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f- E' O, a! y. p1 t* k3 `這看起來像個美味小吃,感覺很容易咬碎,這只獅子開始嘗試著吃掉那隻穿山甲。
: a+ I& G7 a; s: x( N( j4 `( f, vtvb now,tvbnow,bttvb
3 m1 n7 D6 M6 H3 N5 y% I( K) q, Uwww2.tvboxnow.com- d2 l) s0 P; f4 ~* M4 W0 O
公仔箱論壇! D1 z9 X9 T- v9 _0 x$ F
也許我用爪子就能把它的外殼剝掉,但是它的殼很硬,也許我該試試其他方式。
# G! c) [5 t" K- M公仔箱論壇公仔箱論壇$ @4 @( }' [1 ^1 P. E: l
6 N6 Y. N( e7 `# P3 ?" [' D
tvb now,tvbnow,bttvb, M9 j/ d8 X* f! P; i3 \
嗨!誰在裡面呢?好吧,這是你的最後機會,快點出來投降,否則我將丟下你,去找其他東西吃。
3 h4 o f% R" Z6 m
1 x2 [2 L9 a1 o) ~ x6 p8 H8 m公仔箱論壇( E* A' u& R9 Y( q& _# Q, S

3 `1 `) L' |6 H6 M公仔箱論壇好吧,我認輸了!以前我從沒遇到過這種事情,我打算離開這裡,去找一些更軟的東西吃。公仔箱論壇: B/ [: M0 `) |% s* i+ y
0 h1 K" M; M% `. [3 U
6 w1 f4 H7 p3 g0 N2 K
對於一隻飢腸轆轆的獅子來說,進餐時間大部分動物可能都會成為它的攻擊對象。但是這只獅子卻撲向一隻令其無從下口的穿山甲,這注定它不會如願以償,因此還得繼續忍飢挨餓。
+ ~+ k2 D0 j# W; W' nwww2.tvboxnow.com英國野生生物導遊馬克·謝里丹·約翰遜在坦桑尼亞塞盧斯禁獵區(Selous Game Reserve)捕捉到這些有趣的畫面,這只好奇的“大貓”想吃掉那隻長相奇怪的動物,但是它花了很多時間,費了很大功夫,最終並未如願以償。因為那隻罕見的穿山甲擁有完美的防衛方法:把身體捲縮成一團,呆在那裡一動不動,無論發生什麼。這些圖片顯示了這只不幸的獅子對它的球狀獵物感到有多困惑,它試圖用爪子剝開穿山甲,甚至用嘴銜著它四處走動。
3 M# e$ |! e2 ?' m/ {" M) \: y謝里丹·約翰遜家住紐卡斯爾,他正帶著一群遊客在塞盧斯禁獵區參觀時,偶然發現這隻小小的穿山甲在為活命而抗爭。他說:“穿山甲是一種極難看到的動物,非洲的很多導遊認為它是視覺聖杯。即使你一生不斷開著車在灌木叢中間穿行,也不見得就能看到一隻穿山甲。因此,當我們看到一隻受到獅子攻擊的穿山甲時,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穿山甲那天顯然很不幸。”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 O: Y. M8 ?9 x9 |1 w: s' d
穿山甲是一種喜歡夜間活動的動物,據謝里丹·約翰遜說,正安靜地躲在一片灌木叢裡的那隻穿山甲,被這只2歲大的獅子嗅了出來。他說:“我們都站在穿山甲那一邊,希望它能死裡逃生。面對捲縮成一團的穿山甲,獅子根本不知道如何下口。這種情況讓它感覺越來越洩氣。穿山甲的鱗片非常鋒利,因此帶著它到處走動並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
( `+ f2 d, o% L8 ^; ~穿山甲的外殼是由被稱作角蛋白的有機骨骼結構組成,它大約佔穿山甲總體重的20%。當它們遇到獅子等大型食肉動物時,就會利用肌肉讓鱗片進行切割運動,割破敵人的嘴巴。試圖吃掉穿山甲的動物,會被割成重傷。公仔箱論壇, `/ A/ L/ l, J! K! I$ |* ?* ~1 V! a: |
靈敏的舌頭是穿山甲的生存法寶,它們的舌頭最長可達16英寸(40.64厘米),穿山甲利用長長的舌頭探測螞蟻和白蟻的巢,吃掉裡面的昆蟲。謝里丹·約翰遜說:“最後獅子認輸了,它悻悻地走開,去找其他東西充飢,這只穿山甲終於逃出獅口。獅子離開後,它仍保持球狀不變,直到天慢慢黑下來,它確信自己安全了,才放鬆警惕。”. L- h# F- k- k& g/ D% Z
塞盧斯禁獵區是非洲最大的野生生物保護區,它佔坦桑尼亞陸地總面積的5%。它位於該國偏遠的東南地區,由湍急的河流、高低起伏的山巒和荒蕪的平原組成。該保護區是為了紀念英國探索家弗雷德里克·塞盧斯而得名,他寫了一本有關自己在該地旅遊的書,一戰期間他在坦桑尼亞被殺。公仔箱論壇* h1 E3 { i3 s
穿山甲是熱帶非洲的一種非常罕見的哺乳動物。穿山甲非常害羞,喜歡離群索居。它們擁有大而堅硬、分佈均勻的重疊鱗片,這讓它們看起來很像松果。穿山甲在受到威脅時,它們知道如何保護自己,這時它們會把身體縮成一團,並向外豎起鱗片。穿山甲吃螞蟻和白蟻。穿山甲被認為是一種具有魔力的動物,誰有幸看到一隻,接下來的7年就會非常走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