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香港] 堵欠差餉漏洞 不應怕麻煩

審計署就政府徵收差餉及地租的疏漏開炮,揭露由估值至追收各環節的不足,除了涉及差餉物業估價署的運作外,還包括跨部門合作。無論是員工效率還是機制毛病,當局都須急謀補救,免向市民發放避交差餉可以得逞的訊息。
/ Z3 @1 _' u) g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審計署的批評分四部分,其一是差估署向住宅業主發信要求提供租金資料,收回的答案接近三成與事實不符,尤其是隱瞞 房以求估值低一點,而索性不交回表格的業主,一年內增加了兩成,影響評估的準確性。
4 [! A9 I8 n1 u- C7 }% q  其二是對僭建物及廣告牌的臨時估值,審計署抽查顯示,接近九成違例 房單位沒有估值,而六個地區部分街道的建築物外牆廣告牌,有四成沒有估值,當中位於元朗者更高達八成半。
9 `$ v1 T" ?" Z$ w6 `6 A0 Y  其三是一些新界原居民村屋,明明超過法例許可的三層,又有農地改變用途作貨倉,差估署人員仍然豁免這些物業的差餉。
+ _4 t% q3 Y5 {- f1 F1 d公仔箱論壇  莫對僭建視若無睹
' P) i; C; S, V$ Kwww2.tvboxnow.com  其四是追討拖欠交差餉和地租者,到去年第三季末積欠逾一億七千萬元,其中一個擁有十六個物業的業主,拖了八年仍然未交,到去年底已經積欠一百萬元。& J5 B, M) u! d3 O
  造成這種現象,部分是出自人的問題。差估署解釋,近年新落成物業大增,加上該署拓展新服務,人手緊張。但是,對於一些明明肉眼可見的情況,例如一些村屋一眼就可以看到僭建到四、五層高,差估署人員為甚麼還豁免它們的差餉?當中有沒有疏懶、或者怕惹麻煩的因素?這種心態有沒有廣泛影響署內公務員的工作態度?差估署應該正視。tvb now,tvbnow,bttvb* ?7 [' H; `0 d* `5 q
  除了人的問題,還有機制問題。差估署頗依賴屋宇署轉介僭建和 房資料,審計署指出屋宇署資料庫中,有五萬九千多個可以評估應課差餉租值的僭建物個案是沒有獲發清拆令的,而 房單位估值可以比未 時平均增加近六成。6 {' S! D5 p$ G5 x1 P$ @' K% ~
  須跨部門合力對付
! O$ v/ y# c- k& K  Mtvb now,tvbnow,bttvb  現行機制卻是屋宇署只會轉介已發清拆令的僭建單位,審計署要求擴大轉介範圍,屋宇署卻指出要考慮到業主私隱。差估署、屋宇署和私隱專員公署應該協商出一套 合法又可行的機制,去堵塞業主隱瞞 房來迴避應交差餉的漏洞,並且透過電腦化提升資料傳輸效率,而非靠現時的人手影印,確保制度公平及有效運作。公仔箱論壇4 [1 v" G9 b4 p/ q3 v1 M- o% K, N, d
  至於追討欠款,差估署令人覺得遇到「軟皮蛇」無計可施,當中涉及機制和程序問題,前述拖欠八年未交差餉和地租的業主,由二○○七年開始拖欠,當局要事隔三年才把涉案的十六個物業釘契,又在小額錢債審裁處追討,業主硬是不交,終於要轉介地政總署考慮是否收回物業,至今未有下文。公仔箱論壇$ A# \/ t0 t. I! l. Z6 l2 n: ?
  相比於欠稅,每宗差餉及地租拖欠數目較小,當局如果增加人力負責追討,要權衡額外人手和行政開支是否符合效益。不過,如果怕麻煩而不提升追討效率和增加對欠交行為的阻嚇力,變相縱容更多市民加入拖欠行列,萬一亂象已成,嚴重損害庫房收入,到時才試圖撥亂反正,就難上加難了。
Truth can not be deleted by any means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