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ASME】40年來最佳雜誌封面(組圖) [打印本頁]
作者: 假書僮 時間: 2008-8-3 09:08 AM 標題: 【ASME】40年來最佳雜誌封面(組圖)
ASME(American Society of Magazine Editors)動員了52位資深編輯在136種雜誌過去40年中(1965——2005)的444個候選封面中評出41個最佳封面,煞費苦心。2005年以後的是好事者新增的。
1#
《滾石》雜誌封面(1981年1月) — 約翰·列農和小野洋子的全裸照
攝影師Annie Leibovitz 稱,爲約翰·列農和其妻小野洋子(Yoko Ono)拍照的最初想法是讓兩人都全裸出鏡,最後因爲小野洋子感覺不合適,只有約翰·列農是全裸的。她還說,這張照片拍攝後僅僅1小時,約翰·列農即遭槍殺(1980年12月8日)。爲表示對約翰·列農的敬意,照片最終被用在1981年1月22日出版的《滾石》悼念列農的專刊封面上。
==============================================
2#
《Vanity Fair》(名利場)雜誌封面(1991年8月、1992年8月) — 戴米·摩爾
《名利場》上身懷六甲的黛米·摩爾全身赤裸的挑逗性封面鏡頭(Annie Leibovitz),引起紛紛物議。
——繼前一年的電影《人鬼情未了》大獲成功後,這期封面把這位女演員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幫助摩爾牢牢鞏固了她當時作爲好萊塢一線演員之一的地位。一年之後恢複窈窕身材的戴米·摩爾再次出現在雜志的封面上,這次她“穿”上了衣服。
3#
《Esquire》(君子)雜誌封面(1968年4月) — 拳王阿裏
背景:穆罕默德·阿裏,1942年1月7日出生于美國的肯塔基州,12歲走向拳擊場,1960年羅馬奧運會獲得81公斤級拳擊比賽冠軍。奧運會後,阿裏轉爲職業拳手,開始了他輝煌的職業生涯。1964年他將“魔王”利斯頓挑下王位獲得世界重量級冠軍。自此在拳壇所向披靡,從1964年到 1968年9次衛冕。
1968年,阿裏拒服兵役,紐約州運動委員會立即吊銷了他的拳擊執照。美國其它州的運動委員會也做了同樣決定,這就是說阿裏不能在美國本土參加任何拳擊比賽。阿裏被剝奪了冠軍稱號並被判入獄5年。1974年阿裏重返拳擊場,並又獲得兩次重量級冠軍,成爲世界拳擊史上第一個3次獲得重量級世界冠軍的職業運動員。
阿裏的運動生涯是非常成功的,作爲一個反抗種族歧視的鬥士,一個社會活動家,阿裏更是成功的。他受到了美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尊重,爲消除種族歧視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是上個世紀最優秀的體育人物之一。
這幅照片是《君子》爲阿裏辯護的3個封面中的第二個,表現出這位拳師就像聖塞巴斯蒂安那樣被折磨,(聖塞巴斯蒂安是運動員的守護神,他因爲他堅定的宗教信仰而被箭射死。)這個封面是《君子》二十世紀60年代的藝術指導喬治·洛伊斯授意指導的封面之一。
4#
《紐約客》雜誌封面(1976年3月) - “從第九大道看到的世界”
1976年3月29日的《紐約客》封面:紐約鳥瞰。背景:一張用彩色蠟筆畫的紐約城,畫的視角是從第九大道的空中往西看,你可以看到哈得遜河(the Hudson River)、新澤西州(New Jersey)、堪薩斯(Kansas City),然後是太平洋和中俄日。描繪出了假想的曼哈頓人被限制的精神地理。 封面作者是Saul Steinberg,名字叫作“View of the World from Ninth Avenue”。
這個封面被無數次的複制和模仿,每個城市都想要一個自己的版本,Steinberg說:“如果我拿到該拿的版稅,這張畫就可以退休了。” 這個封面在該雜志的網站依然有售,售價450美元。
5#
《Esquire》(君子)雜誌封面(1969年5月) — 金寶番茄醬罐頭中的Andy Warhol
人物:Andy Warhol。
背景:Andy Warhol給大衆文化留下令人驚歎的影響,至今仍然是流行文化的靈感來源。波普藝術使美國成爲真正的藝術中心;使歐洲藝術家驚異著效仿;使前蘇聯藝術家找到了政治波普這種形式;使中國當代藝術找到了進入國際藝術平台的敲門磚。
“No matter how good you are, if you're not promoted right you won't be remembered”(不管你有多麽棒,想被人記住就要恰當地出位),這是Andy Warhol的警世佳句,在講究門面、排場的藝術圈,他早就明白自我宣傳始終比實力重要--要名留青史嗎,不須埋頭苦幹,請先給我一張別致的名片。
Andy Warhol生命中最大的轉折點是于68年被女演員Valerie Solanas槍傷後,自此他深居簡出,將自己封閉在于一個受保護的上流小圈子。這期封面是藝術指導George Loiss最具標志性的創意之一,這個1969年5月號的封面把流行文化的慶典與名人的創造相並列。這幅Andy Warhol淹溺的照片是對這位藝術家爲Campbell Soup設計的著名的罐頭皮善意的惡搞,此設計圖是波普運動盛行的象征。雜志標題是“The final decline and total collapse of the American avant-garde”
==============================================================
6#
《紐約客》雜誌封面(2001年9月) — 黑暗中隱約的世貿雙塔
人物:9.11中的救援人員。
背景:9.11災難中,死得最壯烈的是消防員、救護員、警察等殉職者。在逃難者拾級而下時,他們卻扛著器材往樓上攀爬。某位死裏逃生的丹麥遊客回憶,在樓梯中,一警員指點著胸前的徽章對丹麥人說:“請記住我的名字,告訴人們我在做的事。”他自知斷無生還可能卻依然前行,勇氣非凡。
在雙塔倒塌的2749位罹難者中,有443位救援人員。
[ASME原文解說]:New Yorker Covers Editor Franoise Mouly repositioned Art Spiegelmans silhouettes, inspired by Ad Reinhardt's black-on-black paintings, so that the north tower's antenna breaks the "W" of the magazine's logo.Spiegelman wanted to see the emptiness, and find the awful/awe-filled image of all that disappeared the on 9/11.The silhouetted Twin Towers were printed in a fifth, black ink, on a field of black made up of the standard four color printing inks.An overprinted clear varnish helps create the ghost images that linger, insisting on their presence through the blackness.(誰幫忙給翻一下,謝過 個人覺得這幅圖是測試LCD灰階的絕佳之選,ha~..不過對這場災難開玩笑有些大不敬,罪過罪過 )
=========================================================
7#
《National Lampoon》(國家諷刺周刊)封面(1973年1月) — :“If you don’t buy this magazine, we’ll kill this dog”(你要是不買這本雜誌,我們就崩了這只狗)
人物:狗狗。
背景:《國家諷刺周刊》是一本以在校大學生爲主要讀者的幽默雜誌,創刊于70年代初,是70、80年代美國大學校園最流行的刊物之一。當時這本雜志把流行文化、反主流文化和政治及粗魯而低俗的大衆口味集于一體。這幅臭名昭著的1973年1月的封面上是一個人拿著一把左輪手槍對准了一只看上去溫馴的狗,而狗狗則不屑地用它的眼角的余光斜視著手槍。作品由Ronald G. Harris 創作,是這本雜志最令人難忘的封面。
當時雜誌的藝術總監Michael C. Gross回憶說:“當時有好幾期的封面都不盡人意,是Ed Bluestone想出的點子,我們甩開了編輯自己幹,整出了這麽一個有品味的東東。”
=======================================================
8#
《Esquire》(君子)雜誌封面(1966年10月) — “Oh My God - We Hit a Little Girl.”(上帝啊,我們打中了一個小女孩)
這篇由傳奇文學作家John Sack 撰寫的封面故事幫助大衆改變了對越南戰爭的看法,是“新新聞學”史上的裏程碑。在1966年初,Sacks成爲了《君子》駐越南的通訊員,那時美國有10萬多軍人駐紮在越南。這篇3萬3千字的文章,迄今保持著《Esquire》最長文章的記錄。封面上的小標題“M連的真實故事,從Fort Dix到越南”
作者: 假書僮 時間: 2008-8-3 09:10 AM
9#
《Harper’s Bazaar》(哈潑斯)雜誌封面(1992年9月) — Linda Evangelista
人物:Linda Evangelista 。
背景:Fabien Baron,一個天生的平面藝術家。 Baron 1959年出生在法國的Antony,父親是一家左翼報紙的藝術總監。1982年,Baron從巴黎移居紐約,並很快在出版界嶄露頭角,成爲《Vogue》和《Interview》的藝術總監。
《Harper’s Bazaar》作爲美國第一本時尚雜誌,創刊于1867年,1992是它創刊125周年。這一年,傳奇性的主編兼發行人Liz Tilberis將Baron招攬到《Barzaar》,自此,Baron奠定了他在平面媒體的霸主地位。這期封面的模特發型、著裝古典,大片的空白區域和變形傾斜的字母是典型的Baron風格,標題“Enter the Era of Elegance”(進入優雅時代)是向三、四十年代任《Barzaar》藝術總監,同樣來自巴黎的Alexey Brodovitch致敬。在Liz Tilberis的授意下,1992年9月號展示了這個歷史上一個最有戲劇性的雜誌的再創作。Tilberis幫助雜志從一本“落伍”的時尚雜志轉變成了大時尚潮流中最具先鋒和實驗性的雜誌——創造性的字體和九月號封面上Linda Evangelista的這張先鋒派圖片傳達了這種理念。
==========================================================
10#
《National Geographic》(國家地理)雜誌封面(1985年6月) — 阿富汗小姑娘Sharbat Gula
背景:1979年前蘇聯入侵阿富汗,短短幾年,阿富汗1500萬人口中,有近半數被趕離家園,1/3變成難民。 攝影師Steve McCurry 1978年開始自由攝影生涯,首先前往的地點便是戰事爆發前的阿富汗,並憑著過人的勇氣拍攝了許多珍貴照片;戰事爆發後他的獨家照片受到國際媒體爭相采用,更贏得Robert Capa金牌獎。
1984年,在位于巴基斯坦白沙瓦(Peshawar)附近一個阿富汗難民營中, Steve 注意到一個阿富汗小姑娘在躲閃著他的相機,這反而更激起了他的拍攝興趣。這個12歲的小姑娘就是照片中的Gula,就在幾天前,她家的房子被轟炸了,父母被炸死,祖母帶著她和哥哥趁天黑把父母埋葬了之後,用兩個星期在冰天雪地中翻山越嶺,冒著被轟炸的危險投奔難民營。
照片中,Gula睜大了一雙藍寶石一般的眼睛,眼中那無可名狀的不安,讓每個看到照片的人心頭顫栗。
這張照片成爲《國家地理》百年曆史的經典照片傑作之一,並用作1994年《國家地理雜志》出版的《百年經典圖片》畫冊的封面。
11#
《LIFE》(生活)雜誌封面(1965年4月) — 人類胎兒
《生活》1965年4月30日發表了一幅Linnart Nilsson拍攝的一個18個星期大的胎兒在子宮裏的照片,在那之後,這個胎兒就被廣爲認識。瑞典攝影師Nilsson用一個帶電子閃光的內診鏡捕捉了人類生命之初的歷史。這些照片是Nilsson著作《一個孩子的誕生》的一部分,《生活》爲其開辟了1個16頁的專題在雜志封面上和內頁刊登了這些照片,這本書在出版的頭四天售出了8百萬本,使他揚名世界。這組照片還被轉譯在金屬盤上,隨“旅行者2號”深空探測器送入太空。
這是這組照片中的另一張,精卵結合的瞬間:
=================================================================
12#
《時代周刊》雜誌封面(1966年4月) — “上帝挂了?”
當1966年《時代周刊》雜志將“上帝死了嗎?”寫在封面上時,這是雜志首次僅用文字作爲封面,並想借此說明宗教已經滅亡。這篇由主編撰寫的題爲“爲了隱藏的上帝”的文章,包含了基督教神學家Gabriel Vahanian, Paul van Buren, William Hamilton, Thomas J. Altizer, 和 Rabbi Richard Rubenstein 的觀點。他們相信從上帝不再出現在公衆生活的視野中時起“上帝已死”,並且宗教也已滅亡。這篇文章在讀者中引起了巨大的批評,但這場激進的運動在這十年(指20世紀60年代)的末期終歸平靜。
(還是要過日子顧肚皮,不是麽? )
===============================================
13#
《LIFE》(《生活》雜誌1969年特輯)封面 — 人類登月
人物:月球上的宇航員。
背景:阿波羅登月是人類歷時最長、規模最大、投資最多、最富傳奇性的太空探險行動。1961年5月美國正式宣布實施該項計劃,歷時10年多時間,于1972年12月底阿波羅登月計劃結束。
1969年7月16日,載著3名航天員的阿波羅11號載人飛船啓程飛往月球,5天後的7月21日登月艙在月球的靜海著陸。全世界數億人在電視機前觀看了這一轟動全球的登月創舉。爲紀念這偉大的探險行動,在月球上安放了一塊金屬紀念牌,上刻“1969年7月,地球人在月球首次著陸處,我們爲人類和平來到這裏”。7月24日,飛船安全返回濺落在南太平洋上。
照片上的宇航員是Buzz Aldrin,是阿姆斯特朗拍攝的,伴隨著這張記錄月球行走的歷史性時刻的彩色照片,Neil Armstrong(尼爾·阿姆斯特朗)、Edwin Aldrin(埃得溫·奧得林)、Michael Collins(邁克爾·柯林斯)3位宇航員的英名永垂人類載人航天的史冊,湊巧的是三人都出生于1930年。
14#
《紐約客》雜志封面(2001年11月) — “紐約斯坦”地圖
背景:9.11過後的2個月,《The New Yorker》的封面是一幅紐約地圖,上面的每一個地名都是中東化的(多以ks、en、stan結尾),但實質是用紐約的一些流行隱語加上後綴而成。地圖的作者Maira Kalman和Rick Meyerowitz都是土生土長的紐約客。這期封面也是對Saul Steinbergs爲1976年3月29日《紐約客》創作的封面“從第九大道看世界”的回應。(在本40佳排名中名列第四)
這一期雜志發行後,一時洛陽紙貴,街頭巷尾紐約人都在談論這個封面,討論上面的隱語,經曆了911的紐約人第一次又展開了笑顔。《The New York Times》(紐約時報)評論說,紐約人以紐約式的幽默掀開了城市上空的烏雲,表現了這個城市和這個國家民衆的柔韌和達觀。
讓人更覺得好玩的是《The New Yorker》專門有賣封面的生意,每一期的雜志封面都有各種不同尺寸的産品配上畫框出售,可以在線購買。這一張封面還可以找到另一種産品:浴簾,廣告詞是――“重新定義浴室幽默”。
========================================================
15#
《Harper’s Bazaar》(哈潑斯)雜志封面(1965年4月) — 透過紙版看著鏡頭的模特
時裝雜志HARPER’S BAZAAR,創刊于1867年,是全美第一本時裝雜志,近百年來一直被譽爲“時裝界的聖經”。
這期《Harper’s Bazaar》的封面模特是Jean Shrimpton,由攝影師Richard Avedon拍攝。Avedon1923年生于紐約,19歲成爲職業攝影師,20歲被BAZAAR的藝術總監AlexeyBrodovitch招攬到BAZAAR,很快就成爲BAZAAR的首席攝影師,Avedon在這個職位幹了20多年,直到1965年離開BAZAAR轉投《Vogue》。
在給模特拍照時,Avedon打破原來模特靜止和沒有表情的模式,和模特在攝影過程中互動交流,引發模特豐富的表情和形體動作。Avedon善于捕捉攝影對象的性情和心靈之光,使他成爲20世紀最著名的人像攝影師之一。
封面上,模特從一個亮粉色紙板中間開的孔中向外窺視,這個頭盔是由藝術指導Ruth Ansel和Bea Feitler設計。這幅照片和它上面青綠色的“Bazaar”的標識,從那時起就被不斷地複制,成爲六十年代的標志。
這就是Richard Avedon
=================================================
16#
《The Economist》(經濟學人)雜志封面(1994年9月) — The trouble with mergers
場景:正在交媾的兩只駱駝。
這期封面引起了爭議。總部設在倫敦的這本雜志沒有在其歐洲版而在其北美版上發表了這期封面。對這期封面的反應是複雜的,有些讀者感到厭惡,而有些表現出高度的興趣。
背景:墜入愛河,合二爲一。這事兒駱駝會做,鳥和蜜蜂會做,公司們也會做。
1994年,隨著90年代初美國經濟的複蘇,新的一輪公司兼並開始了。全年企業兼並金額達到3419億美元,金融業、電信業首當其沖。 有趣的是,公司的合並和兩人世界的相同之處在于,等蜜月過完,雙方就相互看著沒那麽順眼了。從總體看,公司合並很少能達到削減開發經費、減少職員數量、節約投資等最初設想的目的。更令人失望的是,也沒有帶來更多的利潤或更高的效率。
經濟學家的憂慮並不能阻止這股狂潮,數據顯示,2000年的企業兼並金額是3.5萬億美元,是6年前的10倍。也許,經濟學家應該做的事情是在兩家企業合並前預測其前景,而不是勸說他們不要合並。
只是,人類的智慧就連一樁婚姻的前景都沒法預測,何況是動辄幾十上百億美元的企業合並呢?
=============================================
17#
《時代周刊》封面(1968年6月) — 手繪槍支
《時代》1968年1月21日號的封面是Roy
Lichtenstein畫的“美國的槍支”。在馬丁·路德·金和羅伯特·肯尼迪被暗殺之後,流行藝術家Lichtenstein把一支正在冒煙的槍對准了讀者,他意在提醒讀者槍支立法這一緊迫的問題。
背景:
【要求管制】: 1968年,參衆兩院經過激烈辯論,最終通過了《1968年槍支管制法》,並由約翰遜總統簽署生效。《1968年槍支管制法》是自30年代以來國會通過的最爲實質性的槍支管制法案。
【反對管制】:1980年,向來反對槍支管制的裏根當選美國總統,共和黨還贏得了參議院的主導權,《1986年武器擁有者保護法》在參衆兩院獲得了通過,並于1986年5月由裏根總統簽署生效。
【要求管制】:1992年,《布雷迪法》獲得通過;《暴力犯罪和執法保護法》在1994年8月通過――法律明確了購槍等候期,並禁止攻擊型武器的銷售和擁有。
【反對管制】:1996年,衆院以239票對173票通過了廢除禁止攻擊型武器的規定。
在美國,關于槍支管制的爭論,從未停息過――這是一個涉及到公民權利、國家管理的權力與公共秩序維護之間的關系問題。
美國將擁有和攜帶槍支的權利,和言論自由一樣視爲最珍視的個人權利之一。憲法第二條修正案規定:“人民持有和攜帶武器的權利不得侵犯。”
作者: 假書僮 時間: 2008-8-3 09:11 AM
18#
《ESPN》封面(1998年6月) — 喬丹的絕殺
人物:Michael Jordan
背景:Michael Jordan ,1963年2月17日出生于紐約布魯克林,1984年大學三年級時被芝加哥公牛隊選中。
喬丹率領公牛隊在1990年到1998年間獲得6次總冠軍,打破並至今保持多項NBA紀錄,最令人咋舌的是在1985-1986年的季後賽取得了平均每場43.7分!喬丹無數次在最後幾秒鍾投入致勝的關鍵球,讓人只能驚歎“上帝總是站在喬丹一邊”。
被稱爲飛人的喬丹是一個集優雅、力量、藝術、即興能力于一身的卓越運動員,他重新定義了NBA超級明星的含義――他是世界上公認最棒的――不僅僅是在他的時代的最佳運動員,而且幾乎是NBA中最棒的。
封面表現的是1998年6月,公牛隊在總決賽對猶他爵士隊的最後一場比賽,時間只剩30秒,爵士隊以86:83領先。喬丹勇不可擋地上籃得手,將差距縮小到1分;在時間只有5.2秒時又一次出手,最終鎖定勝局
該期雜志的通訊中對喬丹是否會在賽季結束後從籃壇退役進行了預測。1999年1月13號,喬丹宣布退役,但在兩年後,喬丹通過爲華盛頓奇才隊效力複出。2003年4月16日,喬丹打了他的告別賽,並且宣布他永久告別NBA賽場。
======================================================
19#
《Esquire》(君子)封面(2000年11月) — Clinton Supremacy?
人物:Bill Clinton
背景:Bill Clinton(比爾·克林頓),1946年生,1992年—2000年任美國總統。《Esquire》在克林頓卸任之際推出的這個封面,取稍稍仰視的角度、略帶廣角的鏡頭,標題是“MAN AT HIS BEST”(男人的最佳狀態),極富表現力地展示了克林頓的個人魅力。
克林頓的主要貢獻是進行科技創新,推動美國經濟率先從工業經濟時代邁向知識經濟時代。在這“令人贊歎”的10年中,美國科技實力得到了顯著加強。到克林頓離開白宮,美國經濟已持續增長118個月,不僅成爲美國有經濟周期記載以來最長的一次增長期,而且呈現經濟增長率高、勞動生産率高、經濟效益和企業利潤高、失業率低、通貨膨脹率低的所謂“三高兩低”局面。
每個人都有愛克林頓的理由,克林頓離開白宮之時,美國有家調查機構做了一項民意測驗,用一句話表現克林頓的魅力之處,認同度最高的是:“他的魅力表現在他的眼神裏,是一種孩童般的天真加上一種淡淡的憂郁,這是一種典型的、負責任的、有創意的男人的一種眼神。”
克林頓的這個招牌眼神,美國公衆並不陌生,它也曾出現在另一位魅力總統肯尼迪的身上,他們看上去何其相似,金發碧眼,朝氣蓬勃,這種眼神和笑容對女性有著致命的殺傷力――“我覺得他令人不可抗拒”(萊文斯基語錄)。
========================================================
20#
《Blue》創刊號封面(1997年10月) — 跳水的男子
1997年十月《Blue》的創刊號。藝術指導大衛·卡森因爲他創新性的印刷樣式和攝影技術而聞名于世;總編艾米·舍麗爾創辦了這本冒險生活雜志,包括爲時尚男女介紹戶外休閑,極限運動和探險旅行。這本雜志還意在探究世界文化的多樣性,關注各國的政治、經濟和社會關系。
這期創刊號的封面是一個正在跳水的男性,故意剪切的構圖很好地表現出男子勻稱的體型,黑白色調細膩地強調了皮膚和體毛的質感,整個畫面透出一派輕松惬意的氣氛。
21#
《LIFE》(生活)封面(1965年11月) — 被俘的越共
1965年11月26日出版的生活雜志封面是一幅名爲“直‘揭’越戰現實”的照片。一名在這場不知所謂的戰爭中被俘的越共俘虜被膠布封住了眼睛和嘴巴,但仍在仰頭在探尋著什麽,被保羅·舒策(Paul Schutzer)用他的鏡頭捕捉下來。舒策是《生活雜志》最好的攝影記者之一,卻在1967年執行六日戰爭報道任務中不幸遇難。
作者: 假書僮 時間: 2008-8-3 09:12 AM
22#
《George》(1995年10月)封面
人物:Cindy Crawford
背景:本期雜志是《George》雜志的創刊號,雜志的封面爲超級名模辛迪·克勞馥穿著喬治.華盛頓式的服裝。《喬治》雜志由John F. Kennedy Jr(小約翰·肯尼迪)創辦,內容涉及政治,時事,流行文化和名人新聞,創辦之初風頭一時蓋過了老牌的同類雜志《Esquire》和《Vanity Fair》。1999年,肯尼迪駕機失事。2001年3月雜志倒閉。
==================================================
23#
《The Nation》(國民)封面(2000年11月) —
“George Bush: 怕個鳥?”
人物:George Bush
背景:在西方民主政治的現代語境下,左、右派別體現了“自由”、“平等”、“博愛”之間不同的價值取向,各有其存在的理由和根據,其相互之間的制衡是程序化的。在民主選舉的模式下,人們可以通過選舉等手段來選擇自己所傾向的政治環境。由于不同的黨派既代表了不同階層的現實利益,也代表了不同人群的社會理想。于是,競選也便成爲左、右派別之間的政治較量。
在2000年布什對戈爾的大選中,1856年創刊的老牌左翼雜志《Nation》和1851年創刊的左派報紙《The New York Times》(紐約時報)自然充當了嘲弄布什的急先鋒。
封面作者爲Brian Stauffer,畫中把喬治.布什描繪成了Alfred E. Neuman的形象——《Mad》雜志虛構的吉祥物。美國大選于2000年11月7日舉行,在這一期雜志發行時,選舉結果尚未揭曉。雜志討論了如果布什成爲總統美國將會發生什麽,該期雜志出版的第二個月布什競得總統寶座。標題“George Bush: What,me worry?”正是布什的口頭禅,這個諷刺還真對了――布什總統才當了五年,休假已經達到克林頓八年的三倍之多。
================================================
24#
《Interview》(訪問)封面(1972年12月)
背景:Andy Warhol(安廸·沃霍爾 1928 — 1987)。20世紀50年代初,Andy到紐約尋找發展機會,通過爲《Vogue》、《Bazaar》及《The NewYorker》等多份雜志繪制插圖而開始嶄露頭角。Andy的成名作絲網印刷版畫作品‘金寶罐頭湯’、‘瑪麗蓮夢露’,以自己的創作實踐了當年本雅明對“機械複制時代的藝術”的預言,成爲OP Art(波普藝術)的教父。
Andy制作過唱片、拍過電影、辦過雜志,Andy認爲在潮流急轉的時代,再出風頭的人與事也最多只有十五分鍾的知名度,潮流壽命還比不上用完即棄的紙尿片或安全套。
70年代,Andy創辦了《Interview》雜志,披露上流社會的衆生相。封面左邊正是Andy自己,正在爲模特Grace Jones拍照,因爲正趕上聖誕節,Andy戴的紅帽子恰好遮住了他幾十年如一日染成淡金色的蘑菇頭。本期封面由Richard Bernstein(理查德.伯恩斯)設計。
===============================================
25#
《TIME》封面(2001年9月)
從築屋而居到建造110層的世貿雙子大廈,用了幾萬年;從第一架飛機上天到太空漫步,用了一百年;而用飛機撞塌世貿雙塔,只有幾分鍾。“TIME”被烈焰和濃煙吞沒。
照片的拍攝者是攝影師Lyle Owerkoof
=============================================================
26#
《People》(人物)封面(1974年3月)
人物:Mia Farrow
背景:這期封面是米亞·法羅主演的影片《The Great Gatsby》(了不起的蓋茨比)的劇照。同時雜志封面稱蓋茨比爲年度下一個重量級影片。自從本期雜志之後,《人物》成爲一個講述名人轶事和報道流行文化新聞的大衆雜志,並且以一年一次的“最美50人”,“最佳著裝與最差著裝”及“最性感的人”等特殊排行榜而著稱于世。
===========================================================
27#
《Entertainment Weekly》(娛樂周刊)封面(2003年5月)
人物:Dixie Chicks
背景:“南方小雞”演唱組的三名成員Natalie Maines,Martie Maguire,Emily Robison。1998年發行的她們的第一張唱片《Wide Open Space》就銷售600萬張,1999年以專輯《Fly》獲得最佳鄉村樂隊等2項葛萊美獎,2003年以專輯《Home》獲得4項葛萊美獎。
這個封面更多折射出Dixie Chicks的張揚個性,2003年3月10日,Natalie發表了一番反戰言論,聲稱“我以當今美國總統是德州人爲恥”。伊拉克戰爭10天後打響,美國國內這時正在爲伊戰大造聲勢,這番言論隨即受到了主戰人士的大肆攻擊,這個裸照封面正是她們三個表示對這些批評的不屑一顧。
在照片中三人一絲不挂,身上寫著一些自相矛盾的“反動標語”,這些標語有“叛國者”,“薩達姆天使”,“南方蕩婦”和“驕傲的美國人”等。Martie說:“我們這麽做不僅僅是向人們展示我們的身體,我們是要讓人們注意到別人給我們安上的那些頭銜和貼上的標簽。”
========================================================
28#
《LIFE》封面(1965年4月)
這張黑白照片拍攝于一架海軍陸戰隊的直升機Yankee Papa 13內,James的機槍卡殼了,正在對著戰友喊叫,邊上躺著的是陣亡的飛行員,標題是“和勇敢的機組的一次死亡飛行”。攝影師Larry Burrows曾經拍攝了大量的越戰作品。1971年Burrows在搭乘1架在老撾執行任務的直升機時因飛機被敵軍擊中而身亡。
越戰期間美軍有5.6萬余人喪生,30多萬人受傷,耗資4000多億美元
==============================================================
29#
《PLAYBOY》封面(1971年10月)
攝影師Richard Fegley所拍攝的模特Darine Stern坐在花花公子巴尼兔椅子上散發迷人微笑的照片成爲1971年十月份的《花花公子》封面。這個創意産生于藝術設計師Len Willis決定用這個著名的兔子作一把椅子之後。Stern成爲第一位登上《花花公子》封面的非裔模特。而這個封面也成爲該雜志的經典之作。
=============================================================
30#
《FORTUNE》(財富)封面(2001年10月)
《財富》的9.11特刊,題目爲“從灰燼中站起來”,封面照片是1名從襲擊現場的煙塵中沖出的男子。這期雜志刊行于襲擊後不到一個月,討論了911事件給紐約以及整個世界的經濟帶來的複雜而難以預計的後果。
31#
《Newsweek》(新聞周刊)封面(2000年11月) — “Gore Bush”
背景:
2000年美國總統選舉是一次贏得普選多數票的候選人卻沒當選的例子。
共和黨總統候選人George W. Bush (小布什) 與民主黨總統候選人Al Gore (阿爾·戈爾) 角逐總統寶座。 雖然戈爾占有微弱的普選票數 (0.5%) 的優勢, 但布什以271-266張選舉人票取勝.
這次選舉因受投票作弊和剝奪選民選舉權的指控而讓公衆不勝其煩,爲了有爭議的選票和重新計票而導致無數的法庭較量。這些訴訟一直鬧到最高法院,最高法院以5:4票做出終審,結束重新計票,將佛羅裏達州的選舉人票歸予布什。
封面以白宮爲背景的人像左邊一半是戈爾,右邊一半是布什。大標題是 The Winner is ……(當選者是……)
曆史上美國總統選舉曾多次發生爭執不下的局面,就連Thomas Jefferson (托馬斯·傑斐遜)這位豐碑級人物,在1800年競選總統時也經曆了36次投票。
托馬斯·傑斐遜(1743——1826)
作者: 假書僮 時間: 2008-8-3 09:14 AM
32#
《VOGUE》封面(2004年5月)
人物:Nicole Kidman
背景:妮可爾·基德曼1967年6月20日出生于夏威夷,4歲開始全家在澳洲悉尼定居。Nicole從小愛好戲劇,受過芭蕾訓練。10歲時就開始在戲劇學校學習表演,14歲開始職業表演。從1983年起,因爲在電視劇和電影中的表演出色而受到注意。
1989年,和當時風頭正勁的Tom Cruise(湯姆·克魯斯)一起拍了《Days of Thunder》(雷霆壯志)一片。經過旋風般的戀愛,兩人在科羅拉多的一個小鎮秘密結婚。
1995年拍攝的《Batman Forever》(蝙蝠俠III)和《To Die For》(不惜一切)證實了她的演技和能力,後者更爲Nicole贏得了一系列電影節的提名和若幹獎項。
1999年Nicole夫婦再次合作,出演了大導演Stanley Kubrick(庫布裏克)的《Eyes Wide Shut》(雙眼緊閉),在這部性感而驚險的電影中,兩人扮演一對貌合神離的夫妻,細膩真實地演繹了男女間欲望、幻覺、神秘、互動的精神世界,兩人如此投入角色,以至于電影殺青後兩人也很快離了婚。
離婚後Nicole在事業上更上一層樓,2001年的《Moulin Rouge!》(紅磨坊)和2002年的《The Hours》(時時刻刻)兩次被提名奧斯卡最佳女主角,並在2003年終于抱回了小金人。另外值得一看的還有2003年的《Dog ville》(狗鎮)和《Cold Mountain》(冷山)。
注意封面上還提到了攝影師Irving Penn的名字,這是這位1917年出生的美國人像和靜物攝影大師和VOGUE這本1892年創刊的時尚雜志自1989以來的首次合作。
Irving Penn攝影作品欣賞:
http://www.masters-of-fine-art-photography...ng_penn_01.html
============================================================
33#
《Newsweek》封面(1973年7月) — THE NIXON TAPES
人物:Richard M. Nixon
背景:這期雜志議論的是著名的“水門事件”。
1974年8月8日,尼克松因“水門事件”的指控辭去總統職務,成爲美國曆史上第一位因醜聞而下台的總統。副總統Gerald Ford(福特)繼任爲總統,福特赦免了尼克松,並賦予尼克松在其總統任內因其職務犯罪遭受指控的豁免權
在美國200多年的曆史上,“水門事件”是最大的政治醜聞之一,也是最爲嚴重的政治腐敗行爲,所以後來和政治醜聞有關的一系列事件都被冠以“XX門”來吸引視線,也算一大發明了。
PS:水門大廈是美國民主黨全國總部所在地
===================================================
34#
《WIRED》封面(1997年6月) — 危機中的Apple
背景:
1976年4月1日,Stephen Wozniak(斯蒂芬·沃茲尼亞克)、Steve Jobs(史蒂夫·喬布斯)以1台沃茲尼亞克業余自制的電子計算機爲資本創立了蘋果電腦公司。
1977年,蘋果公司推出AppleⅡ個人電腦,三年內銷售近10萬台,這是彩虹蘋果的logo第一次成功亮相。
1984年,蘋果公司發布了世界上第一種多媒體電腦Macintosh。用戶不必鍵入字符命令,只需用鼠標通過圖標、窗口、菜單就可以操作電腦,這是電腦發展史上革命性突破。但Macintosh銷量不佳,引發了公司內部矛盾,Jobs離開了蘋果。
1997年6月,連續5個季度虧損的蘋果宣布,僅剛剛過去的第二財季就虧損了7億多美元。此時公司想到了Jobs,他臨危受命,重掌蘋果公司,在1998年上半年推出iMac,扭虧爲盈。
封面的彩虹蘋果被兩根帶刺的電纜困住,下面的標題是“Pray”(祈禱),文章《101 Ways to Save Apple》列出了讀者們爲如何挽救這個曾經強盛的公司的獻策獻計。Apple在美國有豐富的文化符號含義,沒有人希望這個傳奇的蘋果就此銷聲匿迹。
2007年1月9日,蘋果電腦公司推出iPhone手機,並正式更名爲蘋果公司,産品和業務涉及消費電子、個人電腦、手持/便攜電子設備、移動電話、操作系統、互聯網在線影音服務等多個方面
===========================================
35#
《New York》封面(1970年6月)
背景:本期《紐約》雜志封面的題目是“放了Leonard Bernstein(列昂納德·伯恩斯坦)”,照片中三位紐約社交界婦女戴著黑豹黨的皮手套振臂示威。伯恩斯坦是美國著名作曲家和交響樂指揮大師,他是百老彙,好萊塢,卡內基音樂大廳和紐約愛樂樂團的常客。他同情潘瑟斯黨(黑豹黨),並于1970年在其公寓爲該組織舉辦資金籌募會。雜誌封面是對伯恩斯坦與黑豹黨的合作以及他們極端的思想體系的一種抨擊。
===============================================
36#
《People》封面(1997年9月)
人物:Princess Diana
1981年Diana嫁給英國王儲查爾斯王子成爲王妃,因爲她的美貌,她的絕代風華,因爲這場豪華的童話般的世紀婚禮,以及婚後不斷傳出的種種宮闱秘辛、飛短流長,加上她和查爾斯最終勞燕分飛後在各種公衆場合的極其活躍使她成爲20世紀最有名的女人之一。
1997年8月31日,Diana在巴黎因車禍香消玉殒,年僅36歲。《人物》周刊將這張Diana迷人微笑的黑白照片用作封面,觀之不由讓人唏噓。
最是人間留不住
紅顔辭鏡花辭樹
========================================
37#
《Details》封面(1989年2月)
人物:Cyndi Lauper
背景:Cyndi Lauper1953年6月22日生于紐約布魯克林。12歲開始學習吉他演奏和唱歌,高中畢業後跟隨多個樂隊在紐約演唱。1977年聲帶受損完全失聲,治愈後在1980年出了第一張唱片《BlueAngel》(藍色天使)。1983年,Cyndi和 Portrait 唱片簽約並發行了個人專輯《She's SoUnusual》(她如此不凡),在美國本土發行就達500萬張,專輯給Cyndi帶來一系列包括葛萊美新人獎、滾石新人獎在內的獎項。
1986年,Cyndi作爲制作人之一的專輯《True Colors》(本色)發行,這是她最成功的專輯之一。1988年,Cyndi和一群美國的歌曲作者一起去前蘇聯旅行,並和前蘇聯的同行交流合作。
封面的標題就是“Cyndi Lauper Talk About Songwriting In The U.S.S.R”(Cyndi談論在蘇維埃的歌曲寫作)。然而,曆史往往那麽吊詭,僅僅幾個月後,U.S.S.R 就走向了覆滅。
==============================================
並列37# 之一
《FAST COMPANY》(創業速成)封面(1997年8-9月) — The Brand Called You
《FAST COMPANY》雜誌創刊于1995年,雜誌創辦者Alan Webber 和 Bill Taylor原來是著名雜志《Havard Business Review》(哈佛商業評論)的編輯。雜誌用了短短5年時間,就做到了50萬份的驚人發行量,作爲一個新興的商業類雜誌,《FAST COMPANY》首先自己實現了商業上的成功。
本期封面借用著名的洗滌類産品TIDE(汰漬)的包裝設計,將“YOU”大大地突出在畫面中心,小標題是“The Brand Called You, You Can’t Move Up If You Don’t Stand Out!”(你就素你自己的品牌,樹挪死人挪活!)激勵人們進取向上。
作者: CASHCHIN 時間: 2008-8-3 09:14 AM
谢谢大大
作者: 假書僮 時間: 2008-8-3 09:15 AM
並列37# 之二
《GLAMOUR COLLEGE》(魅力學院)封面(1968年8月)
人物:Katiti Kironde II
背景:Katiti 當年是加拿大新奧爾良紀念大學的學生,被時尚雜志《GLAMOUR COLLEGE》選爲“10大最佳著裝女大學生”。
20世紀60年代,是女權運動和黑人民權運動風起雲湧的時代。
1968年3月,數百名婦女在華盛頓國家公墓旁高舉火炬遊行,提出埋葬婦女的傳統不平等地位。1968年秋,耶魯的學生強烈要求校方試行男女同校一周。
1955年,聯邦最高法院在布朗案中裁定學校內的種族隔離爲非法。1968年4月,馬丁·路德·金被刺殺,6月,羅伯特·肯尼迪被刺殺。
Katiti作爲第一個登上女性時尚雜志封面的黑人女性,在紛亂躁動的1968年有著太多的意味。
===============================================
並列37# 之三
《National Geographic》(國家地理)封面(1978年10月)
人物:大猩猩Koko &
幕後英雄 Francine (Penny) Patterson
這一期的封面標題是Conversations with a gorilla(與大猩猩對話),封面照片的作者正是koko自己! 這是牠用相機對著鏡子中自己的倩影捕捉下來的。這張照片的品質與重要性是如此之高以至于被《國家地理》選爲1978年10月號的封面。
背景:Koko 1971年7月4日(怪不得 )出生在San Francisco 動物園,1972年,當時是斯坦福大學研究生的Francine開始做一個大猩猩能否使用語言與人類交流的課題,但誰也沒有想到這個課題竟然一做就是30多年。
天才大猩猩koko在六個月內就學會了組合手語、提問、發明新手勢、自發地命名物體、自言自語。今天,koko總共可以聽懂2000個英文單詞,並會1000種左右人類手語。
==========================================
並列37# 之四
《TIME》封面(1997年4月)
人物:Ellen DeGeneres
背景:Ellen 1958年出生在美國的路易斯安那州,高中畢業後進入大學,但只在大學呆了一個月,因爲“這裏不適合我”。
走上演藝道路後,24歲便獲得“美國最有趣的人”提名。(對不起,這裏不知道是該稱呼“她”還是“他”,故略)現在是美國著名的脫口秀節目“The Ellen Show”的主持人,喜劇明星。曾經主持艾美獎和格萊美獎的頒獎典禮。國內比較熟悉的是ta在2003年爲電影《Nemo》(海底總動員)中的Dory(笨魚多瑞)的配音。
這一期的封面標題是Yep, I’m Gay(是的,我是同性戀),《時代》對Ellen的專訪,獨家披露了Ellen是同性戀者的事實,Ellen還說明了自己爲何要公開這個事實。
下面就是那些覺得不過瘾的人對這一有趣專題的補充 (也許還有更多,不過目前搜集到的就這些):
外1#
《紐約客》雜志封面(2008年7月) — 奧巴馬夫婦成“恐怖份子”
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奧巴馬和他的夫人出現在2008年7月份的《紐約客》雜志封面上,兩人似乎已將白宮攻陷,在橢圓形辦公室裏,奧巴馬夫人身背AK-47,與老公擊掌相慶,星條旗被焚燒在壁爐裏,牆上挂著賓拉丹的畫像。
=================================================
外2#
《時代周刊》雜志封面(1994年6月第4周) — O.J. 辛普森數字合成照片
《時代周刊》雜志上刊登的照片經過處理比原版照片的對比度更暗,隨後引發了全美關于種族問題的激烈爭論。
(——也許是因爲那時PC剛剛開始出現,小編覺得用電腦處理一下照片很酷吧)
===============================================
外3#
《Vogue》雜志封面(2008年4月) —
吉賽爾·邦辰(Gisele Bundchen)和勒布朗·詹姆斯(LeBron James)合照
攝影師Annie Leibovitz 在爲模特吉賽爾·邦辰和NBA球星勒布朗·詹姆斯拍照時,
同樣激發了兩人誇張的表情。這是《Vogue》雜志第一次用黑人明星作爲雜志封面。
PS:這就是照片創作靈感的來源麽:
============================================
外4#
《時代周刊》雜志封面(1998年3月) - 比爾·克林頓
能被《時代周刊》雜志 評選爲“年度人物”自然是幸事。不過比爾·克林頓出現在1998年3月份的雜志封面上,頭上卻多了兩個“獸角”(字母M),不禁讓人産生聯想。
================================================
外5#
《滾石》雜志封面(2006年1月) — 說唱歌手肯尼·威斯特(Kanye West)
黑人說唱歌手肯尼·威斯特出現在《滾石》雜志的封面上,還裝扮成耶稣的樣子,封面遭到了許多保守人士還有基督教的抗議。
作者: limsp5 時間: 2008-8-4 12:09 AM
All these are American. Not representative enough.
作者: jff6000 時間: 2008-8-4 12:11 AM
好多呀!多谢你既分享!
作者: ring0722 時間: 2008-8-4 12:49 AM
有啲都几有味道
作者: 鬼鬼 時間: 2008-8-17 05:32 AM
相當經典~~~thx for sharing~~~
作者: ~傷~ 時間: 2008-8-17 11:31 AM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skymonster84 時間: 2010-1-20 11:30 AM
i like the pregnant woman cover. pregnant woman take picture is most beautiful.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www2.tvboxnow.com/) |
Powered by Discuz! 7.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