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作揖的典故

本帖最後由 busyfun 於 2010-9-19 06:50 AM 編輯




現在,朋友見面和初次認識都握手,成了目前最普遍的社交禮儀,看看電視便能覺察到了。握手之餘,還有擁抱,例如國家領導人之間的晤面:這種擁抱也許作秀的成分多,與闊別許久的親人或故人重逢時情不自禁的相擁感動不同。





握手和擁抱原本都是西方文化的禮儀 ---- 西裝代替了長袍,握手代替了作揖,然而作揖並沒有完全被代替。它仍然活在民間,活在全世界的華人族群中,或者還活在中國人的潛意識裡。我們欣賞於武術表演前和結束時那一下鄭重的抱拳作揖是何等流暢之餘,我們也許感嘆其在更多的場合已開始被廢棄不用了。










宋代陸遊的《老學庵筆記》說:“古所謂揖,但舉手而已。”清代的閻若璩,在《論語》《述而》的注釋中說:“古之揖,今之拱手。”這兩人的解說可以認為基本一致。
  

作揖的方法


中國舊時禮節,作揖時彎身抱拳,上下擺動,表示恭敬或卑下恭順的樣子。從許多種作揖的方法中,要找出一個共通點,那就是舉手。古老的作揖禮儀有許多種:《周禮》寫道:“孤卿特揖;大夫以其等,旅揖;士,旁三揖。”

“特揖”是一個一個地作揖;
“旅揖”是按等級分別作揖;
“旁三揖”是對許多人籠統地一次作揖三下。

《周禮》又寫道:“土揖庶姓,時揖異姓,天揖同姓。”

“土揖”是拱手前伸而稍向下;
“時揖”是拱手向前平伸;
“天揖”是拱手前伸而稍上舉。





這些作揖的方法仍然不免要區分許多等級,我們盡可以不去管它,只要吸取最簡便的作揖方法就行了。


此外,還有長揖,即拱手高舉,自上而下向人行禮。向人作揖雖然恭敬,但有時則又能表示倨傲,《漢書·高帝紀》就有“酈生不拜,長揖”的描述,顯示出狂徒酈生對劉邦這位無賴皇帝心裡不是很服氣。如有看過香港未代港督彭定康,於1993年主動向中方周南先生作握手時,遭其以佛教合十為禮作婉拒,面容可等尷尬,也許使人了解政客生涯其情可憫。
 

禮義之邦

一個人的行為舉止常會反映在自我生活各方面,可說是反映其涵養的一面鏡子.我國自古以來對人的行坐舉止素有良訓:如《弟子規》言:「步從容、立端正、揖深圓、拜恭敬、勿踐閾、勿跛倚、勿箕踞、勿搖髀」。正確而有禮的舉止,可以使人顯得有教養,給人以美的好印象。

在當前東西文化薰淘下,棄握手而回歸作揖傳統已經是不可為了,我們不想反對握手,但不得不承認它的不足之處,像由肉體接觸引起的衛生問題(這點上擁抱有過之而無不及),還有大型場合中一人對多人,甚至是數十群眾中,握手就顯得捉襟見肘,不合適宜。作揖則不同,它是一種主動的表示,而不是被動的回應,通過這一舉動可以傳達出作揖者謙和、恭讓的態度,另一方面,它介乎握手與招手之間,最合適中近距離範圍的人際交往,於團體活動時,大家互相作揖,儀態比握手自然得很。因此,作揖實際上具有很大的實用性呢。








作揖是我們古人千百年來代代相傳的重要禮儀,很獨到、很有用,也從未過時,我們與人交往不應該忘記謙恭地作揖,可以與握手等其他禮儀禮貌形成互補,共存共榮。人與人交流感情,事與事維持秩序,國與國保持常態,皆是禮節從中周旋的力量,如果我們以作揖代替握手,再加上大家常見的點頭或輕微的鞠躬,那末,這在一般的場合下,應該是行得通的吧。讓我們一同為營造禮儀形態多樣化、為豐富現代社會一分內容,增添一點民族色彩吧


鳴謝: 以上圖文部分節錄或下載於互聯網上,僅供參考,再次鳴謝各有關版主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戶組無法下載或查看附件
1

評分次數

  • dereklam

学习了,希望这一文明礼仪能世代相传!
oh....i see...
原來「作揖」係甘意思..
但總覺得「作揖」呢個動作係有点頗拒人於千里之外之感..
係保持左一道距離..
何不妨握握手後來個熱烈ge擁抱..會更加直接一点,澎湃一点,熱情一点..
相信會更加拉近人與人之間ge距離..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