnow.com4 s5 P; }1 P# r
tvb now,tvbnow,bttvb* ~( `) q: i" K2 B* I8 x! G2 m: Y$ e
【2013/03/13 聯合報】tvb now,tvbnow,bttvb8 C' \' i% o6 Y0 H/ e: U

, N" l3 u( |  b& `/ t. X0 q6 d
4 H& F4 w4 W5 W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www2.tvboxnow.com/)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