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3 z/ f. |! w' r. I, N, I2 a, S曾研究雞糞處理系統 " I: [* i. v8 \4 O( b3 `: d. E+ G ) M: e) B' ^( z4 J, Qtvb now,tvbnow,bttvb一九七○年代經濟起飛,獅子山下的市民對肉食需求大增。當時養雞有價有市,並進入工業式量產階段。細看當年農業刊物《香港農友》,原來賺錢背後也有探討雞肉營養價值,更「為了使下一代的兒女高大,強壯,超過父母一代」,呼籲雞農要努力養雞使其價廉物美,令普羅大眾受益。當年也有研究雞糞處理系統,以解決為人詬病的排污問題並支援耕種,惟當時因化肥大行其道而未能成功。原來養雞,可以養得很有理念。 & r# D# B* T$ m: T% U. s y ! w. y9 V& @" R( g( {3 N' P公仔箱論壇一九八○年代是香港農業的轉捩點,大量引入大陸活雞對本地雞價有相當影響,肥雞丸(即雌激素)被列為禁藥也令港人一時怕了吃雞。在環保意識日益高漲下,政府開始取締未能安裝排污系統的小型雞場。可惜禍不單行,一九九六年首次在廣東禽鳥發現H5N1禽流感病毒後,H5N1四字幾乎代替了九七回歸,變成一九九七年港人最深刻的名詞。民以食為天,食物始終是市民最關心的實事。tvb now,tvbnow,bttvb8 l+ H- V+ v7 V" K% M I# b( m+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