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瀕死體驗瞥見未知世界(組圖)

% ~% I! D/ t; H& i
瀕死體驗瞥見未知世界。


, w: D. i3 ]1 N5 F
3 ?/ G; @9 Q# r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譯者按:這世上有瀕死體驗的人可能比你想像的多得多,你的身邊或許就會出現,那時,他們會需要你的特別關護。怎樣認識和理解瀕死體驗?怎樣才能幫到那些靈魂出竅「與死亡照面」,而後又回到人間的親友或病患,不妨來聽聽專家的分享和建議。
1 |4 z& o6 g- l! k3 f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4 f) K# Q6 \9 w( a) O( Z哪些人會有瀕死體驗" Z  |2 y2 u. _2 a) m( O1 E5 [
每個人都可能遇到瀕死體驗。研究表明,小至2歲、老至100歲的人們都有過瀕死體驗。調查數據中,女性佔53%。所有的生命威脅如意外重傷、手術、戰地傷害,都可能觸發這一現象。比如,有好幾個母親分享過分娩中的瀕死體驗。5 N9 Y$ E" L8 G& T
一位女護士告訴我:
( E3 E0 M* p; x「10年前,我第三個孩子出生後,我的靈魂從麻醉室沿著一條隧道飄走了。我可以看到隧道盡頭的光。但是我不斷對自己說:『我不能走,我有三個孩子,我必須回去。』醒來時,我在奮力掙扎,護士問我為什麼要掙扎。
; ~+ z. L: a8 G+ Atvb now,tvbnow,bttvb「第二天我問醫生,『寶寶出生後我有什麼問題嗎?血壓下降了嗎?』他說,『是的,是這樣。』我什麼也沒對他說,實際上,到現在為止我都沒有告訴任何人。」公仔箱論壇$ C7 @- j4 Q& U) ]  k
tvb now,tvbnow,bttvb+ ~9 T% r. a$ C. k7 R# x
瀕死體驗的後效應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3 S* t5 \. |0 U6 }
在所有我認識、或聽說有瀕死體驗的人中,只有兩個人有負面體驗。他們並不是看到了惡魔或地獄之火這樣的恐怖場面,而是感到孤立無援,一直處於一片虛空之中。
$ `! ]/ y, J4 ^# u" \- F7 h0 h0 u  I公仔箱論壇這些人似乎覺得瀕死體驗與他們的生活毫無關聯。然而當他們回來的時候,他們感到生活更富有意義了。
5 U) s% _) `9 u/ A4 Y2 {3 ~" v1 ~www2.tvboxnow.com這種與世隔絕的感受與多數人記憶中的積極體驗大相逕庭。死亡和瀕死專家伊麗莎白‧庫伯勒—羅斯(Elisabeth Kübler-Ross)讓一個從昏迷中醒來的小男孩給她畫一張畫。當他的父母看這張畫時,他們看到了自己,還有太陽和彩虹。「不」,男孩耐心地解釋說,「你們不明白,這些人是奶奶和爺爺,我見到他們了。這不是太陽,這是我所在那個地方的光;這也不是彩虹,這是從這裡通向那裏的橋樑。」www2.tvboxnow.com2 I4 ?6 [8 l1 C
多數有瀕死經歷的人都會立即發生一個改變,就是對死亡再無恐懼感。有時,你從他們的表情就看得出來。他們忽然變得很鎮靜,即便在前一刻他們還焦慮不安。
3 Q2 E3 O) _* \0 P3 Q, Q& l- Ftvb now,tvbnow,bttvb這種經驗也可以完全改變他們對生命及存在意義的認識。許多人變得非常無私而有愛心,更加欣然地去生活,對生命的精神價值有了更高層次的體認。
% A3 J/ K, c6 u0 ?: \tvb now,tvbnow,bttvb一個典型例子是一位退休軍士,他很為自己的男子氣概自豪。而在瀕死體驗之後,只要看到瀕死的動物或觀看悲傷的電影,他都會潸然淚下。* [2 h5 c- K& \2 u/ I& H
你可能會認為,曾試圖自殺的人在經歷瀕死體驗的溫暖寧靜後會再次去自殺。然而一些研究表明,他們會找到存在的價值感,而不太可能再想了結生命。) X7 i" r( Y3 H% X5 j+ n
然而,瀕死體驗也會引發一些問題。
1 u( x+ l+ c4 s- f* p* Q8 Xwww2.tvboxnow.com親歷者可能深深地受到這種經驗的影響,卻無法獲得身邊人的理解。舉個例子,一位產婦在分娩中經歷了瀕死體驗。她說神告訴她,她的寶寶四天後會死去,而她必須回到人間。她一開始很抗拒回來,因為她感到了無比美妙的慈愛和平。她確實回來了,心中已明瞭,她的寶寶將會來到這個全然是愛的特別之地。
( H3 }2 Z) Z4 ]0 y, p, Dwww2.tvboxnow.com當寶寶四天後去世時,母親並沒像其他人想的那樣悲傷。醫務人員、牧師和她的親友告訴她時,她很高興寶寶會去到她親臨過的愛的境界。她不得不假裝悲傷,其實是爲了取悅身邊人。只有她的丈夫相信她講的事。9 }  r6 U3 R( E3 D* H0 s8 I
而當瀕死體驗給親歷者的人生哲學和生活方式帶來變化時,他們可能變得非常有愛心、關心他人;一些衝突可能也會隨之而來,即使和親人也是如此。一位男子告訴我,他鄰居的兒子面臨被驅逐出境的窘況,他給鄰居開了一張支票,讓妻子非常不高興。這個男子說:「我只想擁抱每一個人。」
8 u+ d6 C3 O% V, W) ~: n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如果親歷者不願意將他的體驗告訴任何人,可能會百思不得其解:「我出什麼問題了嗎?」他可能會精神壓力很大,需要有人幫他把這種體驗整合到日常生活中去。而這就是你可以發揮作用的地方了。
7 f1 Q: R  z; X4 u* ]
0 J) }: i3 r7 \tvb now,tvbnow,bttvb瀕死體驗者需要怎樣的支持
, ?# m, ~2 x0 I公仔箱論壇通過減輕對方的恐懼,提供信任和關愛的環境,你可以幫助他們正視瀕死體驗。某種意義上,你的接納可以使他們感到人間「歡迎」他們回歸。以下就是一些指導原則:www2.tvboxnow.com+ F# m0 J2 E9 L/ _
•留意瀕死體驗的跡象。一個不敢訴說經歷的人,可能會說些這樣的話:「我做了一個最有趣的夢」(或「有個最有趣的經歷」),雖然他自己並不把它看作幻夢或有趣。tvb now,tvbnow,bttvb/ X9 q9 V2 n5 o4 Y$ T
許多人可能什麼都不說。但是,在經歷瀕死危機的人身上,你會發現一些線索:甦醒過來後,他們會很生氣,突然變得很內斂、平靜或沉默寡言,或表現出行為上的其它變化。比如有一位成年患者堅持晚上不要關燈。3 \, @# p0 |3 u  e0 F7 F: O( V5 ^+ Q& Q
讓對方敞開心扉談論瀕死體驗的最好辦法,就是慢慢地加以誘導。你可以先這樣說:「經歷過這樣危機的人有很多不同的體驗,你有什麼想要說說嗎?」
+ d! Y+ n' }9 `" r, g7 f$ n•自己去探索瀕死體驗是怎麼回事。請記住,無論你是否相信這種現象,你都有責任從情感和精神上給對方提供支持。傾聽他說,而不是試圖說服他「那是幻覺」。
7 \- i8 Q# ?. M: j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避免給瀕死體驗下判斷。不要把自己的感覺強加於人,密切關注這種經驗給對方帶來的巨大影響。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_4 I5 i8 z; ]; [7 N) {
•允許對方表達自己的情緒。對他說的任何事情都不要表現出驚奇。公仔箱論壇/ Y- w: y. c2 ~: @1 m- V8 a+ G3 Q3 o
•努力與對方建立相互信任的關係。試著「主動傾聽」,通過面部表情或身體語言告訴對方你在認真聽。沒聽明白的地方,請他再說一遍。
4 c/ i) H6 ?; U7 Q" Z. ?因為你想鼓勵對方訴說,別問他可以簡單用「是」或「否」來回答的問題。不要問:「你害怕回到身體裡嗎?」而是問:「當你知道你必須回來的時候,感覺怎麼樣?」
6 W" D8 Q. o. i# X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如果他不想說,不要強迫他說。這或許是太觸及他內心的一個話題。
! x8 F8 f% G, Q% o) [9 J  o•避免給有瀕死體驗者或這種經驗貼上標籤。不要主觀去解釋這種身心體驗,將其說成是藥物作用、應激反應或對方應對死亡的主觀心理作用。
. M* S' a. P% h如果你暗示瀕死體驗是精神異常的表現,會讓對方和家人很厭惡。這只會讓對方更怕被人看成神經病或怪異。
0 ]8 V! V- F$ N8 H; T  o7 ?•不要拒斥對方。請注意,有瀕死體驗者已經非常脆弱了。他已經被「拒收」、被「送回來」了。也許他會擔心講述自己的經驗會讓他再次遭到拒斥。所以別給他一種感覺,就是你不把他的經驗當回事。9 D/ o9 Q7 |$ N" M$ S
•當對方在昏迷中及甦醒之後,都要多與之溝通。對方昏迷時,不斷呼喚他的名字,告訴他現在是什麼時候、他身在哪裏。此外,讓他知道他的身體發生了什麼狀況,比如說,他被插了管或正被牽引。經常觸碰他的身體。www2.tvboxnow.com% C/ Q1 @: P: f- x
為什麼撫觸如此重要?有瀕死體驗的人,可能會身體不舒服,有身心分離的感覺,需要幫他回到此時此地。
0 c9 a; n& X  ]1 h5 I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和對方分享有關瀕死體驗的知識。最重要的是,你要讓對方知道,他不是唯一有這種經歷的人。如果他想要獲知更多、想要更加安心,可以建議他閱讀雷蒙德‧穆迪(Raymond Moody)的《死後的世界》(Life After Life),或是寫給大眾的許多相關書籍和文章。也可以聯繫國際瀕死體驗研究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Near-Death Studies,簡稱IANDS)。該機構會提供在地幫助,也歡迎有此經驗的人進行分享或成為會員。
0 E9 [; y6 G6 f# {: T•假如對方對自己的瀕死體驗感到不安,或無法整合到生活中去,那麼就一定要為他找一位理解這種體驗的專家了。tvb now,tvbnow,bttvb4 o8 j2 a6 |" {) o. G

$ n% b8 h$ L5 c- _7 {7 P! Jtvb now,tvbnow,bttvb最後的提醒
6 ^! V( x. m$ A$ r6 G% A; w7 R, C$ m瞥見未知世界不免令人困惑,這時,你的患者或親友需要你的傾聽,不要去加以分析。你的同理心和接納可以幫助他將瀕死體驗變成一筆生命財富,而那也會使你的生活變得更美好。
# u* k! x' I) L! B( a& S2 {! {* Z


) i) o" J" b3 H% A$ N1 j' owww2.tvboxnow.com黛安‧柯克倫(Diane K.Corcoran)博士


4 z) X0 Y( @. a" ?) H8 }! n: Z本文作者黛安‧柯克倫(Diane K.Corcoran)博士,註冊護士,曾任美國得克薩斯州健康科學學院(Academy of Health Sciences)護理學分部副主任,2008年至2016年間擔任教育性非營利機構「國際瀕死體驗研究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Near Death Studies,簡稱IANDS)會長。本文原載美國《護理》(Nursing)雜誌。
Truth can not be deleted by any means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