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9 ?# y4 P3 U0 y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通過這種策略,日本有時確能占到一點兒小便宜,但更多時候卻是讓它輸掉了更為重要的東西——一個大國應有的政治信用和良知底線。無論多麼重大的政治原則和道德尊嚴都能成為叫賣的籌碼,信仰與理念被公然棄之不顧,這是隨機應變的機會主義與見利忘義的小販心態,同時也是小國政治的“常見病”和“通行證”。日本熱衷此道,實在令人扼腕。 4 H) D8 d. a9 g- a7 G5 R# T& {) q, P! G* a. N( K% k" p! V; E
無論國家大小,都有“國格”定位。有的小國珍視自身尊嚴,不為五鬥米折腰;有的大國反而斤斤計較甚至因小失大。歷史早已證明,“搗鬼有術,也有效,然而有限”。大國博弈需要技巧,但更需誠意、公理和實力,而國家信用正是綜合實力的重要基礎。安倍剛剛發布的戰後70周年談話可謂費盡心思,在技巧層面下了不少工夫,但其實“歷史和解”或“捐棄前嫌”,首先需要的是“誠意”。 公仔箱論壇& F* _" M; C* Q7 F* `; N
6 ~6 L z0 L F# q1 Q 當年安倍第一次入相時並未發表什麼驚天動地的“聲明”,但他打破日本首相就任首訪美國的慣例,“破冰”訪問中國,同時不參拜靖國神社,這就讓人看到了“誠意”。而在今天,安倍就算把“三十六計”和好聽的詞匯都用上,但如果沒有“誠意”,其結果必定還是事與願違。較之那些過時的權術技巧,當今時代更多呼喚誠意和公理。日本一直希望“入常”,希望成為名副其實的“政治大國”,那麼它首先就需要具備這種眼光,努力培養大國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