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M' X/ X. B) m+ J; L代際階層流動性 % }9 e$ k0 r! i! k0 \, A8 I8 e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G$ G: @$ n) o, A- w
一般而言,愈新發表的研究,原始數據愈齊全,數據加工得愈好,否則發表了也不會引起其他研究者注意,除非有傑出的理論貢獻。2 |. c! u s5 z6 d [
* F# l9 S4 _3 g" g$ K
如常,社會科學的最難處,在於如何理解對同一現象的不同尺度。量度代際階層流動性有多種常用方法,分絕對和相對量度兩大類。每類當中,有用五分位數、十分位數、百分位數作為收入的分組單位;有以父母處最低收入分位數的子女能夠進入最高收入分位數的平均機會率量度代際階層流動性,也有用父母處最低收入分位的子女能夠進入較高絕對收入(如年收入至少10萬美元)的平均機會率來量度,等等。上述兩篇論文的研究者用好幾種方法量度同一概念,以便其他研究者各取所需。筆者在下面綜合這兩個研究的主要結論: * L k5 y7 L h+ _/ L4 Q0 }. L ! i* B- Y. m4 I. @- x- g& p公仔箱論壇1 D( b* C( O, Y) a
一、若以最低收入分位數裏的兒童能夠於長大後(29至30歲)進入最高收入分位數的機會率變化量度,則美國社會四十年來的代際階層流動性沒有變化,非常穩定;而且,這種穩定性分別在全美九個人口調查分區的資料裏都表現得很清楚(這種量度稱為rank-rankmeasure,是一種常用的相對量度)。公仔箱論壇8 }- o/ t3 b* M, G1 r! P
0 N( H4 A- v" p. U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二、若從最低收入五分位數裏的兒童能夠於長大後進入絕對收入高於每年10萬美元高收入群體的機會率看,則美國社會四十年來的代際階層流動性是提高了(這是一種絕對量度。各年收入以2012年的美元為統一單位)。' o4 L& e R, J# L3 i1 M. v
$ H. n6 S) N, ?" n- g, t1 j三、若以父母收入各分位數裏的兒童進大學的機會變化來量度,則美國四十年來的代際階層流動性是在穩定中輕微提高了。若再仔細看所進的大學的質素,得出的結論也一樣(這也是一種絕對量度)。+ \+ r0 F; s, S3 r5 j
# j9 ^3 Q, g) @0 u. V1 Jwww2.tvboxnow.com ' a$ K6 P0 z, ~0 Z {0 g0 x J四、四十年來,以金尼係數或同類方法量度美國收入分布,懸殊的確明顯擴大了;不過,這個擴大,主要是「最富的1%」收入激增引致的,對階層流動的影響微乎其微,因為影響階層流動的最重要因素是「其餘99%」即廣義中產內部的金尼係數上升──後者對相對階層流動的邊際影響比前者大二十五倍!(這個結果非常重要,但在傳媒的非專業報道裏,「最富的1%」之說往往搶盡風頭,蓋過一切更重要的分析。) ' }9 D7 w, _. Z8 n( C. f8 }# t8 _# g) v( D7 x0 F/ t" w: [/ \$ k1 B" ?8 T
五、收入分布更懸殊,不表示階層之間的上行流動更困難,因為影響兩者的機制是不同的。要理解此點,可以這樣形象地看:收入分布是一道階梯,每一個「父母收入分位數」就像一個階,貧富懸殊擴大了,就好比階與階之間的距離增加了;不過,美國的狀況是,由於有其他因素幫助,四十年來,每一代的兒童在階梯上往上爬的困難並沒有增加。 9 m5 f& S$ Z6 j0 m& t公仔箱論壇: y7 P! G7 b# N+ Q/ g+ g1 F
tvb now,tvbnow,bttvb: ~7 H+ p3 _1 `# z( _' j {/ }
六、美國的階層流動問題在於地域差異;有些地方的上行流動很活躍,但在另一些地方,卻比一些第三世界還差。頗意外的發現是,金融業集中的地區如紐約、波士頓等地,階層流動性並不低;而以造就「忽然巨富」著稱的高科技地區如加州灣區、西雅圖、德州奧斯丁,階層上行流動性反而最高。階層流動最弱的地區,集中在 東南部有奴隸制傳統、種族隔離至今最嚴重、經濟發展最落後的各州(美國的奴隸制不是其資本主義傳統的一部分;事實上,美國的歷史學家特別是馬克思主義者都認為,打垮南方奴隸制的是北方的資本主義發展的需要)。 + m( a& p. {0 k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www2.tvboxnow.com6 q/ G F5 m- x" O, _
www2.tvboxnow.com% |# E, l7 H" @" h0 f* h5 u" n
人際關係網絡大增 ' G9 l$ {, \; `4 C % v& d; t4 s# n2 n" Y# b+ J" @此前,關於美國近年代際階層流動性減弱的研究,最先出現在OECD的一些內部刊物裏,傳媒發現了,便廣為報道,成為一般人的印象。後來比較堅實的研究結果,並不支持原先的說法。有趣的是,這種反覆討論,不只是在經濟學界出現。社會學家、「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理論的提出者Robert Putnam,於1995年發表一篇引起廣泛爭議的論文〈Bowling Alone:America'sDeclining Social Capital〉,認為美國社會人際關係日漸疏離,社會資本不斷腐蝕,是導致貧富懸殊的一個重要原因;五年之後,他出版了一本幾乎同名的書,加強了先前的悲觀論點。不過,他的看法很快遭到學術界新世代批評,認為他忽略了大量新出現的人際關係網絡──如近年多得不可勝數的自助和互助群體、FB和 LinkedIn等龐大的網上溝通工具和網上群體等。這些群體的出現,大大增加了美國社會裏的「連接性社會資本」,因而可增加階層流動性【註5】。 ; J& m3 b# E6 b公仔箱論壇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1 g# E% G c, _) I
上面介紹的兩個經濟學研究,直接否定了美國近年代際階層流動性減弱的結論,而另外提出了一些有用的觀點。不能否定的是,美國的貧富懸殊按不同方法量度都增加了。不過,如果只是「最上面的1%」的財富暴增,而最能影響代際階層流動的中產收入或財富懸殊程度無大變,則除了一些人看到Zuckerberg、 Sandberg等「忽然巨富」便眼紅之外,又有什麼大礙呢? ) v' {* Q) m( P- Vtvb now,tvbnow,bttvb( [6 B! G q' O; ]( V3 T2 L 《信報》特約評論員公仔箱論壇; {) P" `- f, e7 f. w& N; z! X9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