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疑問:國企是否縱容泄密詐騙 1 X4 o7 p6 {1 h: D$ y% K9 P2 U. G & y* N( U7 `% \8 }5 [2 N* k( J & C" z# @8 \4 U) B; U, h& v. i; y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中國的個人資訊泄露狀況日益嚴重、普遍,由此引發的民眾內心深處的不安全感,以及對那些如蛆附骨般的資訊盜竊者與騙徒的深刻恐懼、憎惡又無可奈何,有時簡直可以摧毀一個人對社會的信心。使中國變成泄密與電信詐騙重災區的原因很多,其中令人格外警醒的一點,在於電信運營商、銀行等國有企業在相關利益鏈條上扮演重要角色,長期縱容卸責,甚至與不法分子沆瀣一氣。8 g. O8 A8 j* \9 T
5 q5 s3 t- l2 [+ c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時下中國公民個人資訊外泄情況之嚴重遠超想像。在網上,包括電話、住址、工作單位、身分證號碼甚至銀行卡號等敏感資訊在內的海量個人資訊,被明碼標價,像普通商品般任人選購。而這樣的個人資訊網絡「超市」,是整個詐騙「產業鏈」中,為騙徒提供機密資訊,以促成其鎖定行騙目標並成功施騙的關鍵環節。, P A' h# d+ {" {. l r8 O- e/ m# G
; n1 @8 q9 D( V" H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回溯這些資訊的來源不難發現,公民個人資訊的原始採集點,集中在可通過合法、必要手段蒐集這些資源的電信、銀行、交通、醫院、民政、公安等單位,而他們中的絕大多數,又是姓「公」的政府部門或國有企事業單位。5 M* a2 z( ~# |$ G. t
0 c5 P) ~4 D. Q5 y3 N3 Hwww2.tvboxnow.com這些單位如發生公民個人資訊外泄事件,不外乎三種可能:其一,內部網絡系統遭黑客攻擊;其二,員工個人私盜資料並對外透露;其三,單位與不法分子狼狽為奸,藉倒賣資訊大牟其利。 # N* F* k) y2 j0 \7 _* d* R+ Fwww2.tvboxnow.com2 w6 j0 b/ o V) G( T- X' n( U9 O, r
由於資訊的長期不對稱以及官方慣於「為親者諱」,儘管中國已發生了難以計數的泄密與電信詐騙案,但公眾並不清楚,究竟有哪些政府部門或國有企事業單位曾有外泄情形。但根據已曝光的電信詐騙案來看,深度牽涉其中、民眾反響強烈的有兩處重點區域:電信運營商與銀行。 5 `* Z$ t- p3 @6 p2 u. ^1 X9 S) \4 l% f K
中國的三大電信運營商皆為國有,他們在防範氾濫成災的電信詐騙案中的不作為,早已為人詬病。全國人大代表陳偉才早就質疑:既然廣大用戶每月都要為手機或座機支付來電顯示的費用,那為何電信運營商不能按國家《電信管理條例》要求,為用戶提供準確、安全的服務,反使數以億計的用戶屢屢收到虛假號碼發來的短信或拔出的電話,以致許多人上當受騙,甚而傾家蕩產、家破人亡? . h' U3 G; P2 X5 W8 a公仔箱論壇& i& [$ `5 B- a2 q! ^2 r- c6 I8 y
還有網絡業者直指,時下網站都能通過自製的電話撥號軟件,讓用戶標識詐騙電話號碼,從而建立防騙資料庫,這樣簡單易行的方法,為何電信運營商做不到? 5 M* k8 }8 R R! u: K& vwww2.tvboxnow.com + F' n, l3 X/ m8 r再來看銀行。眾所周知,騙徒手上擁有大量銀行卡方便作案,作為發卡行,銀行一直都未主動堵住漏洞,反而為完成業績考核隨意發卡,有的甚至不對開卡人作資質審核,致使銀行卡實名制形同虛設。 9 O1 G0 x3 Z0 a7 y- I& l公仔箱論壇 3 W1 `' o" j4 z- K: M) B% o8 V$ \, A4 iwww2.tvboxnow.com長期以來,由於個人資訊被外泄而導致受騙上當,損失幾乎都由公民一方承擔,銀行總能以種種藉口推卸責任;但騙徒從開卡到轉賬等「業務行為」,卻能讓銀行從中獲利。而由於公民個人追查資訊外泄源頭或騙徒與電信運營方究竟有何貓膩,無疑存在相當困難,因而電信運營商也總能高調地置身事外,抖落滿地的質問與聲討。$ L- T, V9 a8 J: |4 Y2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