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茶》 [打印本頁]

作者: ★星夜戀★    時間: 2009-6-16 03:25 PM     標題: 《茶》

本帖最後由 error403 於 2009-6-24 04:34 PM 編輯

起源中國自古有神農發現茶葉的傳說,成書於前公元2世紀《神農本草經》記載:「神農嚐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相傳神農嚐百草後感到不適,躺於樹下。見到一種開白花的植物,便摘下嫩葉咀嚼而治好。到殷周時,茶不僅用作藥物,而且開始成為飲料,因此後人便開始喝茶的習慣。《詩經》中亦有「誰謂茶苦,其甘如薺」。據陸羽《茶經》有「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於魯周公。」的記載。

黑色茶壺


中國俗語中的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亦都表明茶在中國文化中的重要性。在古中國和平盛世的時候,茶也開始成為了文人雅士們的其中一個消遣,和「琴棋書畫詩酒」並列。
茶葉的起源還有其他傳說,比如印度佛教創始人發現茶統的傳說。印度和中國是最早飲茶的國家。茶葉從中國向東傳到朝鮮日本,向北傳到蒙古俄羅斯,後來通過絲綢之路傳到中亞、西亞和歐洲。
1824年英國軍人勃魯士在印度阿薩姆地區發現野生茶樹。
茶的傳播
馬可波羅(1254-1324)在他的遊記中曾記載一個中國財政大臣因為濫收茶稅而被罷官。
1557年,葡萄牙在中國澳門建立西方第一個殖民地。關於中國茶的詳細記載開始在西方出現。西方最早記述茶葉的書籍是1559年威尼斯人拉莫修(Giambattista Ramusio)寫的《航海記》(Navigatiane et Viaggi)。在這本書中, 拉莫修引用阿拉伯人哈茲·穆罕默德(Hajji Mahonmed)有關中國茶葉的記述[3]。16世紀進入中國的西方傳教士根據自身經歷將中國飲茶習俗做了比較詳細的介紹。有葡萄牙傳教士達克魯斯( Gaspar da Cruz 1520-1570 )《中國志》[4](1570年)和利瑪竇(Matthien Ricci)《利瑪竇中國札記》(1615年)[5]
但是葡萄牙人沒有大批進口販賣中國茶葉。十七世紀初,荷蘭首先將中國茶葉輸入歐洲。1607年,荷蘭從澳門運茶至印尼萬丹,1610年開始經萬丹轉口中國茶到荷蘭[6]
俄羅斯沙皇米哈伊爾一世1638年收到其使者從蒙古阿勒坦汗朝廷帶回的禮物,其中就有茶葉。也有一種推測,13世紀蒙古西征歐洲,曾把茶磚帶進俄羅斯地區。

種類能製作茶的只有茶樹春季發出的嫩芽,中國的茶品質最好的在每年4月上旬清明以前採摘,稱為「明前茶」,只是剛抽出尚未打開的嫩芽尖,叫做「蓮心」,因為很輕,所以產量低,價格也昂貴;在清明以後至4月下旬穀雨以前採摘的茶,為「雨前茶」,已經打開一片嫩葉和抽出的另一個新芽,叫「旗槍」,形狀類似一支槍和一面旗;穀雨以後至5月上旬立夏以前採摘的茶叫「三春茶」,由於有兩面小葉和中間一個嫩芽,所以叫「雀舌」;立夏以後一個月內採摘的茶質量較差,是「四春茶」也叫「梗片」,一般用於製作較低級的加工茶。再以後茶葉老化,不能用於製作飲用茶。
茶可以依照加工方式略分為:
綠茶 經殺青、揉捻、乾燥,大部分白毫脫落,浸泡綠湯綠茶,中國大部分名茶為綠茶,如龍井碧螺春等。 紅茶 經過發酵的茶,有工夫紅紅碎兩種,有利於消化,西方人比較喜歡紅茶,名茶有中國的祁紅、印度的大吉嶺阿薩姆等。 白茶 新採摘的茶,經過萎凋和烘乾,不揉捻白毫顯露,名茶如白牡丹等。 黃茶 經殺青、揉捻、悶堆、乾燥,葉已變黃,浸泡黃湯黃葉,名茶如君山銀針等。 青茶 又名烏龍茶,是經過萎凋、曬青、搖青、殺青來作部分發酵,綠葉紅邊,既有綠茶的濃郁,又有紅茶的甜醇,名茶如中國鐵觀音大紅袍、台灣的凍頂茶東方美人茶黑茶 經過後發酵(殺青、揉捻、渥堆)的茶,顏色深,著名的有普洱茶。 加工茶 用以上各種種類的茶經過加工,製成的茶,有: 再加工茶 近年來,出現了為符合現代人消費習慣製成的再加工茶,可以用上述任何種類的茶製作。如袋茶速溶茶液體罐裝茶等。
中國名茶主條目:中國十大名茶

] 產地世界五大茶葉進口國為英國俄羅斯巴基斯坦美國埃及,進口量佔世界總進口量的60%左右。英國是非產茶國家,但茶葉進口量位居世界首位,全國77%的人有飲茶習慣;美國是茶葉傳統消費大國,德國法國消費呈增長趨勢;埃及巴基斯坦茶葉消費增長快速;俄羅斯歷來是茶葉消費大國,95%的居民有飲茶習慣,消費以紅茶為主,2000年進口茶葉15萬噸,茶葉消費市場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五個茶葉主要生產國的茶葉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80%左右。印度、斯里蘭卡、肯亞是世界三大紅茶生產國和出口國。世界綠茶出口19萬噸,佔世界茶葉貿易量的14%。中國是世界第一大綠茶出口國,其次為越南印尼等國;世界綠茶主要進口國有:摩洛哥烏茲別克日本馬里阿爾及利亞塞內加爾等。
世界10大產茶國中,唯有肯亞的平均產量較好。另一個很小的產茶國玻利維亞其平均產量卻四倍於肯亞。

世界生產茶的國家.


2004年聯合國農粴組織資料
排名
採收面積(公頃)
     年產量(噸)
  平均產量(噸/公頃)

1

中國
943100
中國
861000
玻利維亞
8.47

2

印度
500000
印度
850500
辛巴威
3.67

3

斯里蘭卡
210600
斯里蘭卡
303000
喀麥隆
2.58

4

肯亞
140000
肯亞
295000
馬拉威
2.50

5

印尼
116200
印尼
173448
秘魯
2.21

6

越南
102000
土耳其
153800
模裡西斯
2.11

7

土耳其
  76640
越南
108422
肯亞
2.11

8

緬甸
72000
日本
95000
巴西
2.10

9

孟加拉
  54000
阿根廷
64000
日本
2.02
10
日本
  47000
孟加拉
55627
土耳其
2.01

作者: ★星夜戀★    時間: 2009-6-16 03:38 PM

茶葉的栽培
茶的生物化學已知茶葉中含有多種化學成分,其中具有生理作用的有很多:

多酚類化合物
茶多酚,也稱鞣質,茶葉中有含量很高的各類多酚類化合物,從茶葉中提取出的多酚類化合物粗產物被稱為茶多酚,臨床上可以用於腎病的治療,包括腎小球腎炎、腎病症候群等,據研究,茶多酚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及抗血凝、促纖溶、防止血小板粘附和聚集的作用,同時還能夠作用於體液免疫、細胞免疫及紅細胞免疫機制,抑制自身免疫反應。另據研究茶多酚可能與細胞的遺傳物質DNA具有親合作,從而干擾DNA的生物合成和核酸代謝,因此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並可以防治齲齒。 茶中的苦澀味道即來源於這種物質。這類物質具收斂性,有解毒的作用,也是造成便秘的主要物質。還具有較強的還原性,可清除生物體內的超氧自由基。此外,還有抗變態反應、抗炎、驅蟲、降血壓等作用。 茶多酚中最後重要的成分是兒茶素(一種黃烷醇類物質)。
生物鹼
生物鹼是一類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質,茶葉中含有含量較高的咖啡因、茶鹼等具有中樞興奮作用的生物鹼類化合物,是提取咖啡因和茶鹼的重要原料。
萜類揮發油
茶本身具有獨特的清香,這種清香來自茶葉中所含有的萜類揮發油成分。這些香氣成分,已知有協調情緒的作用。揮發油成分的保存與茶葉的加工工序有著密切的關係,據研究這種香氣成分在烏龍茶和紅茶中的含量要比綠茶多,分析認為這是由於萜類揮發油在新鮮茶葉內是以糖苷的形式存在,不易揮發,烏龍茶和紅茶在加工過程中工序較多,使糖苷鍵在一定程度上水解釋放出遊離的萜類物質所至。
黃酮類化合物
黃酮類化合物是廣泛存在於各類植物中的一大類化學物質,現在普遍認為,黃酮類化合物具有多種生理活性,對治療和預防心血管疾病具有相當的功效。研究發現紅茶與綠茶的黃酮類物質含量接近;茶湯中的槲皮素、山萘醇等黃酮類化合物的含量高於果汁、酒類。通過對紅茶和綠茶中黃酮類化合物成分分析的研究,人們發現在綠茶和紅茶中黃酮的含量較少,而同屬於黃酮類化合物的異黃酮、黃烷酮和黃酮醇等比較高。而比較紅茶和綠茶,發現黃酮在紅茶中種類較多,據分析這可能是由於在紅茶的加工過程中一些黃酮類物質發生了變化。
胺基酸
茶中含有的胺基酸主要是茶氨酸。茶氨酸是谷氨酸γ-乙基醯胺,有甜昧。茶氨酸含量因茶的品種、部位而變動。即使同是綠茶.在香茶、焙烤茶中含量少,在玉露炒茶中含量多。
維生素
茶葉中所含的維生素包括水溶性的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C以及脂溶性的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K。其中維生素B、維生素C、維生素E在茶中含量較高。一般而言,綠茶中維生素含量多,烏龍茶和紅茶中含量少。研究人員還在茶葉中發現14種類胡蘿蔔素,並知道β胡蘿蔔素對形成紅茶的風味有很大影響。 有趣的是,茶中所含的維生素類物質甚至還曾對世界歷史產生了影響。歐洲人長途航海時,感到最大的困難是海員經常因為缺乏維生素C而患壞血病死亡,因為長途航海無法補充新鮮的水果和蔬菜,但明朝時鄭和率領如此龐大的船隊長途航行,卻沒有記載有一個船員因為患壞血病死亡,西方人研究的結果認為就是因為中國船員經常喝茶。因此茶也解決了歐洲人長途航海的困難,對地理大發現起到了關鍵的作用。[可疑] (討論)

茶文化從茶葉的栽培,採茶,制茶,到品茶都有很多文化內涵的內容。從廣義上講,是以茶作為載體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總和。從狹義上講,則是茶藝或是茶道,是茶的一種藝術文化。

茶葉選取一般綠茶的選擇,應注重「新、勻、乾、香、淨」五個字。
新——當季甚至當年採制的茶葉稱新茶
勻——指茶葉的粗細和色澤均勻一致
乾——指茶葉含水分量低於6%,保持乾燥,用手可以碾成粉末
香——抓一把茶葉先哈一口熱氣,再置鼻端嗅干香。聞到板栗香、奶油香或鍋炒香者,則為好綠茶
淨——指淨度好,茶葉中不摻雜異物

沏茶之水泡不同的茶,用不同的水,例如泡鐵觀音宜用溪澗水等
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若用井水,則宜取深井之水
在無大氣污染的情況下,雨水和雪水本身就是潔淨的天然蒸餾水。
亞洲茶文化

中國茶藝主條目:中國茶文化
在悠長喝茶的歷史中,中國發展出獨特的喝茶文化。
古有唐代茶聖陸羽所寫的《茶經》,康熙所命名的碧螺春等。
除了講究茶葉收成季節、出產地,如雨前龍井,中國茶藝也注重水源、水溫以及茶具的選擇,如紫砂壺等。
中國各地由於氣候、地理、人文環境不同,風俗習慣不同,喝茶的方式也有很大的區別。

工夫茶主條目:工夫茶
潮汕和福建的人們喜歡喝「工夫茶」,一般是用小茶壺泡烏龍茶。工夫茶以泡茶的步驟繁多而聞名。工夫茶也是中國茶藝的一個代表。
工夫茶首先需要用熱水將茶壺和茶杯燙過,以提高茶具的溫度。然後將一些烏龍茶放入茶壺,茶葉的量約為壺體積的四分之一。然後用沸水沖泡,並倒出,曰洗茶。再倒入沸水沖泡。沖泡時水壺做上下運動,名為鳳凰三點頭,然後用壺蓋拂去茶末,名為春風拂面。倒茶時,有兩種方式,一種方式是採用直接把茶倒入茶杯中的方法,通過關公巡城(茶壺滿時把茶斟進圍成一圈的茶杯裡),和韓信點兵(只剩少許時把餘下的茶滴斟進圍成一圈的茶杯裡)的方式,使茶能夠均勻地分給每一個人。還有一種方式是把幾次沖泡的茶水倒入茶盅,在茶盅里混合均勻後再分給每一個人。

潮州工夫茶
功夫茶當屬潮州工夫茶最優,步驟分為泡器、納茶、侯湯、沖點、刮沫、淋罐、灑茶,加上專門的器皿,泡出的茶能格外清香。潮州人飲用的茶多為潮州鳳凰山產的單樅茶。

綠茶長江流域人一般喜歡喝綠茶,第一道沏泡的水稱為洗茶,是因為茶葉在製作過程中有雜質污染茶葉,且茶葉沒有完全泡開,所以第一泡一般倒去;重點在第二泡,第二泡茶能很好的還原出茶葉的原味,湯色好、口感佳;第三道沏泡的茶,味道清淡,比之第二泡要淡的多,故有「頭泡不搶、二泡不讓」之說。綠茶有清火的作用,而且對水的質量要求也很高,同樣的茶在不同的水溫和不同的水質下的口感不同。通常是先倒水後放茶葉,水溫在80攝氏度。安徽、浙江、江蘇等地區是主要產區。

茉莉花茶北方人更喜歡茉莉花的香氣,泡上一大杯茉莉花茶,看到茶葉在沖泡下徐徐舒展,一股茉莉清香隨縷縷熱氣飄散開。在夏天,茉莉花茶晾涼了喝更能消暑。過去,在北京的街頭有擺茶水攤賣大碗茶的,用水壺泡上很多茶,倒在大碗中出售,是街頭一種廉價的飲料;現在,北京的計程車司機喜歡帶上一個帶蓋的大廣口瓶子的茉莉花茶,可以喝一天,味道濃釅。

茶泡茶泡一般用南瓜或者木瓜精雕,經過糖水浸煮涼曬而成。飲食茶水時隨開水放入杯中。主要有方形、圓形等形狀,中間雕刻成傳統中國圖案如福字、壽字等。有甚者能將整個瓜體刻成渾然一體的鏤空花瓶,製為茶泡。主要流行於嶺南地區。

豆子茶湖南一些地方有用炒香的黃豆、芝麻、薑絲、鹽與老清茶一起沖泡的的豆子茶。

飲茶場所中國飲茶的場所在不同地區有不同的名稱和風俗,有北京茶館、四川茶館、天津茶社、杭州茶室、廣州茶樓等等,形成了中國的茶館文化。
北京的茶館是北京的一個特色,老舍先生曾經有話劇茶館刻畫茶館里的眾生百相。現在在北京前門西,開設了老舍茶館,裏面有一些曲藝節目表演。
廣東茶樓的特色是喝茶時同時吃點心。到茶樓品茗粵語稱之為飲茶。
另見:飲茶
[url=][/url]
台灣茶藝主條目:台灣茶文化

台灣飲茶的歷史甚早,早在西元17世紀以前台灣原住民便已有採野生山茶製茶飲用的習慣。但茶在台灣真正的興盛,主要是18、19世紀間,由柯朝、林鳳池、張迺妙與張迺乾兄弟等從福建一帶逐步引進茶苗與技術,於台灣北部瑞芳、木柵與中部鹿谷凍頂山一帶闢園植茶、製茶;之後,19世紀中葉,來自英國的茶商約翰杜德的寶順洋行首度將台灣烏龍茶引介至海外並獲得成功與口碑後,正式展開了台灣百餘年以外銷為主的製茶史。1970~1980年代台灣經濟起飛,人們對於生活與飲食有了新的追求,於是各地「茶藝館」紛紛成立,成為人們遊憩生活裡很重要的品茗空間。
現今知名度最高的台灣十大名茶是:凍頂茶、文山包種茶、東方美人茶、松柏長青茶、木柵鐵觀音、三峽龍井茶、阿里山珠露茶、高山茶、龍泉茶和日月潭紅茶。
座落於坪林的茶業博物館是一座閩南安溪風格的四合院建築,也是世界上第二座茶業博物館。主要館藏有茶事、茶史、茶藝等,涵蓋茶葉的成分、茶樹的品種、茶葉的分類、茶葉的產銷、臺灣茶園的分佈、唐宋製茶器具、各代製茶法、現代製茶的過程等知識。
鶯歌為現今台灣茶具製造的重鎮,其轄區內的陶瓷博物館則是全台灣唯一一座以陶瓷為主題的博物館,甚具特色。

日本茶道主條目:日本茶道

日本茶道


茶文化在公元9世紀時跟隨佛教從中國傳入日本,並在日本得以傳承及發展。
日本文化亦對泡茶非常講究,喝茶之道成為日本傳統中的重要禮儀。
日本製茶方式來源於中國唐代,和現在中國的製茶方式不同,將採摘的茶葉蒸氣殺青,然後乾製碾碎,製成綠茶末抹茶飲用。由於茶末表面積大,具有較大的表面張力,容易在水面漂浮,因此泡製時必須用竹子特製的茶帚攪拌,使其沉入水中,然後用竹舀將茶液舀出飲用。由於泡製茶葉的手續比較複雜,逐漸演化出一整套儀式,形成日本茶道的各個流派。
日本人喝的茶,除了綠茶為主的煎茶,還有混入炒香了的玄米與綠茶配搭而成的玄米茶,以及混和了小麥的麥茶。

朝鮮茶文化
韓國茶具


主條目:韓國茶禮
除了中國以外,朝鮮的喝茶歷史最悠久,有自己的茶道傳統和飲茶用具。
作者: ★星夜戀★    時間: 2009-6-16 03:39 PM

西藏茶文化西藏遊牧地區喜歡喝磚茶(藏文:ཇ་དཀྲུགས་མ་ja-dkrugs-ma 或 བསྲུབས་ཇ་bsrubs-ja)。首先要把磚茶砸開,放到水壺中,加清水用火煮,煮沸幾分鐘後,加入食鹽及牛奶、羊奶或酥油,製成酥油茶;有些地區也放核桃碎。 奶茶可以幫助消化,因此牧民有一日三餐茶,一頓飯的習慣,每日清晨,家庭主婦都要準備好奶茶。
取自藏語詞彙索引
[url=][/url]
蒙古茶文化蒙古地區同西藏地區一樣,喜歡喝磚茶。首先要把磚茶砸開,放到水壺中,加清水用火煮,煮沸幾分鐘,並進行攪拌,直至茶湯發亮,再加入食鹽及牛奶,製成奶茶。與英國式紅茶異曲同工。上桌時,要搭配奶皮、奶豆腐以及各種茶點。奶茶是寒冷的牧區保暖的重要手段,因此牧民有一日三餐茶,一頓飯的習慣,每日清晨,家庭主婦都要準備好奶茶。

回族蓋碗茶寧夏回族喜歡用傳統的蓋碗喝「蓋碗茶」,將茶和棗、冰糖以及寧夏特產枸杞一起沏泡。 蓋碗有三部分托盤,茶杯(無把),蓋子。

白族三道茶雲南白族用「三道茶」招待客人,頭道苦、二道甜、三道「回味」(甜酸苦辣具備)茶。

印度茶文化印度有一種辣茶,在茶水中加入牛奶、糖、薑、胡椒和各種香料,如豆蔻、桂皮、丁香等,這種茶已經由印度裔人傳入美國。

香港茶文化在英國殖民統治香港期間,香港人將英國人的奶茶大為改良,以濾網沖泡出很濃的紅茶,再拌以淡奶,由於染了茶色後的濾網看似絲襪,因此被稱為絲襪奶茶。這類茶一般要混合多種茶葉泡製,這是因為餐廳難以倚賴一種茶葉,在短時間內沖出色、香、味俱備的茶水。香港人除了改良奶茶,還很愛直接把檸檬片放入茶中變成檸茶,這種製法與西方主流把檸檬汁混進茶中的做法略有不同。這些飲料一般在街頭巷尾的茶餐廳出售,是香港人的日常飲料。

馬來西亞茶文化而英國紅茶的另一旁支是馬來半島印度裔人的拉茶,當地的印度裔人把紅茶和奶混合後,不斷拋來拋去,就像拉出來一般,因此稱作拉茶。而拉茶也是馬來半島一種表演方式。

歐美茶文化
俄羅斯茶文化
19世紀的俄羅斯茶炊


主條目:[[茶在俄羅斯]]
在西方,最早從中國傳入茶葉的是俄羅斯,從中國經過蒙古草原到俄羅斯,曾有一條「茶葉之路」。俄羅斯人發明了煮茶的「茶炊」,類似一個小鍋爐,一般用銅製,中間生炭火,上面有一個煮茶的茶壺,下面有一個龍頭,煮好的濃茶用龍頭中的水沖稀,加糖和檸檬汁飲用,即檸檬茶。隨時可以提供熱茶水,是寒冷的俄羅斯氣候下,家庭必備的設施。現在一般用電加熱,也有用不鏽鋼製造的。由於非常普及,所以可以設計製造成各種裝飾花樣,是俄羅斯家庭比較顯眼的傢具。

英國茶文化英國人從1660年代開始進口茶葉。當時葡萄牙公主凱瑟琳·布拉甘薩(Catherine of Braganza)嫁給英國國王查理二世,她把喝茶的愛好帶進英國宮廷。開始英國人從荷蘭進口茶葉,1689年(康熙二十八年)英國東印度公司首次直接從中國廈門進口茶葉運回倫敦。到1750年代,茶葉已經變成英國人的全民飲料。由於英國從中國大量進口茶葉,而中國從英國進口貨物很少,兩國出現巨額貿易逆差。英國一方面從中國引進茶樹到其印度和其他殖民地種植,另一方面在印度殖民地種植罌粟,製造鴉片出口中國,最終引起鴉片戰爭。
在英國和愛爾蘭,「茶」(tea)不僅指這種飲料的名稱,而是有下午便餐的意思,即下午茶(英國以外稱為high tea,在英國則是指晚便餐),名稱來自使用的「高」腳桌。英國人多喝紅茶,茶種包括英國早餐茶(English Breakfast Tea)和格雷伯爵茶(Earl Grey),由中國傳入的茉莉茶,以及日本傳入的綠茶,也成了英國茶的標準部分。英國人喝茶,頗成癡好,也十分隆重,早上一醒來,清晨6點,空著肚子就要喝「床茶」,上午11點再喝一次「晨茶」,午飯後又喝一次「下午茶」,晚飯後還要喝一次「晚茶」。就是說,正規的,一天起碼4頓。英國人泡茶是泡茶葉末,連袋一起放在熱水杯裡,不是以水沖茶,而是以茶袋浸入熱水裡,一小袋茶只泡一杯水,喝完就丟棄。家庭飲用時,由於茶葉很碎,通常茶壺裡還有個過濾杯,用開水沖下去,過濾而出,再加入糖及牛奶或檸檬而喝。

美國茶文化可以說美國的獨立是由茶葉引起的。1773年,英國公布一項法令,規定只有英國東印度公司可以在北美殖民地壟斷經營進口茶葉。波士頓從事走私茶葉的商人們於當年12月16日,將英國東印度公司的貨船上的茶葉傾倒在海水中,用來抗擊壟斷。這個事件引起英國對北美殖民地的高壓制裁,最終導致美國獨立革命發生。
美國人飲茶,講求效率、方便,不願為沖泡茶葉、傾倒茶渣而浪費時間和動作,他們似乎也不願在茶杯裡出現任何茶葉的痕跡,因此,喜歡喝速溶茶,這與喝咖啡的原理幾乎一樣。所以,美國至今竟仍有不少的人對茶葉只知其味,不知其物。在美國,茶消耗量佔第二位,僅次於咖啡,不過不是中國式的,而是歐洲風味的。歐洲飲茶也有很長的歷史,一些人移民到美國後,習慣也帶了過來。美國市場上的中國烏龍茶、綠茶等有上百種,但多是罐裝的冷飲茶(檸檬紅茶)。美國人與中國人飲茶不同,大多數人喜歡飲冰茶,而不是熱茶。飲用時,先在冷飲茶中放冰塊,或事先將冷飲茶放入冰箱冰好,聞之冷香沁鼻,啜飲涼齒爽口,頓覺胸中清涼,如沐春風。另外除了預裝茶外,美國很多餐廳也以茶作為主要飲料,而美國人有在任何茶(包括中國茶)加上糖之習慣。

德國茶文化1657年茶葉出現在德國的藥店,但是除了東弗里西亞(今下薩克森)一帶地區之外,沒有贏得德國人太多的興趣。現在德國人也喜歡飲茶。比如,德國也產花茶,但不是用茉莉花,玉蘭花或米蘭花等窨制過的茶葉,而是用各種花瓣加上蘋果、山楂等果乾製成的,裡面一片茶葉也沒有,真正是「有花無茶」。中國花茶講究花味之香遠;德國花茶,追求花瓣之真實。德國花茶飲時需放糖,不然因花香太盛,有股澀酸味。德國人也買中國茶葉,但居家飲茶是用沸水將放在細密的金屬篩子上的茶葉不斷地沖、衝下的茶水通過安裝於篩子下的漏斗流到茶壺內,之後再將茶葉倒掉。有中國人到德國人家做客,發覺其茶味淡顏色也淺,一問,才知德國人獨具特色的「沖茶」習慣。

土耳其茶文化主條目:[[Turkish tea]]
土耳其人喝茶很普遍,土耳其茶(土耳其語:çay)屬於紅茶的一種。土耳其人最早喝咖啡,但是20世紀初土耳其奧斯曼帝國垮台之後,原來屬於土耳其的可以種植咖啡的阿拉伯地區脫離土耳其,土耳其不得不進口咖啡。而在土耳其本土的黑海東南岸地區可以種植茶樹,於是土耳其人逐漸開始喝本國出產的紅茶。
土耳其人的好客熱情,請喝茶更是他們的一種傳統的習俗。主人往往熱情的提供一杯土耳其茶、土耳其咖啡或是蘋果茶。土耳其茶起來較苦,雖然茶味濃濃,卻不是那麼討喜;土耳其咖啡香郁撲鼻,然而濃的化不開的感覺並不是每個初者都可以接受的。只有土耳其盛產的蘋果茶,可以說是老少咸宜,男女皆愛。酸酸甜甜的蘋果茶,濃濃的蘋果味加上茶香,尤其是在透著清寒的秋日,喝來格外的舒爽。而土耳其街上最多的不是咖啡廳,而是茶館,土耳其人便十分喜歡到茶館喝茶並談天說地。

阿根廷茶文化馬黛茶是一種常綠灌木葉子,生長在南美洲的一些地方,阿根廷溫潤潮濕的氣候和充足的陽光,很適於這種樹木生長,加之當地人有愛喝這種茶的傳統,使之成為最大的馬黛茶生產國。
阿根廷及其他拉丁美洲人愛喝馬黛茶,馬黛茶是當地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飲料。當地人傳統的喝茶方式很特別。一家人或是一堆朋友圍坐在一起,一把泡有馬黛茶葉的茶壺裡插上一根吸管,在座的人一個挨一個地傳著吸茶,邊吸邊聊。壺裡的水快吸乾的時候,再續上熱開水接著吸,一直吸到聚會散了為止。

非洲茶文化北非的摩洛哥、突尼斯、茅利塔尼亞等都喜歡綠茶,但飲用時總要在茶葉裡加入少量的紅糖或冰塊,有的則喜歡加入薄荷葉或薄荷汁,稱為「薄荷茶」。這種茶清香甜涼,喝起來有涼心潤肺之感。由於北非人多信奉伊斯蘭教,不許飲酒,卻可飲茶。因此,飲茶成了待客佳品,客人來訪時,見面「三杯茶」,按禮節,客人應當看主人的面,一飲而盡,否則視為失禮。
埃及人喜歡甜茶。他們招待客人,常在茶裡放許多白糖,同時送來一杯供稀釋茶水用的生冷水。這種濃甜茶只要喝上二、三杯,嘴裡就會感到黏黏糊糊的。

茶食品茶食品是用茶葉、茶水、茶粉為原料加工的風味獨特的食品。
茶葉可以用於烹飪,比如用樟樹葉和茶葉熏制的樟茶鴨,用龍井茶做的龍井蝦仁,用茶做的粥,茶葉蛋等。日本有不少以綠茶製作的食品。此外,現在一些西式甜品如蛋糕、布丁亦會加入茶的成分。
珍珠奶茶(又稱波霸奶茶)是一種從台灣發祥的茶類飲用法,奶茶傳入台灣後,有人用大顆粒的粉圓(通常稱為波霸)加入奶茶中飲用,可以同時享受茶香及粉圓的口感。

茶 花茶 · 綠茶 · 烏龍茶 ·紅茶 · 黑茶 · 白茶 · 黃茶  
中國十大名茶 西湖龍井 · 洞庭碧螺春 · 黃山毛峰 · 廬山雲霧 · 六安瓜片 · 君山銀針 · 信陽毛尖 · 武夷大紅袍 · 安溪鐵觀音 · 祁門紅茶
台灣十大名茶 凍頂茶 · 文山包種茶 · 東方美人茶 · 松柏長青茶 · 木柵鐵觀音 · 三峽龍井茶 · 阿里山珠露茶 · 高山茶 · 龍泉茶 · 日月潭紅茶
作者: hualin100    時間: 2009-6-16 06:28 PM

增长了很多茶知识!希望能分享到楼主更多有关的贴子,谢谢!
作者: ★星夜戀★    時間: 2009-6-16 06:48 PM

增长了很多茶知识!希望能分享到楼主更多有关的贴子,谢谢!
hualin100 發表於 2009/6/16 18:28
但是所有有關茶的知識都在此帖!
作者: 鳥牙    時間: 2009-6-16 07:33 PM

茶也要抽稅!還是重稅,太過份。古代百姓已經很少有機會飽腹,連喝杯茶也要交稅,不造反才怪。
作者: 鳥牙    時間: 2009-6-16 07:36 PM

可否介紹一些有關茶壺的知識,例如:為甚麼紫砂茶壺泡茶最好?
作者: ★星夜戀★    時間: 2009-6-16 07:37 PM

茶也要抽稅!還是重稅,太過份。古代百姓已經很少有機會飽腹,連喝杯茶也要交稅,不造反才怪。
鳥牙 發表於 2009/6/16 19:33
我都覺得太過份,所以古時只有有錢人家先買得茶
同時係中國內,泡茶已經係一種代表尊重別人的禮儀!
作者: feigu    時間: 2009-6-17 08:17 AM

有意思,支持一下
作者: sophy    時間: 2009-6-21 12:21 PM

哗...利害啊!
作者: jennifercolina    時間: 2009-6-22 07:40 AM

thanks, very details info
作者: asjlive    時間: 2009-6-22 02:31 PM

写的好详细, 好好好好啊. 谢谢您的苦心啦
作者: 熊129    時間: 2009-6-23 11:54 AM

谢谢楼主的分享,不过现在的潮州喝的茶不止是凤凰山的单从,还有很多种选择了
作者: 熊129    時間: 2009-6-23 11:55 AM

谢谢楼主的分享,不过现在的潮州喝的茶不止是凤凰山的单从,还有很多种选择了
作者: 熊129    時間: 2009-6-23 12:22 PM

能不能介绍一下各国的茶具啊
作者: lowyan    時間: 2009-6-23 12:42 PM

增长了很多茶知识.谢谢你无私的分享.
作者: stevten    時間: 2009-7-22 02:21 AM

Thank for sharing!
作者: fls125    時間: 2017-11-19 08:27 PM

工夫茶 ...
德國也產花茶,但不是用茉莉花,玉蘭花或米蘭花等窨制過的茶葉,而是用各種花瓣加上蘋果 ...真正是「有花無茶」
Informative ~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www2.tvboxnow.com/)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