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z( P2 D; ^" q' Xwww2.tvboxnow.com「英國人必須履行他們偉大、引以自豪和獨特的使命,把文明、自由與和平的幸福,傳播給現在已經或日後可能受他們統治的民族。」(邱吉爾,1906年) t( C" n/ A, Q7 p1 E) i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英帝國主義的信仰亦影響大英帝國時代英籍史家對香港史的書寫策略。此以歐德理(E. J. Eitel) 所撰之 Europe in China: The History of Hong Kong from the Beginning to the Year 1882 (1895) 以及其後 安德葛G. B. Endecott 所撰之 A History of Hong Kong (2nd edition in 1973) 為代表作。 % _: E# S1 {/ q v公仔箱論壇www2.tvboxnow.com( Y* b# _5 d6 z3 a+ ?( F+ I) |- {. A' q
這些英藉學者大多認同大英帝國的殖民地制度,以殖民地政府之角度撰寫香港歷史,以殖民地管治精英為歷史敘述的主角。以歐德理之Europe in China為例,他先介紹十九世紀大英帝國對華政策以殖民香港的經過,再以港督的任期來劃分,敘述香港殖民地政府早年憲制之演化和成就。公仔箱論壇% _7 f, H1 F e* H: E
- B8 L& H/ N: X: ~2 [2 x1 H殖民史觀的歷史論述十分強調英國殖民管治香港的成就。夏思義 (Patrick H. Hase)指出,它們往往明言或暗示香港的繁榮和成就,全靠英國人的管治和營商技巧造就。在1908年出版的 Twentieth Century Impression of Hong Kong 就是將這種殖民者自信顯示得淋漓盡致的例子之一,書中形容香港這個城市是「英國殖民者進取精神、幹勁和成功的不朽標誌」,強調香港為英國殖民者的光榮。這些寫作透露着帝國主義時代英國史家的民族自信心,強調英國殖民者之道德使命感:www2.tvboxnow.com4 e' H" v d6 ?
8 K! \- a6 {* p( b) O; D. N0 u* |2 G
「在英國帝國主義者眼中,大英帝國受命於天,以文明受託者的身份,將英國文化擴展至全世界,為殖民地民族帶來和平盛世。」殖民史家強調殖民體制為香港帶來的成就,配合英帝國主義之道德使命感論述,突顯出英國文化之優越,官僚系統的完善,將香港史寫成屬於「殖民者的香港史」。呂大樂教授言,潛移默化之下,大多數香港人亦視官僚效率、社會治安、政策前瞻等,為審視政府合法性的首要標準,內地的愛國主義、民族精神等口號相形受到漠視。tvb now,tvbnow,bttvb0 j* ~7 _4 S4 _% s/ t- @5 J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d7 n: j; Q, m% L! \ 回歸前後的「中國」香港史書寫2 T3 E8 a( v8 ]9 w0 d3 p3 b 國族史觀意指以國家利益為本位所撰寫的歷史書寫。中國歷史學家對香港歷史的興趣始於1980年代,以國族史觀所撰寫的香港歷史書寫不斷湧現。其中包括余繩武、劉存寬主編的《十九世紀香港史》(1994)、前者和劉蜀永主編的《二十世紀的香港史》(1995)、劉存寬著《香港史論叢》(1998)、劉蜀永著《簡明香港史》等人所編的論叢,以及中央電視台推出的兩套大型專題片《香港滄桑》和《香港百年》。書中香港亦不謀而合地同被套入一個相當完整和嚴密的國家中,這套論述框架即,「愛國」、「反帝」、「民族團結」、「統一」等等。這些歷史論述絕多數都得到官方的資助,甚至是官方本身發布的,政府的支持,源於價值。香港研究,國內角度的香港論述的湧現,對北京而言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這裡可參考《香港滄桑》解說詞的《序》對出版原因的說明:tvb now,tvbnow,bttvb, u& c2 g _ ~
% `3 Y& m+ I& G) I「……可以幫助讀者更準確更全面地了解香港問題的由來和香港問題的解決,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 D, Z3 Q f4 D
在此,甚麼是所謂「現實意義」便相當關鍵,因這反映了當時湧現的香港歷史書寫有其「政治目的」,這種政治目的是甚麼?參考劉蜀永於書中的說法: * o0 m2 P; O; P* y" htvb now,tvbnow,bttvb「將香港歷史的真實面貌告訴讀者,從而為貫徹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為保持香港長期繁榮和穩定,提供有益的歷史概覽。」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1 [) ~( n, c- }' X7 @
www2.tvboxnow.com. }4 t5 D U0 v6 E" p
在此,我們明白到「有益的歷史概覽」和「現實意義」具備相當的相關性,但這種關聯具體是甚麼?我們可以在劉存寬的《香港史論叢》(1998)中〈香港回歸與文化認同〉一文中找到坦率的答案。 : S$ q( [. D# _- Y: w5 R3 }' c公仔箱論壇「我們必須看到,主權回歸僅僅是香港回歸的第一步……由於英國對香港的殖民統治持續一個半世紀之久以及其他種種原因,我們不必諱言當前確實存在著一個人心回歸的問題。」 7 E: s8 x( t' }* V! A, I& c「人心回歸」,「有益的歷史概覽」的現實主義,具體來說,即在於帶動「人心回歸」。新華社社長許家屯曾言:「地歸人心不歸,不能算完全回歸」。當論及回歸,很自然便提到兩點:自何處脫離?回歸至何方?此話經劉存寬對文化認同的闡釋,便更明暸了: # @& W& S5 [4 H) T2 atvb now,tvbnow,bttvb公仔箱論壇# [1 C" _4 f2 B% _1 D
對於前者,他認為香港殖民地如上文所述,運用統治機關向港人灌輸殖民統治的合法性,又刻意淡化香港人的民族意識和祖國觀念。而對後者,他直言「(香港的文化認同即)對祖國、對中華民族和中華母體文化愛國傳統的認同」。tvb now,tvbnow,bttvb% y& Z. X8 D5 u9 B0 k) e' d1 U- R
- t. }3 h, S! X" M, P$ t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這種大中原心態,事實上也是民族國家本位史觀的反映。據Prasenjit Duara於”Rescuing History from the Nation: Questioning Narratives of Modern China”所記述,全面的歷史應是多元的(bifurcated)而非線性的(linear)的。民族主義史觀,本質上是通過壓制其他可能的歷史詮釋為代價。受壓迫者的歷史在主流被消聲,民族國家的統治者便可以利用人民的無知施行統治。舉例而言清帝國晚期,共和革命家積極參與「重新詮釋」中國史。三千年的中國史被詮釋為以黃帝為祖的「炎黃子孫」(Chinese lineage or descent line)保全血脈的奮鬥史。「中華民族」的代表「中華民國」以血緣上的延續為據,理所當然地可以要求子孫「盡忠盡孝」,共拒「外敵」。外敵在哪?在當時的歷史背景,本來應效忠的滿人王朝頓成應被驅逐的蠻夷。通過歷史書寫,樹立世界和倫理觀,訂下「我」「他」的藩籬,製造必然的衝突,導向政治上的統一。顯然地,這種線性的民族國家歷史論述,是以擁有共同文化的漢族和仇外文化。而到後來,國民政府「忽然」覺醒,提倡「五族共和」,將歷史論述推倒重來,以維護帝國主義覬覦下岌岌可危的邊彊,但這是後話了。 3 [9 m/ m' r. }1 T7 H, Rtvb now,tvbnow,bttvbtvb now,tvbnow,bttvb4 W/ O- R# d1 L* {+ R! c
在此特別需要指出,中國文人對香港由賤視到抬高,態度之大相徑庭,實際亦反映了同一種大中原心態。其觀照香港的角度,其分析香港的方法,其判斷是非的尺度,仍然基於將香港融入國家論述的前提之上。應該說,「國家」在敘事者的心目中,既是當然的前提,也是必然的目的。國家論述的大歷史,其正確性和權威性必然凌駕於任何本土、地方或其他意識形態之上。作者: felicity2010 時間: 2014-11-13 08:16 AM
' w8 q) Q& H* `www2.tvboxnow.com已故文學家也斯說過:「大家似乎都想證明香港自己不會說故事,香港的故事要由他人來說」。香港的過去常為他人所書寫,他人筆下的香港,也只能是他人的香港。香港處於帝國/華夏邊緣,固然令我等難成主流;但這也是我們袪魅的契機:暫時遠離主流的國家論述,在「全盤肯定/否定」(中國的國家論述和英國的殖民論述)之間,摸索最適合自己的歷史詮釋。這絕非政治不正確,而是立足於香港本土性的合宜態度。在香港這片地土,憑百年風雨同渡,我們總能撐傘共行。 7 m$ I; R1 y3 c% v% b' W7 \ ( |, ?8 G& I/ g* q公仔箱論壇9 l8 i9 p0 @8 t% _" v& s
參考書目/延伸閱讀tvb now,tvbnow,bttvb C9 D" a" i. A
1. 蔡榮芳:《香港人之香港史 1841 -1945》(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1年)。 . T' s Z0 I% p9 ?tvb now,tvbnow,bttvb2. 王宏志:《歷史的沉重:從香港看中國大陸的香港史論述》(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0年)。# l, _' x. @$ [" |" d' U+ F, g
3. 陳學然:《五四在香港 殖民情境、民族主義及本土意識》(香港:中華書局,2014年)。 ) z% b+ M# [, q% y% X3 }+ _& g. G0 Q4 Wtvb now,tvbnow,bttvb4. 林孟和:《中共的民族主義與香港回歸政策》(台北:水牛圖書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9年)。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0 w" l. A. ]( L
5. 李濟琛、陳加林編:《國恥錄-舊中國與列強不平等條約編譯》(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 . C4 l$ e) _" a8 m3 ]. c) [: ^www2.tvboxnow.com6. 劉蜀永:《劉蜀永香港史文集》(香港:中華書局,2010年)。www2.tvboxnow.com2 h1 H7 P( q# p& u+ B% U1 I
7. Hase, Patrick H. THESIX-DAY WAR OF 1899: Hong Kong in the Age of Imperialism.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08.公仔箱論壇 m$ ]7 c1 M1 |8 T H4 K
8. 凱斯.詹京斯( Keith Jenkins)著,賈士蘅譯:《歷史的再思考》(Re-thinking History)(台北:麥田出版,2006年)。 + T( k/ A- D( q2 I9 ?4 N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9.羅貴祥編,《再見亞洲--全球化時代的解構與重建》(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3年)。7 K% C: B3 b. N: l/ N
10. 趙雨樂、鍾寶賢主編,《九龍城》(香港:三聯書店,2001年)www2.tvboxnow.com, C3 R: k* z& K6 H( b. J+ C
11. 班納迪克.安德森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New Edition, 2006),(台北:時報出報社,2010年) * W' T' @" S4 m( k4 B5 H# r3 F x公仔箱論壇12. Prasenjit Duara, Rescuing History from the Nation- Question Narrative of Modern China,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6tvb now,tvbnow,bttvb, k! g, @! r% _0 {- f
13. 王明珂著,《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