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激烈越野又能休閒散步的跑山運動,吸引許多中年男女參加。醫師提醒,運動前要充足暖身,跑山路要提防膝蓋受傷,尋找記號時更要注意路況,避免迷路。 桃園市小兒科診所醫師陳宇廷說,夜間跑步要注意車輛,山路也增加膝蓋負荷,要專注觀察地形避免跌倒受傷,甚至墜谷,中高齡跑者要預防心血管疾病突發,或在不熟地形跳躍,避免劇烈運動導致不適。 台灣熊跑山俱樂部會長簡國諭說,每次跑山都有2人當「兔子」,負責事先勘察地形和路線,會避開危險和容易迷路的小徑,隊伍最後還有2人當「掃把」,協助受傷或落後太多的隊友返回。 為何叫「兔子」?簡國諭說,因為德國人喜歡打獵,但台灣沒有獵場,所以跑山運動最初的設計很像打獵遊戲,「兔子」提早15分鐘出發,沿途留下記號,跑山者就扮演獵人,從後方追,增加跑步樂趣。 有時兔子會故意用記號誤導不同路線,讓跑山者白跑,但出發前都會說明,提醒跑山者到了「checking」檢查點時,要注意檢查記號。 桃園縣消防局建議,跑山最好團體行動,彼此照料,前方的人要提示後面跑者沿途路況,休息時盡量清點人數,最好穿著登山鞋,而不是慢跑鞋,也不要赤裸上身,避免遭蜂、蛇叮咬。 5 C# C$ o8 S2 H0 Z9 f( r, B' [
" E) N1 ]/ @2 B, T6 W0 p3 F' A- v: c【2012/12/30 聯合報】! p* l& @- @0 U/ ~% }% i9 h. ^. S
: ?, v" x! z$ L( m( A; W" S
1 L/ ~) _9 N$ _) e! d0 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