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z" J8 }1 L" A君權固非神授,人權亦不例外。權利不能懸空而立,而須建基於社會現實,是政治取捨的結果(a matter of political choice)。箇中反映的到頭來是道德價值取向。不經議會確定而強行將此等價值加諸所有人身上,則與極權獨裁無異。譬如墮胎,顯然涉及道德價值取向,而非懸空而立的權利。法官的職責是詮釋法律而非闡述其個人的道德價值,沈耀信認為按其個人品味喜好判案卻不見得足以服眾。www2.tvboxnow.com5 a, g$ A m @3 `
公仔箱論壇- ?# D i! N- Q" k) [
非但無以服眾,隨着法官的輪替更換,其品味喜好各異,裁決且不難反覆無常,致令社會茫無守則可依。烈顯倫挑戰人權法的專論以《香港法制將夢遊到2047?》(Is The Hong Kong Judiciary Sleepwalking To 2047?)為題,藉此凸顯法官被世界各地的人權法判例帶着遊花園,渾然忘卻普通法之精神與價值──普通人皆能掌握遵行,從而釀造穩定的社會環境以降低人們發揮創意、舒展所長時面對的阻滯、風險。套用大教授的說法,就是減少經濟運作的交易成本,亦即是為經濟發展加把勁。 ! B. F* `3 z. t) b, O+ t/ Ptvb now,tvbnow,bttvbtvb now,tvbnow,bttvb! u, x6 v9 I; D0 N: t& |, P& H
職是之故,海耶克認為普通人皆能掌握遵行的普通法乃制衡人治、促進經濟發展的要素。在烈顯倫看來,在1991年引入人權法後,法官開始夢遊,陷入沈耀信示警喜怒無常的人治。臨別尚走上敗壞普通法之末路,港英是為特區埋下地雷嗎?非也。前度宗主國是慌怕過渡後香港人將平等、自由不再,是以急急引入人權法,成立平機會、私隱專員等機構以為保障。法制敗壞何曾是夢遊所致?走向地獄之路卻往往是用善意鋪成的。 2 Z; E0 W* L. w! P2 h' L' w2 o g" Q0 ? x
楊懷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