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養寵心得] 常見三十三種魚病及治療方法 (2) [打印本頁]

作者: jmiller    時間: 2010-1-5 04:15 AM     標題: 常見三十三種魚病及治療方法 (2)

二十一、六前鞭蟲/頭穿孔。(六前鞭蟲,以前的八鞭毛蟲和Spironucleus sp)
(一)、感染的跡象。  受侵害的魚首先失去胃口,然後它們的顏色加深,並且開始游動不平穩。龍其是七彩神仙,有時進其他魚類,頭部出現小洞,寄生蟲像發白色的物質一樣從洞裡伸出來。在新鮮的排泄物中也能發現寄生蟲。隨著病情的發展,魚變得消瘦,並且由於肉被腐噬而使小洞變大。
(二)、感染詳述。  六前鞭蟲在顯微鏡下可見,有八根鞭毛的單細胞寄生蟲;Spironucleussp比六前鞭蟲的形狀更圓而不如它細長。兩種寄生蟲的生活方式類似。有關寄生蟲的繁殖週期人們知道的很少。但是在擁擠的環境條件下,寄生蟲可能隨餌料一起被帶入而傳播。它們在腸內繁殖,通過血液傳播到身體的所有內存臟器官。受到傷害的魚可能變得消瘦,並且沒有顯示出任何的表面損傷而死亡。這種情況在年幼的麗魚科魚類和絲足鱸中尤其普遍。魚類身上的傷口非常快地受真菌和細菌引起的第二次感染。
(三)、推薦的治療方法。  有專門用於治療六前鞭蟲的處理劑,但是某些新型抗寄生蟲復合劑也有效。這種疾病對通過餌料和水施用的甲硝達唑和二甲硝咪唑有反應(必須是獸醫配方)。要取得成功就要保證及早治療,並且利用合適的抗真菌和抗細菌的藥物解決第二次感染的問題。

二十二、白點病(多子小瓜蟲)
(一)、感染的跡象。  傳染上此病的魚試圖把鰭合攏並且在硬物上摩擦。寄生蟲在鰭上和身體上以白色的、針頭大小的斑點顯露出來。不應該把白點病與處於繁殖期的雄性魚類胸鰭上和鰓盤上出現的類似的白色小結節相混淆,尤其是金魚。
(二)、感染詳述。  多子小瓜蟲是單細胞鞭毛寄生蟲,成熟時直徑達0.2~1毫米,具有典型的彎曲的細胞核,通過很多的纖毛不停地旋轉。魚受到能高度運動的自由游動期的寄生蟲的侵襲。幼年寄生蟲或纖毛幼蟲僅達0.05毫米長,通過拍打纖毛推動自己在水中前進。在釋放出來的兩天之內它們必須找到合適的寄主,否則將死亡。一旦它們到魚身上,它們就迅速地刺穿外層皮膚,生活在皮膚和皮下組織之間,以體液和皮膚細胞為食。它們停留在皮膚裡,生長3周,生長依溫度而定;實際上它們在10度以下停止生長,在熱帶溫度下生長最快。寄生蟲成熟時通過皮膚鑽出來,落到水族箱底部,粘在固體的表面上。在這裡它們變成包裹在凝膠狀的囊裡,或被稱為胞囊,並開始在裡面分裂。15~20個小時之內,多達上千個自由游動的纖毛幼蟲被釋放到水裡,在水族箱裡又開始循環。顯然,寄生蟲能把它們自己粘在魚的身上,並且潛伏著直到魚「失去顏色」或在某些情況下變虛弱。這可以解釋為什麼預料不到的疫情有時會突然復發。
(三)、推薦的治療方法。  有非常有效的、專用的白點病處理劑。處理劑通常含有孔雀綠,與其他化學藥物混合以提高療效。攻擊自由游動期的寄生蟲最容易,但是有些處理劑聲稱只對魚體上的寄生蟲有效。進一步治療的方法是打擊從卵囊裡釋放出來48小時之內尋找寄主的自由游動的寄生蟲。這項技術包括每12小時把魚從一個容器轉到另一個容器。要做到真正有效,需要有七個不同的容器。這種方法可以變換一種方式,使用帶有強有力的水流和非常有效的過濾器的過濾—消毒系統,例如硅藻過濾器。這種方法能防止成熟的寄生蟲一旦離開受侵害的魚的身體,就固定下來形成卵囊。

二十三、魚孢蟲。
(一)感染的跡象。  魚顯的消瘦,但是腹部腫脹。尤其在疾病的晚期,皮膚上出現小的白色的結節的時候,出現皮膚缺損。受傳染的魚游動不正常。
(二)、感染詳述。  魚孢蟲是一種真菌引起的疾病,通過身體傳播,並且嚴重損害內臟器官。生長週期相當複雜,傳染從被攝入的孢子開始可能是在被捉來作餌料的橈足類動物身上的孢子,或者是停留在開放的傷口上的孢子。實驗室裡培養的真菌在3~20度時生長活躍,10度最適合生長。
(三)、推薦的治療方法。  如果魚孢蟲進入晚期,那麼治療不可能成功。但是救活剛常駐傳染的魚是可能的。浸在苯氧基乙醇裡的餌料可以成功地治療此病;作用力強的替代物是兩性黴素,一種實際上不溶解的抗生素,以每公斤餌料100毫克的比例與餌料混合,每天喂體重的百分之一。已經有人嘗試過把溫度升高到38度,但不能被確認為是經過驗證的治療方法。如果不得不毀掉魚,要保證對水族箱和所有設備進行徹底的消毒才能再次使用。

二十四、發炎—細菌性敗血病(氣單胞菌、假單胞菌和其他細菌)
(一)、感染的跡象。  身體的一部分或整個身體的皮膚上或皮膚下發紅。起初魚的行為舉止正常,但是很快魚體就變得異常,最終會死亡。
(二)、感染詳述。當水中的廢物積累到很高程度的時候,可能使健康的魚抑制細菌傳染的天然防禦力被破壞。魚體上出現分隔開的紅色斑塊,不做治療,紅斑有可能蔓延並且受感染的魚迅速死亡。
(三)、推薦的治療方法。  保持乾淨的環境是必要的,這可以影響早期的治療效果。輔助使用抗體內細菌的處理劑或抗生素,能及時治癒晚期的病例。

二十五、內寄生蟲。
(一)、感染的跡象。  感染的最初跡象之一是生長緩慢。某些品種的魚可能變得消瘦,貼近心臟的部位凹陷,但是腹部膨脹。由於感染絛蟲,腹部最終脹破。魚可以忍受輕微的感染,而養魚者甚至意識不到出了問題。
(二)感染詳述。  可能遇到以下類型的寄生蟲:刺頭蟲—這種寄生蟲(體長從幾毫米到幾厘米不等)吸附在魚的腸內,經常損害腸內壁,並且使魚易受其他傳染病和寄生蟲的影響。它們通過一串小鉤子將自己掛在腸內壁上,通過它們整個身體表面吸食食物。成蟲產的卵被魚排泄出來並孵化出幼蟲,幼蟲生活在橈足類動物身上。由於它們是很多魚類最喜歡的餌料,特別是麗魚科魚類,因為幼蟲就被帶到腸內,在那裡它們長成成。一定要丟棄帶紅斑點的鉤蝦,這些紅斑點是刺頭蟲的幼蟲。絛蟲—絛蟲是典型的扁平的緞帶狀體形,有些品種可達幾米長。它們用吸盤或者用鉤子,或者兩者並用,使自己貼在寄主魚的腸內或腹內。某些絛蟲在幼蟲時寄生在一種魚的腹內,被吃掉以後,在成蟲時寄生在比較大的魚的腸內。大多數絛蟲的生活週期包括產卵(有時在廢棄的體節內),卵排出寄主體外進入越來越複雜的幼蟲期。橈足類動物劍水蚤和顫蚓都是潛在的絛蟲幼蟲攜帶者。用這些活餌料餵魚總是有風險的,因為它們通常是從有魚生活的水裡收集來的。有些品種的絛蟲在水鳥或哺乳動物體內達到成蟲期,僅寄生於作為生知週期中的中間寄主的魚類中。不同品種的絛蟲有所不同。總體上,它們在水族箱魚類裡是難以受歡迎的。線蟲—線蟲是無節蟲,長度從不足1毫米到9米不等。在各種寄生的線蟲的生知週期裡,魚可以是最終寄主也可以是中間寄主。如果魚體內藏匿成蟲,那麼通常在腸內發現它們。幼蟲期通常是以在=肌肉裡或內臟器官裡形成囊狀的結節出現,結節達1毫米寬。很多寄生的線蟲侵害野生魚類,在水族箱裡僅能遇到少數幾種線蟲,它們中值得注意的是毛細線蟲和駝形線蟲。行毛形線蟲寄生於兵鯰科魚類和麗魚科魚類中,如大神仙魚和七彩神仙。成蟲1~20毫米長,依品種而不同,生活在腸內。它產出大量的卵,卵隨排泄物排出,在顯微鏡下可以辨認出來。駝形線蟲是一種鮮紅色的線僅幾毫米,寄生於水族箱魚類的直腸內,尤其是花鳉科魚類如孔雀魚和楔孔花鳉魚。它用頭上的微小的「頜」夾緊腸內壁,從寄主身上吸食血液和組織液。有時候能看到成串的鮮紅蟲子從休息著的魚的肛門處伸出來,這種情況在雌性孔雀魚身上尤為明顯。在顯微鏡下對排泄物的塗片進行檢查可以看到駝形線蟲產出成千上萬條微小的活幼蟲。魚的脊椎明顯彎曲,示意著它已受到駝形線蟲感染。腸吸蟲—鰓吸蟲和皮膚吸蟲都是吸蟲,如指環蟲和三代蟲,是魚類的外部寄生蟲(所謂的體外寄生蟲),在它們的生活週期中只有一個寄主。生活在魚類體內的吸蟲(所謂的體內寄生蟲),通常有複雜的生活週期,包括幾個寄主,如水鳥和螺,魚可能是成蟲的寄主,或者是多個幼蟲期之中的一個幼蟲期的寄主。例如血液吸蟲、血居吸蟲,作為成蟲生活在自由游動的魯鯉科魚類的鰓部血管裡,但是很少生活在水族箱魚類裡。卵寄宿在毛細血管裡,對身體的任何器官都能造成很大的傷害。水螺扮演的是生活週期中的中間寄主。另一方面,復口吸蟲在水鳥的腸內長成成蟲,但是生活週期中的一個幼蟲期—後囊蚴,在魚的眼睛裡形成蟲白內障。大多數輕度吸蟲感染不會對魚造成不幸。
(三)推薦的治療方法。  嚴重的體內寄生蟲感染很難治癒。某獸醫的藥品值得一試。如吡喹銅和左旋驅蟲淨10毫克/升,使用12~24小時,先使用試驗劑量,個別品種的魚可能顯示過敏。對大多數的病例,預防遠比治療更恰當,尤其是對那些中間寄主很容易轉移的寄生蟲。
二十六、淋巴囊腫—花椰菜病或木莓病。
(一)、感染的跡象。  小的白色的結節出現在皮膚上,尤其是在鰭上。隨著結節的長大,它們發展成花椰菜型腫瘤,達2毫米寬。
(二)、感染詳述。  淋巴囊腫由病毒傳染引起,能從一條魚傳到另一條魚。有時候疾病限定在少數幾個個體,有時能毀滅整個群落。在早期,腫瘤可能被誤認為是白點病,但是幾周以後,花椰菜型外觀變得很明顯。受傳染的魚變得消瘦,最終死亡,有時它們也可能自然痊癒。
(三)、推薦的治療方法。  如所有的病毒一樣,治療方法傾向不確定;對治療的前景意見不一。推薦的方法是先修剪受傳染的鰭,然後塗利凡諾或去炎松丙酮化合物。使用含有福爾馬林和孔雀綠的混合液洗浴能成功治療感染,但是看起來這是不可能的。因為淋巴囊腫發展緩慢,治療過程可能是緩慢的,明智的做法是人道地處置受侵害的魚,並且把健康的魚轉移出水族箱至少兩個月,同時,對原水族箱進行徹底的消毒。

二十七、結節病(碘泡蟲和類似的孢子蟲)
(一)、感染的跡象。  受傳染的魚在鰓上和皮膚上顯示了米粒狀的胞囊,從針頭大小的斑點到豌豆大小或更大的癤。有些品種的碘泡蟲形成內胞囊,與它相關的孢子蟲可能打亂它們所寄生的魚類的平衡機制。例如腦粘體蟲,引起鱒魚的所謂「旋轉病」。
(二)、感染詳述。  孢子蟲是單細胞動物,學名「孢子動物」,孢子蟲產出數量巨大的孢子作為繁殖方式,從一條魚上傳輸到另一條魚身上。孢子蟲的生活週期隨品種不同而有不同,但是大多數都遵循相同的模式。孢子被魚攝入,在腸道系統裡變成阿米巴型生物體,它們尋找途徑進入血液和淋巴系統。生物體繁殖並刺穿所有的內臟器官,最終在腸內和皮膚上形成胞囊,最終在腸內和皮膚上形成胞囊。當外部胞囊裂開或魚死亡時,成百萬的孢子被釋放到水裡,由此開始新的傳染週期。
(三)推薦的治療方法。  化學藥物治療似乎對任何階段的疾病都沒有效果。最好的辦法是銷毀嚴重感染的魚,並且對水族箱或池塘進行徹底的消毒。把患有癤子病的雙須缺鰭鯰放入乾淨的、有橡樹葉子的弱酸性水裡,據說能快速有效地治癒此病,這樣做沒有道理但也許有效,也許用類似的方法改變環境可能產生效果。

二十八、眼球突出—突眼症。
(一)感染的跡象。  魚的一隻或兩隻眼睛不正常地突出。(說明:有此魚類,尤其是金魚,其突出的眼球是生來就有的。)
(二)、感染詳述。  疾病的發展和傳染性非常多地取決於病因,病因常常很難確定。腫脹的眼球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包括魚結核病、白點病、水腫、蟲白內障(各種吸蟲引起,如復口吸蟲)和細菌感染。
(三)、使用抗寄生蟲和抗細菌處理可能有效。

二十九、皮膚吸蟲。(三代蟲)
(一)、感染的跡象。  嚴重感染時,魚會在硬物體上摩擦,皮膚了現不透明體並可能發炎。不太嚴重的感染可能不會顯示出任何容易被發現的症狀。
(二)、感染詳述。  皮膚吸蟲是長度達0.8毫米的吸蟲。它們通過中心帶有兩抓鉤的吸盤把自己貼在魚的皮膚上(偶爾貼在鰓上),以皮細胞為食。在低倍顯微鏡下觀察,能清晰地看見皮膚碎屑上的吸蟲。三代蟲是單殖吸蟲,即整個生活週期都在一個寄主身上。成蟲產出活的幼蟲,這是寄生生活變幻莫測的現象,甚至幼蟲又有了更年幼的幼蟲在它的體內發育,這條蟲子又有另一條蟲子在體內等等。
(三)、推薦的治療方法。  魚在3%鹽溶液中浸泡能擺脫掉寄生蟲。替代的方法是使用一種新式抗寄生蟲治療藥物。魚生活在有良好過濾條件的乾淨環境裡,有可能把傳染減到最小。三代蟲不會產出有抵抗力的卵,如指環蟲中所闡述的。

三十、魚鰾病。
(一)、發病的跡象。  魚不能控制它們在水裡的位置,有時只有盡最大的努力才能從水底升起來;有時不能離開水面,甚至在水面上倒置。如果毛病不是由其他疾病引起,那麼問題可能是魚鰾的機能失常。
(二)、推薦的治療方法。  對於這種狀況,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由於此病是冷水誘發的,把溫度略微升高加上中度(1%)的鹽水浴常常能緩解病症。投餵水蚤或蟲子改善消化有助於治療。

三十一、腫瘤。
(一)、發病的跡象內部腫瘤只有在魚伸展身體時才能被覺察到。外部腫瘤在受侵害的魚身上顯示為突出的腫塊。
(二)、症狀詳述。  腫瘤可能是良性的並限於一定的區域,或者可能是癌性的。大多數腫瘤是不能治癒的。有時發生的甲狀腺異常生長偶爾是能治癒的。
(三)、推薦的治療方法。  甲狀腺腫瘤需要專家的鑒定。在5毫克/升碘化鉀溶液裡進行長時間的洗浴可以治癒此病,但是除非魚有特殊的意義,通常對魚進行人道的處置是恰當的辦法。

三十二、潰瘍病。(氣單胞菌、假單胞菌和其他)
(一)、感染的跡象。  身體上出現淺的、;裸露的瘡,通常顏色發紅,有時也在鰭上出現。紅瘡可能形成第二次感染,其中最明顯的是水黴菌。隨著病情的發展,身體上受損害的區域擴大並且連在一起。
(二)、感染詳述。  潰瘍主要由氣單細胞菌和假單胞菌引起的。屬高接觸傳染性的疾病,能過魚、鳥、網等傳播。但是,並不是所有的魚都是臨床上受侵害的,有此魚可能是疾病的攜帶者。錦鯉身上通常含有不同種類的細菌,感染可能是單純是表皮上的。金魚身上經常出現慢性敗血症,導致水腫和死亡。
(三)、推薦的治療方法。  治療不複雜的潰瘍感染相對容易,可使用專門配製的含有惡喹酸的餌料,或者使用新型專用的抗潰瘍處理劑。治療可能受到原生動物或者皮膚吸蟲造成的第二次感染的影響,第二次感染也應該治療。食鹽是有用的輔助處理劑。所有的設備都應該徹底消毒,保證絕對的乾淨。

三十三、絨狀病(胡椒病)
(一)、感染此病後,魚在硬物體摩擦自己的身體,而且可能出現呼吸困難。由於受到傳染,在皮膚上可以看到從黃褐色到發灰色的霧狀物。霧狀物最初是由分隔開的小點組成的,而且這些小點也能變成炎症。未受到治療的魚變得消瘦。用放大鏡能看到一個個寄生蟲。
(二)、感染詳述。  此病涉及的主要寄生蟲Oodiniumpillularis是一種顯微鏡下可見的單細胞腰鞭毛蟲,類似於在海水魚中引起珊瑚礁魚類疾病的O.ocellatum。單個生物體呈梨狀,在寄生期,用根狀贅生物把自己貼在魚的外層皮膚上。細胞成熟時從魚身上脫落下來,在水話箱底面上發展成胞囊。在胞囊保護壁裡面,每個音單細胞重複分裂,4天之內形成64個細胞,分裂速度依溫度而定。當胞囊破裂張開時,這些細胞被釋放出來,並且在幾分鐘之內發展成自由游動的帶鞭毛的腰孢子。腰孢子尋找新的寄主並貼在寄主的皮膚上,以此繼續循環傳染。如果腰孢子在24小時之內沒能把自己貼在魚身上,它們就會死亡。與很多病原體一樣,寄生蟲可以保持「低形象」,直到環境條件惡化。例如卵囊最初形成時可以不分裂並且潛伏著達幾個月,但是能成活。通常傳染的惟一顯示是水族箱裡偶然發生的無法解釋的死亡。
(三)推薦的治療方法。  可以得到的各種專用治療藥物都有效,其中大多數含有硫酸銅,但是要根據製造商所推薦的方法慎重而準確地使用。新型抗寄生蟲處理劑也值得一試。這兩種類型的治療藥物都能在寄生週期中自由游動的腰孢子期最有效地打擊寄生蟲。遺憾的是,首先顯示出症狀的幼魚是最難治癒的,因為它們對用於水族箱的化學藥物非常敏感。
作者: liu.jackson    時間: 2010-7-7 04:50 PM

Thanks for sharing
作者: tsinglungtau    時間: 2010-8-30 02:33 AM

魚鰾病真的是無得醫嗎?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www2.tvboxnow.com/)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