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香港“雙非”申綜援急增 四年飆升77%

香港“雙非”問題迫在眉睫。繼香港醫院被“雙非嬰”迫爆後,下一個有關福利的“計時炸彈”也開始引爆。社署數據顯示,去年有388名“雙非童”申領綜援個案,4年間飆升77%,2008年至去年累計“雙非”綜援受助人數逾千名,由此推算,全港納稅人要支付6億元,才能把他們撫養成人。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4 \6 x2 O" {; i) G$ Z
tvb now,tvbnow,bttvb# {+ V; n8 K* \# Y& o4 k
  文匯報報道,有社工坦言,內地父母為了讓下一代獲得更好教育及福利,來港產子後把子女交由香港親友照顧,甚至形同孤兒般在香港家庭寄養或入住兒童院舍,往後的教育、住屋及福利等連串問題也接踵而至,特區政府不應再“見步行步”,在堵塞法律漏洞之餘,應盡快為“雙非童”作長遠規劃。
; H. N( ^' z- l8 J
  s3 i/ S( i5 i! N& u  無人照料 住寄養家庭 7 d% z3 s, O3 r" ]2 Z

1 |1 I2 Z5 Z* G- f4 H+ j  i" V7 Atvb now,tvbnow,bttvb  部分來港定居的“雙非嬰”由香港親友照顧,有的卻舉目無親,這兩類“雙非嬰”均有權申領綜援。社署資料顯示,去年新增388名“雙非童”申領綜援的個案,較2008年的219人增加77%。由2008年至去年,累計共有1,148名“雙非童”靠綜援維生,以一名健全兒童每月綜援標準金額2,395元計算,香港公帑每年要負擔3,300萬元,若他們由出生一直領取綜援至18歲,則全港納稅人要支付近6億元,才能把現存“雙非”綜援受助人撫養成人,更未計及醫療、教育以及住屋等開支。 % K% f& G. x: G8 V2 u0 {

' B0 }$ ]6 b: U  O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部分“雙非童”在港並無親戚照顧,需要申請入住寄養家庭或兒童院舍,社署過去2年的資料顯示,分別有3名和4名“雙非童”交由寄養家庭照顧;兒童院舍個案方面,則由2007年的4宗增至去年的13宗。 公仔箱論壇' b! _5 K! E* E5 y9 ]

+ n7 v' |, c% ~8 L3 O5 B! h) U0 qtvb now,tvbnow,bttvb逾六成擬成年前返港
( o5 M8 d. R" o9 I3 jtvb now,tvbnow,bttvbwww2.tvboxnow.com1 ~1 L+ ^. l' ?( B7 z8 T
  “雙非嬰”早於1998年漸浮現,當年僅有458人,之後每年均維持數百人,直至2002年突破 1,000人,其後4年每年以倍數增長,2009年更直迫3萬大關。內地孕婦來港產子,為的是讓孩子的將來更有保障。特區政府統計處數據顯示,逾60% “雙非夫婦”有意安排子女成年前返港升學或就業,可見“雙非”問題豈止醫院迫爆、產科床位短缺,也為香港日後的經濟、教育、福利,以至就業市場帶來嚴重衝擊。
$ [$ f# c5 W% b- H4 L3 P! g
0 B+ [% ?) H$ D; I. k1 M) N  社區組織協會幹事施麗珊表示,大部分來港定居的“雙非童”家庭經濟狀況一般,故對“雙非”綜援申領個案上升並不感奇怪。她認為,即使“雙非童”在港有親友照顧,住屋及教育也是大問題。“他們大部分都跟爺爺疖疖住公屋,只能加名,不能分戶,擠迫住在一起也沒辦法”。對於正升學的“雙非童”,她認為短期內當局應考慮撥款予學校及志願機構,開辦託管及功課輔導,協助他們盡早適應香港教育。 + `5 Z8 ^% V# B4 M5 K9 M8 M

+ l. f% y% q7 N+ f: W' y6 ^  社工:當局應及早規劃
" m* Z- P7 k0 N6 C2 X0 L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w. G/ Q6 H; v" P. Q, H0 y& A5 M' ?
  不過,施麗珊不認同“雙非童”霸佔社會資源之說,“他們合法在港出生,就是香港永久居民,他們所擁有的權利與本地居民所生的孩子並沒兩樣,有權利接受教育或使用其他公共資源”。 3 q( g( j& g% G+ \% i* e- r

0 I0 [1 Y3 T* F& m# w5 Ewww2.tvboxnow.com  她認為,“雙非”最核心的問題是當局的規劃是否夠前瞻性,“到底有多少人會來港求學?幾時來?幾歲來?要有起碼的住屋及教育等配套,而不是來了再算”。她擔心,當局若不及早處理及規劃,類似“迫爆公院”的事件會重演,屆時或會引發另一輪社會衝突。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