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時事討論] 中歐關係40年,“不惑”之後何去何從 [打印本頁]

作者: qqonqq    時間: 2015-5-9 09:39 AM     標題: 中歐關係40年,“不惑”之後何去何從

從1975年5月6日正式建立外交關係至今,中歐關係已經走過整整40年的歷程。中國傳統文化講“四十不惑”,回顧中歐關係這40年,雖歷經起伏,但總體向好,也越來越有“不惑”的味道。
* i' W  l" }( I4 b1 x% X0 m
8 a# b$ D1 E% _6 x* R  據歐洲時報報道,人生的“不惑”多緣於經歷和閱歷,外交關係的“不惑”卻需要更多的構成因素。具體到中歐關係,政治上,中國歐盟領導人會晤及其引領的高級別戰略對話、經貿高層對話、高級別人文交流對話,擴大了雙方共識;經貿上,中國是歐盟第二大貿易夥伴,歐盟連續十年為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人文交流上,雙方每年超過數百萬人次的人員往來,促進了交融;國際事務中,中歐能夠保持對話與協調,共同推動多邊主義,積極應對全球性挑戰。
- s4 b. K& m/ d( z5 s3 m  F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T) Z9 F: h$ Q7 O) t+ A' X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經過彼此努力,中歐關係已經連續登上合作夥伴關係、全面夥伴關係、全面戰略夥伴關係三個台階,這算是對中歐關係“四十不惑”的概括,但良好的外交關係從來都是著眼長遠,從這個角度看,“不惑”之後又該何去何從,恐怕是中歐在紀念建交40周年時不能回避的話題。
4 }; U5 d  Y2 h5 F2 H, \公仔箱論壇公仔箱論壇4 A1 a/ T: M, D% X
  透過中歐元首的賀電,也許能夠找到一些答案。習近平發給歐盟理事會主席圖斯克、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的賀電中說,中歐打造和平、增長、改革、文明夥伴關係符合雙方人民利益,也將為促進人類和平與發展作出貢獻。賀電中提到的建設中歐四大夥伴關係,是2014年3月習近平作為國家元首首次訪問歐盟總部時,雙方共同確定的。雖然只有四個詞匯,卻切中了中歐關係的“脈搏”。
9 X  D& M/ |+ V& H: H5 g* q# T. Q公仔箱論壇
; m5 m+ ~, B6 R) `& ]公仔箱論壇  建設中歐和平夥伴關係的意義不必多言。如果雙方是一種對抗態勢,那一切都是空談,特別是國際局勢複雜多變的當下,中歐雙方能否視對方為維護和平、促進發展的積極力量,能否就一系列重大問題進行溝通、尊重彼此重大關切,不僅影響雙邊關係的進程,還會左右世界格局的調整。
  B/ \$ z( i7 _www2.tvboxnow.com
: S6 s/ y) C. o6 O/ }, P0 |4 g) g公仔箱論壇  中歐都處在發展與改革的關鍵時期。當前的歐洲,在多個方面經受考驗,不僅要應對債務危機,極端思潮帶來的壓力也不小,還面臨著穩定周邊、內部安全等艱巨挑戰,中國作為歐盟的重要經貿和戰略夥伴,是後者要實現上述政策目標的重要外部助力。同樣,中國正在推進的全面深化改革,也需要來自歐盟的戰略合作與支持,無論是“一帶一路”戰略努力對接歐亞經濟圈,還是“亞投行”廣泛吸納歐洲成員,都是明顯的佐證。 公仔箱論壇+ ^  ]; ?" {& n) t

7 \$ t( D$ u: d! G$ I( c* s0 p, W% i1 q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由此不難看出,中歐的現實利益及自身發展決定了雙方需要在促進增長、實施改革的過程中進行深度對接,互相為對方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特別是中歐經濟發展階段不同、資源禀賦不同,互補性強,更應正確對待競爭與合作關係,妥善處理成長中的煩惱。
8 ^9 ^  c4 R) ^* S1 |4 t4 o( v
) e+ |+ Z9 u1 X" f3 hwww2.tvboxnow.com  雖然近年來中歐合作碩果不斷,但中歐關係仍面臨“互信不足”的頑疾,突出體現在歐洲社會對當代中國了解不多,對中國印象刻板化,對快速發展的中國心態矛盾,時而捧殺,時而棒殺。這說到底是兩種文明的衝突,中歐政治制度不同、文化傳統各異,這就更需要雙方加強交流,遇問題多換位思考,做到求同存異,不將自己的東西強加於人,在歐洲和中國的發展比較中,雙方應多闡釋彼此文明的共通之處,制度創新的相似之處,多講各自道路與模式對世界的正溢出效應。
8 p- \, S/ [7 w3 c' W+ J+ rwww2.tvboxnow.com
# Y& |  V1 L; E$ Z公仔箱論壇  40年前,美蘇冷戰,中歐選擇建立外交關係。好似秉持了這種“困難之時相向而行”的初衷,40年來每遇格局變遷,中歐大都選擇合作應對,中歐關係也在共度危機的過程中不斷成長,如今又站在了新的起點上--“不惑”之後何去何從?和平、增長、改革、文明,無疑將引領接下來的中歐合作。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www2.tvboxnow.com/)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