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位47歲婦人於2年半前因乳癌接受切除手術,術後化療前,醫師在其左鎖骨置入人工血管方便注射藥劑,婦人預後狀況良好,不料日前游泳復健時,疑似過度激烈,造成人工血管不慎斷裂,險掉入心臟,後經由心導管檢查才從左胸靜脈中取出。醫師指出,人工血管長期放置仍有1%的病人會有斷裂風險,建議應將放置時間控制在半年左右為佳。9 y1 |) e: ]% N/ B' \$ q7 G3 p$ x
三軍總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張浩銘表示,人工血管是一種植入式靜脈注射系統,可完全植入體內,並於皮膚上留下約10元硬幣大小的「輸注座」,供需要長期頻繁使用靜脈注射藥物或營養的病人使用,例如癌症病患因需要長期接受化療,使用人工血管便可減少藥物滲漏,以及周邊靜脈發炎的危險。% h' k' v* j+ _9 B: U
tvb now,tvbnow,bttvb3 r/ G; W5 H4 N* L2 {/ _
張浩銘醫師指出,傳統上放置人工血管的手術,先穿刺血管後,再將導管引入血管接合,但約有3%的病人容易在手術過程中,併發氣胸或血胸;若長期放置,還可能因為導管脆化造成斷裂,如收治的47歲婦人,放置時間長達2年半,加上劇烈運動才產生斷裂,臨床上約有0.1~1%的病人會發生。
7 v. u9 L6 N9 D6 e* G: E; A
) ^1 L7 z) R- p2 K+ t( |! U張浩銘醫師提到,斷裂的導管若不慎飄移到中央靜脈、心臟等,會引發胸悶或心律不整的症狀,需要以心導管檢查後,從心導管室將斷裂導管取出,才能避免後續併發症,建議人工血管放置時間,應控制在半年左右(約200天),可大大降低斷裂的機率。www2.tvboxnow.com0 c. k6 B# y% ]8 w8 X1 W, D) x' E
( ^% \$ g, ?6 x3 [- P7 u7 b- z; ]而現今三軍總醫院改採血管探查的手術方式,也進一步降低手術過程中發生氣胸、血胸風險,另外注意放置人工血管與鎖骨距離,最好保持在2.5公分以上,也可有效減少導管斷裂。
5 ?5 A$ v. i; A5 P5 ytvb now,tvbnow,bttv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