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電/司法改革“國是會議”日前在爭議中落幕了。爭議的產生是在會議結束前,分組委員、台灣陪審團協會理事長張靜在“國是會議”提早離席。未能出席全程會議的理由,據張靜表示,是對“國是會議”議事規則的抗議,因為陪審團案根本未排入總結會議討論。他曾對外表示參加會議是因為“對司法失望而沒有絕望”,如今退出不就代表已對司法絕望了嗎? www2.tvboxnow.com7 T0 g7 f1 E6 R5 F& t/ o
' u: q$ X# k# y$ B6 A% Q 中央網路報今天社評說,究其實際,不論是蔡英文還是“司法院”都曾表示,人們參與審判是所有議題的重中之重,但卻未針對此重中之重進行討論,張靜身為台灣陪審團協會理事長,參與會議卻完全不去討論陪審、參審問題,選擇退出豈非是唯一選擇!更令他無法接受的是,明明是推參審制,但司改“國是會議”對外說法卻變成過去從沒提過的“國民法官”,明顯欲藉“國民法官”之名來行參審制之實。 tvb now,tvbnow,bttvb# a: G' }/ C/ a: X, _+ b
tvb now,tvbnow,bttvb9 O' |: Z& f6 d; G! Z& n
人民陪審或參審主要是避免審判出現坊間所謂“恐龍法官”的情況,然而另創“國民法官”,恐無法避免此種情況出現,再加上“國民法官”與一般法官如何區隔也是問題,豈非治絲益棼!此舉不但不能解決法官自由心證太過的問題,反而會因“國民法官”專業不受信任,而使審判的公正性更易受到大眾質疑,進而使司法公信力與權威難以建立。 www2.tvboxnow.com" v* Z7 g; j' X: R#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