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千奇百怪]
西安仙遊寺千年古剎舍利重現
[打印本頁]
作者:
qqonqq
時間:
2018-8-23 07:33 AM
標題:
西安仙遊寺千年古剎舍利重現
據文獻記載,隋文帝在仁壽年間曾三次分送佛舍利,在全國建塔一百餘座。這些記載是否真實,這些佛舍利究竟是否存在?這些疑問扑朔迷離,一直困擾在世人的心中。1998年10月在西安仙遊寺法王塔的地宮中挖掘出10枚珍貴的仁壽佛舍利,證實了史籍傳說的真實。
仙遊寺是隋唐時期重要佛教寺院,位於西安市周至縣正南15公里的黑水峪口。仙遊寺坐落在黑水河畔,四周群山環抱,碧水縈繞,景色秀麗,風光旖旎。相傳,秦穆公之女弄玉擅長吹簫,精通音律,與蕭史誌趣相投,結為夫妻,隱居在寺邊的玉女洞。兩人吹奏的簫聲美妙傳神,引來鳳鳥伴舞,後來兩人雙雙成仙,騎鳳飛天而去。由此而得名仙遊。
開皇十八年(598年),隋文帝楊堅曾巡遊至此,被這裡的旖旎風光所吸引。於是在此修建行宮,作為避暑勝地,始稱「仙遊宮」,後修建佛寺,遂稱為仙遊寺。仁壽元年(601年),隋文帝下詔在全國普建靈塔,置放他所珍藏的佛舍利。仁壽元年,首批建塔三十處,仙遊寺被指定為首選之地。據《續高僧傳》記載,仙遊寺的法王塔由大興善寺的童真和尚奉敕監督,建成於仁壽元年十月十五日。法王塔高30米,為七層密檐式空心磚塔,全塔共有448層磚。法王塔是稀世珍寶,是我國現存唯一的一座隋代磚塔,歷經一千四百多年的滄桑歲月,仍安然無恙。
據文獻記載,隋文帝楊堅出生於馮翊(今陝西大荔)的般若尼寺,由女尼智仙撫養長大。在她的潛心教育下,隋文帝篤信佛教,並以弘揚佛法為己任。隋文帝稱帝之前,曾有一位印度僧人來訪,將一包佛舍利贈送給他。其後,楊堅與僧人曇遷將舍利置於掌中數之,或多或少,竟未能數清。於是楊堅極為珍惜這包舍利,精心修造七寶箱放置佛舍利。隋文帝執政後,為了完成自己的弘誓大願,極力弘揚佛教。
隋文帝於仁壽元年(601年)下詔,在全國三十個州敕建靈塔,分別供奉,同時入塔,包括西安仙遊寺法王塔在內。他在《詔書》中寫道:「朕歸依三寶,重興聖教。思與四海之內一切人民,俱發菩提,共修福業,使當今現在爰及來世,永登善因,同登妙果。」他選派三十名高僧大德,各帶二名侍者及散官一人,攜帶熏香一百二十斤,分往天下三十州起塔供養舍利。這三十州分別為雍、岐、涇、同、華、蒲、並、定、相、鄭、嵩、亳、汝、泰、青、牟、隨、襄、楊、蔣、吳、蘇、衡、桂、番、交、益、廓、瓜、虢等州。而且,隋文帝還詔令,舍利入州境,總管刺史以下、縣尉以上,停軍機事務七日,專門負責舉行供養舍利的齋會。可見,當時隋文帝對安置佛舍利極為重視。
隋文帝於仁壽二年、四年兩次下詔,令天下各州置塔供養舍利。仁壽二年,隋文帝又在全國範圍內,進行了一次更大規模的分舍利建塔。這次在全國五十一州建塔分舍利,同時令總管刺史以下,縣尉以上,停日常事務七日,專門負責舍利的安置。
當時,高麗、百濟、新羅三國也派遣使者,請求分得舍利一份在本國起塔供養,得到了文帝的讚許。經過二次分送舍利,仍有一些州郡未能分到舍利。仁壽四年,又下詔在三十餘州起塔分舍利。這樣在全國陸陸續續建塔一百多座,遍及全國各地。據文獻記載,在安置舍利時許多地方都出現「雲開日躍、天地晴朗」「瑞雲夾日、五色相間」等各種瑞相。隋文帝分送舍利是繼印度阿育王之後的又一盛舉,也是中國佛教史上一次空前絕後的弘法護教活動。
這批舍利被稱為仁壽舍利,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年的時間,一直難以驗證其真實性。上世紀末,仙遊寺法王塔的佛舍利被挖掘出來,重現天日,再一次見證了佛法的真實與神奇。法王塔建成之後,受到佛舍利的庇護,歷經一千四百多年的風雨,一直完好如初。但是到二十世紀末,卻遭到人為的破壞。如今仙遊寺已殘破不堪,法王塔異地重建,空有佛塔的外表,內在已空無一物。
1998年,西安市為瞭解決飲水困難,啟動了黑河引水工程,在黑河的金盆峪口修建一座攔河大壩,引黑河水入西安。因此,將仙遊寺及其法王塔進行整體拆遷,異地重建。1998年8月17日,開始拆除法王塔。當時,曾發生一件令人震驚的事情。當工程人員爬到塔頂時,驚奇地發現檐壁四週全都覆蓋著一層厚厚的黑色碳化物。這一發現讓在場的工作人員百思不得其解。在當地的佛教徒中一直流傳著這樣的民間傳說,法王塔裡盤踞著一條火龍,它是佛塔的守護神。當地還流行另一種傳說,法王塔裡有一顆千古不熄的火珠,照亮所有信徒前來膜拜的路。或許只有這些古老的傳說才能解釋這一奇異的現象了。
1998年9月17日,拆遷到佛塔的第二層屋檐時,發現天宮。天宮內放置著青石棺,棺內裝有一具鎏金銅棺,銅棺內用三層黃絹包裹著一個葫蘆形琉璃瓶,瓶內裝有一白二黃三枚形如豌豆的舍利。10月7日,在清理塔底時,露出了夯土層,發現了地宮,並繼續清理周圍的土石。17日,正式開啟地宮。是日上午,數以萬計的民眾、佛教徒前來觀瞻,仙遊寺的四周也站滿了荷槍實彈的武警。在開啟地宮之前,西安已連續一個多月沒有下雨,在前一天卻細雨霏霏,到了開啟地宮的那天,卻雲開霧散,陽光普照,顯示出佛法無邊,澤被蒼生。
地宮由小平臺、台階、踏步漫道、隧道、宮室幾部分組成。全長7.05米、隧道寬1.05米、高1.39米。地宮石門已毀壞,門兩側各有脅侍菩薩一體。宮室長1.26米、寬0.92米、高0.96米。地宮的正中安放著一石函,上置薰爐,石函右側有方形石碑一通。石碑長寬均為0.5米,雙面刻碑文,一面刻隋《舍利塔下銘》,另一面為為唐《仙遊寺舍利塔銘》。打開石函,內有鎏金銅棺一具,鏽蝕嚴重,外用絲綢包裹,棺身用絲棉包嚴,棺底墊有白灰,棺蓋與棺身用三道絲線系扎。棺內放置一件直頸琉璃瓶,琉璃瓶高4.6厘米,瓶外徑1.3厘米。瓶內存有10粒舍利子,晶瑩透亮,如同米粒大小,質地堅硬。經與碑文對照,並據文獻記載,可以認定,這些舍利即為隋仁壽舍利,極為珍貴。仙遊寺、法王塔及佛舍利的問世,再一次見證了隋唐佛教鼎盛時期全民信佛的盛況。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www2.tvboxnow.com/)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