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電/ 前不久,一則題為“皮草女因多花兩塊錢鬧停公交‘碰瓷’民警”的視頻出現在各大新聞網站。視頻中,一輛福建泉州的公交車上,一名身穿粉紅皮草上衣的女乘客因車費問題當場大鬧。不少網友對該乘客的不文明行為進行了批評,但留言中也夾雜著一些令人尷尬的內容,比如:“別以為穿得起皮草就多了不起!”“穿皮草的素質還不如東北人!”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u, H2 }3 l; f" _: j3 o* F
/ Z( O A5 N5 M) @公仔箱論壇 曾幾何時,關於“東北人”的各種段子不僅在社會上廣為流傳,也為不少網絡媒體所熱衷。在這些段子裡,“東北人”的形象被惡搞得誇張、負面和可笑。一時間,“東北人”仿佛成了任人信手拈來的笑料。 tvb now,tvbnow,bttvb6 @! [& A$ Z* H1 B) E
* f. S& {; k. a2 [tvb now,tvbnow,bttvb 有心人一定記得,其實早在“東北人”之前,“河南人”就淪為上一撥被嘲諷的對象。幾年前,人們提起“河南人”,似乎就代表著不忠厚、不老實,不少網絡媒體也出現過許多類似的段子和文章。以偏概全的偏激和成見,給“河南人”“東北人”貼上了莫須有的標簽。 ; L9 t6 F, S+ Z( p1 f* @) p7 C H5 y* @- h( v+ G公仔箱論壇 如果說“河南人”“東北人”反映出的還只是長期存在的地域歧視問題,那麼近期以來,一些網絡平台和媒體上頻頻出現的、給某種個體行為扣上群體“帽子”的事件,則越來越多。比如在這則題為“皮草女”的視頻中,網絡媒體之所以強調“皮草”二字,想必是為了強調這位女乘客的財富背景,畢竟對大多數人來說,穿“皮草”是有錢人的象徵。於是,不少網友果真掉進了網絡媒體設置的文字陷阱,對不文明行為的批評轉而變為對“皮草加身”的攻擊。在這種被扭曲的邏輯下,“皮草女”代表有錢人,“皮草女”不文明意味著有錢人素質低,對個體行為的批判演變成對某一類人、某個群體的非理性指責。 ( Y( E- ^' A' a6 \) 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