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口頭文學瀕危 八旬故事大王列國寶

【本報北京三日電】遼寧省一個的83歲老農譚振山,如今名聲大振。鍵入其名,谷歌(Google)上能搜索到的網頁有3600多個。這一切都源於「譚振山民間故事」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而且是迄今為止唯一以個人名義申報成功的項目。 據新華網報導,譚振山1925年生,從小就喜歡聽故事,巧的是有幾個長輩親友愛講故事,口傳心記,他也會講了。譚振山聽過各類有趣的故事,聚沙成塔,後來他自己也能講上一千多個民間故事了。他說,「這也不用特殊學,喜好這個就能記住。有些故事,別人講的不圓道、不生動,我還能重新編一編、改一改。」 報導指出,譚振山沒想到他的口頭文學還能被列入「國寶」。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副主任烏丙安教授披露,「譚振山民間故事」無爭議入選,一是有較大影響力,二是面臨瀕危。 據報導,力譚振山給別人講故事有70多年了,大多是農閒時為鄉親們講講。1992年7月,他成為第一個走出國門的中國民間故事家,應邀赴日本參加「世界民間藝術博覽會」。

2008-07-04

! p1 ^6 a1 ^0 M

谭振山                开放分类:                        人物、民间故事、民间文学、故事家、非物质文物遗产公仔箱論壇$ \+ O) D6 W* Y) y" b
                        * i& B$ N5 d! ]' T: W
" _0 F1 z  R/ ?/ G( @& J2 h
                                                                                                                    简介tvb now,tvbnow,bttvb% k2 Y3 A% R( H# e
www2.tvboxnow.com' H7 _. B$ h! r0 o
         谭振山(1925—  ),男,著名民间故事讲述家,祖籍河北,1925年农历十一月十日生于辽宁省新民市罗家房乡太平庄村。谭振山的家在法库县、沈阳市新城子区、新民市交界处的最东北端,那里是清咸丰年间的移民村,居民来自山东、河南、河北。谭振山能讲述600个民间故事,内容多为风物传说、鬼狐精怪故事、历史人物传说及生活故事和笑话。这些故事基本通过家族、亲朋传承。谭振山在养育了他的黑土地上生活劳作了80多年,在田间、炕头、街口、门前给大家讲故事也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3 j* \4 n, H7 P
         谭振山在20世纪80年代末民间文学集成调查中始被发现,民间文学工作者对他讲述的民间故事进行了采录。1988年,沈阳市和新民县共同编辑的《谭振山故事选》出版,选录谭振山讲述的民间故事53篇。www2.tvboxnow.com, e) E& E. t5 _, t
         谭振山讲述的故事引起了国内外学界的注意。1992年,谭振山应日本元野市市长邀请赴日参加“世界民间艺术博览会”,并为到会的日、印、韩、意、德等国学者们讲述了中国民间故事。台湾中正大学教授陈益源及其学生曾两次到谭振山家进行采录。谭振山是民间故事家中进大学讲学的第一人。www2.tvboxnow.com+ B1 }- K; F+ z0 @, w
         谭振山是辽河区域口头文学的代表人物。从1989年起,他被聘为新民市罗家房乡中、小学的校外辅导员;1989年又被辽宁省命名为“优秀民间故事家”。现在他是辽宁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公仔箱論壇9 }! J( A2 o9 P! q$ t' H) G
         谭振山已经八十多岁,他的口头文学虽得到部分采录,但不足以反映其全貌。目前,谭振山民间故事虽有少量传承人,但只能讲述其中的一部分,若不尽快对谭振山记忆中的故事进行采录、抢救,将成为千古遗憾。tvb now,tvbnow,bttvb+ n! k. X  g) K
www2.tvboxnow.com/ q* k5 H, j. K- T. k- x
[ 本帖最後由 error403 於 2008-7-5 03:27 PM 編輯 ]
.I see solutions not problem..........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