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千奇百怪] 敬鬼神而玩之 - 哈囉喂

敬鬼神而玩之 - 哈囉喂

許多民族關於鬼、亡魂、逝世的親友的節日,都安排在秋天。明天是重陽,整個農曆七月傳說是鬼門關大開的月份。哈囉喂是源自愛爾蘭和蘇格蘭的節日。根據傳說,十月最後一天是鬼與亡魂留在陽間最後的一天,有冤報冤,有仇報仇,盡在這天。之後,鬼便不能再留在人間,要等下一年了!

用人類學的角度猜測——當然是猜測,誰也沒法證明是對是錯——秋天開始,日短夜長,鬼與亡魂總是跟黑暗、夜晚連在一起。在日長夜短的春夏兩季,人們較少想到鬼與亡魂,因古代農耕社會,人們日間忙於耕作,夜裏倒頭便睡,要把精力留給日間勞動。秋收農閒,自然有那個時間想到鬼與亡魂。

人鬼雙贏

對古人來說,神也好,鬼與亡魂也好,都比人能力高強,只有兩個方法對付。一是敬畏;祭之祀之,討之歡喜,求神鬼保佑自己,就算不賜福,也不要加害自己。其次是「買佢怕」,說得不好聽,是賄賂;說得好聽,則是安撫之慰藉之補償之,希望鬼與亡魂能安心上路,不要再找自己麻煩。這樣,人鬼雙贏。

清明重陽拜祖先,兩種心理都有。既是慎終追遠,懷念祖先高風亮節,以及答謝祖先的積福積德,出於敬。希望祖先保佑自己,是求利。不孝子孫則趁機補償祖先在生之日沒有好好的反哺,祈望祖先不要怪責自己,這是畏。

無論敬或畏,都是嚴肅的一回事。大部分民族均如是,不獨中華。哈囉喂(Halloween,萬聖節)這異教的(pagan)秋天節日,當初也和清明重陽沒多大分別,收割後敬祭上天和祖先。All Hallows' Day就是諸聖節,Halloween本是All Hallows' Eve的簡稱,即是「諸聖節的前夕」的意思。

集體發洩

後來,英美洋鬼子把哈囉喂變成「最緊要好玩」、「奉旨反斗」的節日,主角還不是成年人,而是少不更事的孩童及青少年。這不能不說是異數!

究其實,哈囉喂是用「惡搞」來減輕對妖魔鬼怪的焦慮(anxiety)。害怕妖魔鬼怪,源於你對它們認真,相信它們存在,相信它們有能力加害你。把自己打扮成殭屍、吸血鬼、撒旦、人狼等,四出示眾,並非要真正的嚇人——在這一晚,出得街就不會驚鬼——只為了開玩笑。喧嘩尖叫,旨在發洩。尖叫過後,相視大笑,欣賞品評大家的裝扮,即是說,妖魔鬼怪,不用怕。

今時今日,哈囉喂一如其他節日那樣已經商業化及消費取向。迪士尼、海洋公園、酒店等等大搞哈囉喂派對,都是旨在賺消費者口袋裏的錢。可是,商業化無損哈囉喂的原意:在這一天,人們可以公開的、集體的發洩意識或潛意識的焦慮。

昔日,人們最大的焦慮可能是對妖魔鬼怪與亡魂的惶恐,以及對今生來世的怖慄(dread)。在世俗化的現代社會,人們不信鬼神、不信來世,但仍不免有各式各樣的焦慮。香港流行哈囉喂,應是始於八十年代中期,中英開始談判香港回歸問題,前途未卜,港人內心充滿焦慮,哈囉喂乘時而興,讓港人可以在公共空間集體發洩。回歸後,哈囉喂受歡迎程度隨之下降,是港人沒有那麼多焦慮?還是天天都焦慮,一晚的發洩幫助不大,也就不再重視矣?

魅影映現歷史變遷- 鬼文化節看恐怖片

東西方各有鬼節,但卡記覺得中國陰曆七月十四日的盂蘭節與西曆10月31日的萬聖節,感覺大相逕庭,比之陰冷的盂蘭節,萬聖節就歡樂得多了,而這兩個鬼節最相似的處是,都是恐怖片上映的最佳檔期。

創作泉源

恐怖片一直是香港電影史上重要的文化景觀。最近電影資料館為配合香港中文大學、嶺南大學「鬼文化節」的學術會議,回顧中國傳統及現代社會中的鬼文化,探討「鬼」作為一面觀照社會文化的鏡子,以及啟發藝術創作的泉源。

選取了上世紀五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末的七部經典鬼片,除了希望作深層次的學術研究外,更意在以經典恐怖片為鏡像,管窺、映現香港的歷史與文化變遷。

這七套經典鬼片,分別是《屍變》(1958年)、《夜半歌聲》(1962年)、《再世紅梅記》(1968年)、《茅山殭屍拳》(1979年)、《人嚇人》(1982年),連同11月份上映的兩套「不可不看」──《殭屍先生》(1985年)及《胭脂扣》(1988年)。

《屍變》是大導演朱石麟的作品。開場即是情景交融的民歌對唱,長鏡頭與空鏡頭的頻用,令這套恐怖片驚慄得來充滿詩情畫意。殭屍元素只是其次,更重要的是充滿社會批判及人民精神,掃除迷信及社會偏見才是重點,上承了馬徐維邦的《古屋行屍記》(1938年),又後啟了《茅山殭屍拳》。

《夜半歌聲》改編自法國小說《歌聲魅影》,馬徐維邦自看過荷里活的改編版(1925年)後,深受感動,1937年改編及導演《夜半歌聲》,但他一直不大滿意這個版本,及至1961年決定重新編寫劇本再拍。

可惜馬徐維邦期間因交通意外不幸去世,導演袁秋楓為他完成遺願。女主角是當年紅透半邊天的樂蒂,而為了向馬徐維邦致敬,邵氏不惜花巨資拍攝,更重金禮聘著名日本化妝師關根勇來港負責主角毀容的特技化妝。

如癡如醉

改編自唐滌生戲寶,取材自明代傳奇《紅梅記》的《再世紅梅記》,這次選映的是南紅陳寶珠版本,雖然是鬼片,但一點也不恐怖,才子佳人的愛情、大團圓的收場,還有那懲奸揚善的傳統倫理色彩,加上對白與唱詞典雅秀麗,看得觀眾如癡如醉。

湘西趕屍的民間傳說在之前的港產電影已出現多次,但《茅山殭屍拳》卻將之與功夫、喜劇元素結合起來,劉家良兼任導演及武術指導,也下開了八十年代港產殭屍電影的潮流。

洪金寶策劃、編劇及主演的《人嚇人》,是另一經典喜劇《鬼打鬼》的姊妹作,導演是午馬,林正英首次以道士身份亮相,其後在多套同類電影裏,林正英常常以道士身份出現,至1985年的《殭屍先生》大賣,其「正宗」身份得到確認。

至於《殭屍先生》(11月3及11日上映)及《胭脂扣》(11月17及25日上映)這兩套入選上世紀百部「不可不看」的經典,卡記不久前才介紹過,相信大家都不感陌生了。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