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記雖然反殖,但不得不承認現代香港人的建構是在殖民政權底下粗略「完成」,戰後以䧏土生土長的香港人大多有香港人身份認同,但也沒有排除中國人的身份認同,大致上年紀越大,越沒法排除中國人的身份認同,相反越年輕,中國人身份認同的「包袱」也越輕。可見諸這次雨傘運動本土認同,I am a Hongkonger的呼聲多來自年青人,而他們對殖民時代多有好感,即使未必在殖民時代生活過。而灰記雖然反殖,也不得不承認相對現在,殖民地時代有較多改革和進步,一方面英國人為了「光榮撤退」的面子,在可能範圍內討好香港人,另一方面「六四」屠殺後的中國政府轉趨強硬,而習慣於專制的中共官員亦很難討好香港人。公仔箱論壇* z% @0 X' A/ Z0 Z+ f
tvb now,tvbnow,bttvb( J, m; c1 q8 Q" m, i$ _1 Z
至於香港人這個身份認同應如何建構下去,是否必定走向本土民族自決道路?並不容易下定論。不過,灰記十分認同吳先生的一些看法,特別希望香港人能努力不懈爭取真正意義的民主,爭取到真正意義的民主,便有可能落實自治與自決(因此灰記一向認為爭取真正意義的民主自治其實與爭取獨立並沒有兩樣,至少難度是沒有兩樣),在民主未能寸進(操控候選人的假普選不是寸進,是全香港人為實質專制背書的倒退),在「一國兩制白皮書」的專制陰霾濃罩下,全力捍衛現有的「文明」價值,自由空間,這些建議竟與司徒華生前的「反倒退」口號不謀而合,因此無論對司徒華先生有何看法,他對中共有透徹的了解是不容否認的。 0 T2 q4 Q0 H# x0 L% J7 |( Zwww2.tvboxnow.com 1 R q1 B N+ K; m Z( s U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無論如何有道德正當性,弱小群體/社會面對強權要獨立自主是非常非常困難,只能用盡種種空間爭取,而且獨立建國往往並非最現實的選項。」(大意)他指沖繩人不排除任何可能性,與日本政府周旋,與美國人周旋(希望以沖繩的重要性大不如前,說服美國人放棄沖繩美軍基地。據稱已有美國軍事專家認同這些說法),也打中國牌,例如翁長雄志威脅訪華後,安倍晉三不得不應酬翁長與他對話。但說到中國牌,吳教授說沖繩人也不會很天真,因為當地民意調查顯示九成沖繩人不喜歡/不信賴中國(相信是中國越來越顯露帝國主義的性質及中國人的不文明舉動嚇怕了沖繩人),令政客也不敢貿然打中國牌,事實上,主流沖繩人之所以仍希望留在日本,就是怕一旦獨立,會被中國「吃掉」。而要周旋於各強權之間,各司其職,團結一致是必要的,因此沖繩有人打入建制,當縣知事,當市長,當議員,有人在體制外抗爭,當地傳媒清一色反美軍基地,很有沖繩特色,甚至當地的資本家也團結一致反美軍基地,反日本經濟殖民,因為當地的資本家也受到來自日本本土的經濟壓迫,連買辦的角色也沒有。www2.tvboxnow.com& o8 O: [1 \, k: C1 [! }: R
% K( O0 ~8 K- o# T公仔箱論壇而香港本地資本家一向習慣與權貴勾結,習慣當買辦,政客也如是。高級公務員在港英時代對英國人唯唯是諾,九七後為了仕途亦對北京唯唯是諾,那些港英時代為英國人所用的「高級」華人如譚惠珠、范徐麗泰等,「識時務」地轉軚,醜陋地為北京服務,時而軟性哄騙,時語帶威嚇,把港人看成失憶的白痴。至於財力深厚的資本家,換了宗主國,除了英資地位大不如前,那些華資大戶也習慣走上層路線,為其壟斷利益說項,由於要壟斷利益,自然傾向不民主,向權貴傾斜的政治體制,由是與北京一起成為香港政治改革的重大阻力。至於傳統「愛國」陣營(以地下黨為核心),一個字,「盲目」黨國/民族主義者,當中共高喊「世界革命」,他們高喊「世界革命」,當中共高喊「打倒資本家」,他們高喊「打倒資本家」,當中共要和港英「遺臣」和資本家合作治港,他們也只能用「香港回歸祖國最重要,其他一步一步來」以安慰自己,適當時候為北京護航而目露兇光。當然這樣聽話,一些「愛國」陣營的頭面便爭取到個利益,看看肚滿腸肥的工聯會和民建聯頭頭如鄭耀棠,譚耀宗等便知一二。而以上的一切,都以「大中華民族主義」作包裝。而以上的一切亦是一國吞噬香港這一制的主因。公仔箱論壇( ~7 |1 Y0 l" Y
www2.tvboxnow.com) X2 c6 b, c( b# Z" E2 O, s2 n
雖說中共「違背承諾」提早把梁振英送上特首位置,令一些非共的大孖沙不滿,而有建制分裂之說。但香港的華資不同沖繩長期受壓的資本階層,習慣了買辦角色,仰仗權力,欺壓基層的兩面性格不改,很快在中共的威迫利誘下再歸隊,政治上為中共所用,以希望維持既得利益,雖然他們應該嗅到強悍的紅色資本入侵的趨勢,但從沒想到藉普及而平等的選舉,建立一個比較民主的制度,可能是捍衛香港法治、自由,及較能公平分配社會資源,從而較能有效抵禦來自中國大陸的政經狂濤、更不講規矩的紅色資本肆虐,仍然妄想繼續其買辦角色,妄想自己仍是「資本家治港」的主角,短視之極。 ( Y1 k3 x- A& T; H) ?9 s 4 w. k9 _' U/ G& I5 M L因此「捍衛」香港這一制不被繼續蠶食的責任唯有落在越來越似反對派,或曰越來越富抗爭味道的公民社會/組織,以至泛民政客身上。只是在如此嚴峻的環境下,「悲壯」的雨傘運動並沒有整合香港的抗爭陣營,而是暴露抗爭陣營的種種不足。而香港的雨傘抗爭者,也是否應多作反省,看看可否借鑑沖繩人的「團結」抗爭經驗,擴闊眼界,重新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