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itsctsu 於 2019-1-4 09:41 AM 編輯 公仔箱論壇( @) w( \' w: e, C1 O
. p% C+ G# @6 X1 O8 c) m! ~tvb now,tvbnow,bttvb( e) e3 D3 N8 Z
; Z* s8 J" |& f3 u g
老布殊一生寫過三部自傳,第一部是1987年的《Looking Forward/展望未來》,雖然只有255頁,讀來卻是最見真實。比起他從權力頂退下來之後的《一個改變了的世界》和《祝一切順利》,少了那些總統之言的官式回憶,更多的是貼近歷史個人印記。老布殊功在公職,去世之後,不少人談論他在北京擔任美國聯絡處主任的時光,那是他放着駐英駐法大使不做,要去福特總統聞之愕然的文革年代北京。要知道的是,不過在去北京的三年前,老布殊以美國駐聯合國大使身份,在聯大講台為力保中華民國會籍聲嘶力竭。然而國際政治的現實是,時任美國總統尼克遜早就鐵了心一腳踢開蔣介石,一頭撲進毛澤東懷抱。在中美建交40年的今天,在中美關係惡化的當下,70年代的一段段往事,在歷史的不遠某處凝視着。 9 ]0 m' {- C- l4 E& R( {www2.tvboxnow.com 4 x2 k* r$ p/ s$ q3 O n2 ~老布殊在《展望未來》憶述1971年的聯合國:美國的計劃是「雙重承認」,聯合國接納中華人民共和國,同時保持中華民國會籍。老布殊帶着美國代表團游說各國支持,當時的談話對象是拉丁美洲、非洲和亞洲國家。可是,到了10月25日表決之時,早前說將會投票支持美國的一些國家忽然棄權。到了此時,顯然大勢已去,美國慘敗,中華民國在聯合國的席位隨之而逝。老布殊在書中說,雖然職業外交官不許個人感情影響工作,但在中華民國大使劉鍇退席離開會場的一刻,他還是趕上前去表示遺憾。老布殊在書裏是這樣說的:「在劉大使的角度來說,美國沒有盡其所能支持台灣政府。美國對他的國家的立場出現了變化。」% f) z& w3 k' O. H
www2.tvboxnow.com W. K* d5 l* ?. d& f
2 a& p0 @# E- p公仔箱論壇急於聯中抗蘇而犧牲台灣 / Z$ l4 w% F: K1 h: g& Q! A) L老布殊形容劉鍇的心情十分準確,這亦可說是他當時的心情。此處必須一提,《展望未來》是老布殊參加1988年總統大選前出的書,他與尼克遜、基辛格劃清界線,此舉很不簡單:「1971年夏天,基辛格秘密訪問北京,顯示美國政策的變化。之後,在聯合國大會就台灣會籍投票前不久,華盛頓宣佈尼克遜總統將於1972年訪問中國。」他寫道:「這則新聞對白宮和國務院是歷史突破,但對美國在聯合國的操作而言,我們要求中立國家堅決反對北京,自己面對毛政權卻軟化自己的政策。」老布殊的不滿,事隔16年力透紙頁,「更難明白是基辛格對我說,他對台灣議案投票結果『失望』。我也一樣。事實是在紐約說的是一套,在華盛頓做的是另一套,那樣的結果是必然的」(We were saying one thing in New York and doing another in Washington, that outcome was inevitable)。) o) Y \$ I( V6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