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m- }/ l' A) C/ `8 Twww2.tvboxnow.com DNA是已知密度最高也最穩定的信息存儲介質。 ( B# k# ~0 E8 I, J! N
公仔箱論壇3 ?9 G3 ?* A* z% C. r
在儲存信息方面,硬盤與DNA相去甚遠。我們的基因編碼只需一克就能包含數十億Gb信息,一毫克就能收錄美國國會圖書館中的所有藏書內容,而且還能剩下足夠多的空間。當然,所有這一切只是理論上的推斷。現在,根據發表在《科學》上的一篇報告,研究人員成功將一本書儲存在不到1微微克(10⁻12克)DNA中。這本HTML格式的書包含53,000個單詞和11幅JPEG圖像,以及一段JavaScript程序,大小為5.3MB,研究人員將其翻譯成DNA序列,每比特一鹼基,鹼基流然後以96鹼基分組,每組鏈接到一個19鹼基地址,地址指示了數據儲存在位置。所有這些序列用合成機器轉成DNA,打印在DNA芯片上。
& d- b* s( R s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Z6 v3 G v7 H$ r" p- Z1 [$ I& e6 q
DNA是已知密度最高也最穩定的信息存儲介質。理論上而言,DNA的每個核苷酸可以編碼兩個比特,每克單鏈DNA的存儲容量可達455艾字節(1艾字節=10的18次方字節,1字節=8比特),大約相當於1000億張DVD光盤的容量,存儲密度幾乎是閃存等現有數字媒體的五六百倍。而且,存儲在DNA中的數據時隔幾千後年仍能夠被讀出。
. Z* o! _ g$ g) C6 W4 e; A& |公仔箱論壇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G/ `; a7 ]9 P, z2 a
此前曾有研究人員嘗試過將數據寫進活細胞的基因組內,但這種方法存在很多問題:首先,一旦細胞死亡,存儲的內容將會丟失;其次,細胞會分裂複製,在這一過程中可能會產生新的變異,從而更改存儲數據。此外,利用DNA長序列讀取和寫入數據存在一定難度,而且成本很高,這使得利用DNA進行大規模數據存儲不太現實。
- f( I- Y; O$ Q5 f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www2.tvboxnow.com! L. z% t; J- q% ^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哈佛醫學院合成生物學家喬治·丘吉爾帶領的研究團隊不使用細胞,而是用噴墨打印機將化學合成的DNA短片段嵌入到一個微小的玻璃芯片表面。他們將一本由丘吉爾參與編寫的遺傳學課本轉換成“0”和“1”的比特形式,並用DNA的4個鹼基中的A或C來編碼 “0”,G或T來編碼“1”,從而將課本內容寫入了DNA中。這個DNA芯片採用了類似於計算機硬盤分區的方式,將課本內容分散為數據塊來存儲。
, f2 |, N/ W% Q5 E/ \) `( N9 \ T+ \; ~% l
讀取這些數據則需要一個DNA測序儀和一台計算機。由於每個DNA片段中都包含着一個數字“條形碼”,記錄了其在原始文件中的位置,因此所有的片段可被重新組裝,並轉換成數字格式。電腦還能幫助糾錯:每個數據塊都被複制了數千次,通過與其他副本相比較,任何一個小錯誤都可以被識別並修復。; _" n3 F# K/ \8 o! Y
0 A2 {& M: @7 a) \: utvb now,tvbnow,bttvb研究人員將課本內容存入DNA,然後又重新轉化為數字形式讀出,結果顯示,這個存儲系統的底層讀取錯誤率為每百萬比特只有兩個錯誤,可與DVD比肩,遠遠優於磁性硬盤驅動器。不過,由於數據編碼是與DNA合成同步完成的,因此這種方式不支持可擦寫數據存儲,但適用於長期歸檔存儲。
3 O% ]/ G* A0 N) c( T$ h' Z4 Hwww2.tvboxnow.com
' B9 x/ n" I0 }www2.tvboxnow.com研究人員表示,因受操作成本、速度(此次花了大約幾天時間)和測序儀大小的制約,將DNA作為一種通用的數據存儲介質目前還不切實際,但這一領域正在快速發展,未來5年到10年內有望開發出比傳統數字存儲設備更快、更小、更便宜的DNA存儲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