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散文分享]
五四運動與中國傳統 ---- 余英時
[打印本頁]
作者:
felicity2010
時間:
2010-5-5 03:05 AM
標題:
五四運動與中國傳統 ---- 余英時
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0-5-5 03:09 AM 編輯
Q' T; }4 F& R
/ W; c6 E) j. X r0 j
五四運動與中國傳統
余英時
( j: [0 w1 g' a0 y$ h r5 J$ M
www2.tvboxnow.com! j; J% w' E- Q$ t3 k7 f/ i
五四運動有廣,狹兩種含義:狹義的五四是指民國八年(
1919
年)五月四日在北京所發生的學生愛國運動,廣義的五四則指在這一天前後若干年內所進行的一種
文化運動或思想運動。這一文化或思想運動,其上限至少可以追溯至兩年以前(民國六年)的文學革命,其下限則大抵可以民國十六年(
1927
年)的北伐為界。
本文所說的五四運動是專就廣義而言的。
www2.tvboxnow.com' |3 r$ c; T, z( M- v7 a
/ \ ?; e" m3 Y; M6 p
對於五四運動的研究和評論,向來都強調它
“
新
”
的一面,尤其是接受西方思想的部分。就五四以來的整個歷史進程來看,這一強調無疑是有充分的根據的,因為五
四在近代思想上的正面意義確在於此。至於它和中國舊傳統的關係,則一般論者除了著眼於反傳統,特別是反儒家這一點以外,其餘便很少深涉了。
本文將專就五四運動在思想方面和中國舊傳統的關係略加疏解。但其目的並不在翻案,不過是要指出五四運動雖然以提倡新文化為主旨,而其中仍不免雜有舊傳統的
+ a. {) ~8 S+ j2 B3 x6 p公仔箱論壇
成分而已。
tvb now,tvbnow,bttvb3 [, ~7 @* Z9 K g+ x, G9 E
www2.tvboxnow.com% m' K3 q9 Q1 b/ r5 l( h
我們都知道,五四時代新文化,新思想的倡導者如陳獨秀,胡適,錢玄同,魯迅
... ...
這些人都出身於中國舊傳統,對中國的舊學問都有相當的造詣,而且蓋棺論定都或多或少在不同領域內對舊學有所貢獻。雖然他們之中,許多人都出國留學
(美國或日本),直接或間接地受到了西方思想的衝擊,但他們即使在國外的時期也不曾完全與舊學絕緣。
最顯著的,如胡適在美國寫
“
先秦名學史
”
的博士論文,魯迅與錢玄同則同時在東京向章炳麟問學。在這些人的青年時代,對他們思想最有影響的則是嚴復,康有
為,譚嗣同,梁啟超,章炳麟一輩人。其中康,章兩人正是當時代表今古文經學的大師。
不可否認的,五四運動的倡導者一方面固然受到前一時代學人所鼓吹的進化論,變法,革命等源於西方的社會政治思想的深刻而明顯的刺激,但另一方面則在不知不
覺中接受了他們對於中國傳統的解釋。因此,要分析五四與傳統之間的複雜關係,我們便不能不上溯到清末民初的中國思想界。而康有為與章炳麟兩人更是佔據了中
心的地位。
因為撇開學術造詣的深淺不談,只從思想上的影響來看,清末的康,章並立,很容易使我們聯想到清初的顧炎武與黃宗義,中葉的戴震與章學誠那種
“
雙峰並峙,二
水分流
“
的局面。這是清代學術思想史上非常有趣的現象。
* `9 P0 i- l0 M0 w
www2.tvboxnow.com. y5 H; u4 ^2 K9 C
但是當近代思想史進入五四的階段時,康,章兩人都已落在時代的後面,成為保守的象徵了。
康有為提倡孔教,與當時
“
打倒孔家店
”
針鋒相對
;
章炳麟反對白話文,主張讀經,也是和新思潮背道而馳。至於他們兩人之間爭辯得津津有味的今古文問題,除了
極少數的專門學者之外,更是引不起一般青年知識分子的興趣了。因此之故,討論五四運動的思想背景的人往往容易忽略康,章兩人和新思想運動之間還有什麼正面
的關係。
而事實上,進一步分析,對於新思想運動的風氣,康,章都有其創始之功。首先,我們必須指出,今古文之爭就其思想的內容言,在五四時代雖已成既陳芻狗,但由
這一爭論所激發出來的疑古辨偽精神卻在五四以後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中國傳統在兩千年中所逐步造成的莊嚴形象,開始被揭破了。
據顧頡剛的回憶,他的
“
古史辨
”
運動,即種因於早年從
“
國粹學報
”
上看今古文之爭的文字,後來在民國九年(
1920
年)認識了兼通今古文的錢玄同,錢氏對
他說:
“
我們今天,該用古文家的話來批評今文家,又該用今文家的話來批評古文家,把他們的假面目一齊撕破,方好顯露出他們的真相。
“
這個近乎虛無主義的觀
點後來就變成顧氏辨古史的一個最重要的銳利武器了。
; g! n' K8 A# ^www2.tvboxnow.com
公仔箱論壇 Q' R: X& l l7 B
..........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www2.tvboxnow.com/)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