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持續高溫,已影響市區重建步伐。據了解,當局掌握最新的數據顯示,本港樓齡達五十年或以上的舊樓數目,最新已突破六千幢,數目於過去兩年大幅增加近五成,增長較預期為快,反映舊區老化問題正在加劇。據知,多年來已肩負近兩成重建工作的市建局,因為資金不足,難以肩負更多大型重建項目。
2 Z$ D! d4 \: Q. s/ m; j公仔箱論壇" U6 f) N @7 k# A; q5 h
熟悉舊區重建問題的人士指出,本港過去兩年的市區重建工作嚴重放慢,形容是以「龜速」進行,令舊區老化問題漸趨惡化。
& g0 x+ q" t; _7 C: d: R
+ _2 b. S; m$ \ 市建局負責不足兩成公仔箱論壇/ t/ d5 }- U) u" g0 K, N4 P
2 I# O3 W& U% U. `: {6 v J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據了解,當局在二○一二年底掌握數字,發現全港當時約有四千一百多幢樓齡達五十年或以上的舊樓,但上月最新數字顯示,本港樓齡達五十年或以上的舊樓數目,原來已剛剛突破六千幢,以位於九龍城數目最多,其餘分布於深水埗、油尖旺、葵青和荃灣。
, U7 F V; `# ?# F' v) O* w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7 E U, e) S ~$ m( k- D
綜合來自地區的消息指,於正常情況下,樓齡達五十年或以上的舊樓,平均每年只會增加約六百幢,但這批舊樓過去兩年急增近二千幢,反映舊區老化問題明顯惡化。5 ]9 X4 ]5 t. v, b9 V. l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o/ v) i7 W% ^0 [
消息人士說,本港在過去十多年以來,共有逾一萬幢樓宇展開重建,當中只有不足兩成由市建局負責,餘下均由私人發展商參與重建,市場一直是重建「主力」,但自當局推出「雙辣招」控制樓市上升後,發展商的重建意欲大減,是拖慢私人市區重建步伐原因之一。
. Z2 M+ s. S7 ?% Z! [# `; T
) q" m, S! {0 U% R" d0 _ 他說,雖然樓齡踏入五十年的舊樓,並不一定是危樓,但當中不少是「三無」大廈,未來需要面對大量的維修問題,「雖然近年政府推出不少維修計畫,但當每隔五至七年的周期過後,這些樓宇就會很快打回原形。」
4 {" s) p/ u7 }$ c# _; S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8 D* U! P7 M- t
重建料虧損四億元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N6 J& t( a* G, C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4 t6 [, J6 o" T
另一方面,隨着特首梁振英於今年初在發表《施政報告》,提到市建局有必要全面檢討「需求主導」計畫,強調要維持「審慎」及「維持財政自給為長遠目標」,令市建局現時在考慮推出項目時,也要考慮財務方面的長遠可持續性。2 V7 n0 l) |: X7 _1 Y
( w( z8 H1 n+ S f1 B0 U2 _9 xwww2.tvboxnow.com 據了解,在近年收購成本高企之下,市建局預計已開啟的「需求主導」項目,平均也要虧損三至四億元,即使推出「需求主導」項目受到地區歡迎,但經檢討後,也要提高計畫的申請門檻。www2.tvboxnow.com$ ?0 T1 i& f2 J* Y2 a6 E. M
8 x" d3 q9 ]6 W7 i
市建局也意識到,近年集中重建小型地盤,是不符合成本效益,亦相信在九龍城、深水埗及油麻地等地區內,不乏可供重建的大型地盤,但有利可圖的項目卻大多已被發展商「捷足先登」,未來若要加快重建步伐,必須獲得額外注資,或容許提升項目的地積比率,但在現時社會氣氛之下,料會困難重重。www2.tvboxnow.com! f: C' f4 k! K/ [ W
; U- {1 [; m% j) E, E( b
九龍區區議員潘志文估計,樓齡逾五十年以上的舊樓,可能超過一半是位於九龍城區,認為建於半世紀前的舊樓大多缺乏監管,加上隨着劏房問題近年惡化,不少舊樓問題的荷載可能遠超設計時的負荷,憂慮塌樓問題會未來隨時出現,指市建局即使面對財政問題,也不應只將重建市區的責任交到私人市場手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