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電/九合一大選,執政黨潰敗,檢討聲音中有不少將矛頭指向網軍及年輕選票的流失。我們要指出,這只是表象的問題。經濟結構發展扭曲,所得分配惡化,貧富不均,世代不公,多數人對大時代的失望,才是背後根本的問題。唯有痛定思痛,進行改革,才能讓台灣社會正常發展,給人們帶來希望。 tvb now,tvbnow,bttvb: O {0 C. o. [) \$ g1 m
" Q, N0 f' V* `+ v% ztvb now,tvbnow,bttvb 中國時報今天社論指出,執政黨在很多的文宣中都指出,台灣的所得分配的不均度是改善了。例如根據“主計總處”公布的“家庭收支調查報告”顯示,依每戶可支配所得高低將戶數分為5組,102年最高20%家庭為188.3萬元,較101年增2.0%,最低20%家庭每戶30.9萬元,增2.7%,差距6.08倍,已連續4年下降,較101年之6.13倍減0.05倍,吉尼係數0.336,略低於101年0.338。 ' F) ]' R9 X& ?* ~$ e4 ^9 C% m
www2.tvboxnow.com2 ?& Y# ?( q7 a
然而,多數人對此數據根本無感,因為他們看的是個人。這一代的年輕人,雖然不見得低到坊間常被引用的22K,但普遍面臨起薪低,調薪慢。大學畢業工作十年恐怕也難突破4萬元。在都會區,如何能過個像樣的生活?因此靠爸族普遍增加,談何結婚生子,養家活口。因此不婚不生,連帶產生少子化的“國安”問題。 ) F, V' z7 } U* J4 o& ^tvb now,tvbnow,bttvb ; t) O3 ]# `& v3 ]& M% A 大多的人,比較的是現在與過去的生活。沒有因為執政黨的經濟政策帶來加薪,沒有因為兩岸的和平紅利或是簽訂的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讓生活改善,甚至看到的是房價高漲,買不起房、換不起房,又要擔心兩岸《服貿協議》可能帶來的工作機會喪失。 公仔箱論壇7 ?2 @' h* B* Z1 [2 V%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