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環保造島 稱「破壞可恢復」
2 k8 p6 T. p% u8 S: \" ~公仔箱論壇公仔箱論壇2 J+ ` ^; Z- F/ Q* s- U
「自然仿真」扮珊瑚礁生長 吸引飛鳥+ s4 A2 B) v3 j7 D! x# P
% @7 N. j" U# r5 i, K0 w
中國建設南沙島礁時採用「自然仿真」技術,據指可以在以「珊瑚砂」為主要物質的島上種菜、瓜果,並人工養殖硨磲(音「車渠」,Tridacna)、海藻、海參等,以利珊瑚生長,更吸引飛鳥棲息。自從中國在南沙擴建島礁以來,美國、菲律賓均有反對聲音稱中方破壞環境,指摘中方違反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中,各國應盡最大努力保護海洋環境、減少污染的條文。tvb now,tvbnow,bttvb8 R7 V6 v7 \+ _3 R5 b( c: y- H8 S" [
9 J {3 Q7 c3 M$ ~+ w0 W
「在無土壤、無養分的島礁上開展綠化工程,是史無前例的世界性難題。」新華社引述中國交通建設永暑項目經理石海旭說,島礁主要由珊瑚砂構成,鹽分高、養分少,根本不適合普通植物,但是島上新造陸地達到一定面積後,經雨水滲透,珊瑚砂的鹽分減少了90%。
- C: g$ C3 P" O9 m
9 b; a/ ~' k7 _# q8 ptvb now,tvbnow,bttvb泥土「增肥」 栽萬樹「鳥不走了」
# s7 P* f6 g h4 n: j) N% o+ ktvb now,tvbnow,bttvb www2.tvboxnow.com/ H' N1 }" x. Y
報道指出,工程人員最初想從陸地運土壤種樹,但考慮土壤成分與島礁珊瑚砂差異太大,會破壞「原生態」,現用小量營養土「增肥」,令珊瑚砂的植物存活。中國交通建設海南生態島項目部黨委副書記唐堅樂說,已栽種植物包括馬尾葵、羊角樹、木棉、櫻桃、棕櫚等近20種共30萬棵,既可種椰樹、種草綠化,也可種瓜種菜。
6 R6 G' r4 c2 M l9 P. W& c/ a8 L www2.tvboxnow.com" S3 X7 P' H6 t5 h6 i
唐堅樂說,每個島都有環保中心,近千名環保人員將膠樽、鋁罐等可回收垃圾壓縮運回陸地,其餘放入焚化爐中焚燒,廢渣運回陸地,廚餘、人畜排泄物等用作肥料,建築垃圾如鋼筋、木料等亦有分類處理。「以前南沙看不到鳥類,我們聘請鳥類專家想引進合適的鳥類。沒想到永暑綠化之後,鳥飛來不走了。」唐堅樂說,由於南沙陽光充沛,季風期特別長,目前試驗發展風能和太陽能,望滿足可島礁電力需求,減少排放。
4 L8 v5 P$ e9 `2 x+ }1 ?: T
. \2 c! M6 A6 S7 x- ]: Q) O公仔箱論壇新華社又指,中國採用「吹填」擴建是模仿珊瑚礁自然生長的過程,根據珊瑚礁盤內外特性選擇施工方法。珊瑚礁原本是瀉湖變成沙洲、再變成礁岩而形成,人工「吹填」則是加快其沉積硬化。( N1 p* E/ y* b: ~# x- i
. ]& }; I0 S& _6 Z1 T: M$ Pwww2.tvboxnow.com稱垃圾分類 吹填法擴建減破壞
9 T6 u" t. p# }' Q @- ]5 Qtvb now,tvbnow,bttvb u, e1 `+ q$ D9 s
國家海洋局亦稱,南海造島工程對環境的破壞是「局部的、暫時的、可控的,也是可恢復的」,工程項目都是在珊瑚基本死亡的內礁坪上規劃,且從不適宜珊瑚生長的平坦瀉湖盆中,絞吸鬆散的珊瑚砂吹填「陸地」,工程採取「控制規模、提高效率、連續作業」等方式,每個島礁的工期僅幾個月,將影響盡量減低。公仔箱論壇" y/ B! t/ Z; \
1 N0 \# A4 v# G2 j1 zwww2.tvboxnow.com國家海洋局研究員豐愛平、國家海洋局高級工程師王勇智去年撰文指出,過去10至15年,西沙和南沙群島海域珊瑚的覆蓋率從60%下降到20%左右,南沙島礁的珊瑚礁已被列入「亞健康」等級,不過這與全球暖化、漁業過度捕撈有關,和全球珊瑚礁退化趨勢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