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U. i7 t6 M7 d1 {% U「心領神會」的邏輯 - p* e; [* @) r, j7 a4 Ftvb now,tvbnow,bttvb " T% @" n b/ @: s5 b+ P4 G/ W劉先生的第二個「證據」是2007年由港美中心負責在香港展開的HongKong General Education Initiative(HKGEI)。該計劃確實存在,經費由本港慈善實業家鍾普洋先生捐贈,但過程公開透明,與各相關大學正式簽署合作協議,而且獲統籌全港大專教育的大學撥款委員會(UGC)配對資助,並不是什麼陰謀。劉先生根據該計劃的官方網站提出的目標,以一句「心領神會」,暗示這個計劃影響了今天香港大學生的心理狀態,以致出現佔領運動,實在是極不合理的推論,反而類近以文字羅織罪狀。事實上,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學習何為公民社會、建立身分認同,建立自我效能感,這些都是包括中國教育工作者在內亦致力追求的現代教育目標,何罪之有?再說,從事教育的同工都知道,設計一個課程的理念和課程推出來的實質效果,可以千差萬別,何况是八大院校各自不同的課程設計,由不同背景的老師執教,說通識教育可以這樣控制學生的學習成果,令他們從事佔領,無疑是天方夜譚。當然,劉先生大概會說既然八大院校的通識教育都由港美中心「壟斷」,所以課程應該都是一個樣,效果因而也是雷同。這裏就牽涉到各大院校通識教育是否被壟斷的事實問題。 - a K( X' Q4 v $ w: h ?: U6 g# y8 |$ g/ v6 p0 Z! X2 b; |2 E3 B
大學通識教育的事實tvb now,tvbnow,bttvb- f, S1 I8 l& L" v! w& |
1 H3 W' Z Y+ M6 ]. hwww2.tvboxnow.com讀者要知道八大院校的通識教育是否由一個機構壟斷,最好的方法是到互聯網上查證一下。大家會發覺,沒有兩所大學的通識教育課程完全一樣,就連課程名稱也不盡相同:例如香港中文大學的通識教育,在香港大學就叫Common Core,城市大學則叫Gateway等等;課程內容亦五花八門,重點不一。大部分院校的通識課程由校內各個不同的學院和學系負責開設學科,以4至6個範疇歸類,學生在不同範疇中各選修一至兩科來完成專科以外的廣博要求。如此多元,各自精彩的課程,教材由數以千計的各院校各學系教授老師準備,一個校外的港美中心,又有何能耐去壟斷?www2.tvboxnow.com! R% J0 F6 s5 Y( U, J$ ^- a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J( s5 ` H. J$ C$ e
至於被劉先生以「心領神會」方式抹黑的HKGEI,是一個正常不過的教育學術交流計劃。在鍾先生贊助下,2008年至2012年間,參加計劃的院校可在港美中心提供的Fulbright GE Scholars名單中選擇合適的訪問學人駐校。這些專家學者,在美國不同的大學任教,有豐富的教授和管理通識教育的經驗。來港後除在所駐學校與同工進行交流外,亦會聯合舉辦一些講座和工作坊,介紹各種教學方法、評估計劃、素質保證等課題,公開讓不同院校的老師自由參與。事實上,對通識教育發展歷史稍有認識的人都知道,美國在19世紀已有教育家提出通識教育的理念,20世紀前後,哈佛、普林斯頓、哥倫比亞、芝加哥等重要大學開始發展各具特色的通識教育課程。時至今日,各種有關通識教育的學術研究與實踐經驗累積十分豐厚,香港向通識教育的先進學習,何須大驚小怪,煞有介事地形容為政治陰謀?tvb now,tvbnow,bttvb6 W( h* K. e3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