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林鄭月娥提出將綠置居恒常化,並指八十萬個公屋足以應付基層家庭需要,引起社會關注,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昨出席活動後,為林鄭月娥的說法作出解釋,澄清公共房屋的出租及出售比例可以「機動性調配」,如果綠置居需求大,可按部就班調升,需求不大就轉為出租公屋,認為夠彈性。不過有學者批評,機動性調配的標準難劃界綫,市場訊息會變得混亂,而且封頂論反而降低綠置居吸引力。
4 E8 I9 ~. g) J3 a* T記者:吳雋妍) S& ^0 ?' _1 g7 h. i4 J
林鄭月娥上周接受報章訪問時提出,公屋數量增建至八十萬個,已足以應付本港最基層家庭的住屋需要,日後新落成公屋,可轉為綠置居出售助公屋戶置業。這番言論旋即引來各方議論,認為是對公營房屋政策的重大改變。昨運房局局長陳帆急急為林鄭月娥解畫,他多番重申,政府及房委會對解決市民住屋需要承擔的決心從沒改變,為低收入家庭提供可負擔的居所決心亦不變,而長遠房屋策略所定提供二十八萬個出租及出售公共房屋目標,仍然無變。公仔箱論壇- K: u- m% e$ n) e9 q$ R* ^
解決市民住屋沒改變* g$ s* a" K1 L4 B) l
陳帆解釋,政府會按公屋住戶或正在輪候上樓的市民意願,以及市場需要,「機動性調配」出租房屋和出售房屋的比例,是一個彈性安排,「如果日後我們推展綠置居,市民的接受程度是很高的、需求很大的,我們會將數量按部就班的調升。但如果去到一個階段,綠置居受歡迎程度減退,或需要不是那麼大的話,我們餘下建成的公共房屋亦會轉化為出租公屋。」他又否認政府「逼人買樓」,指市民置業要按自己需要和能力去決定,政府在租住或者在採購公共房屋上,讓市民自行選擇。公仔箱論壇3 z# r9 T9 t3 D8 S+ W
不過長策會前成員、經濟學家關焯照認為,當初有份構思綠置居原意,並非用來取代出租公屋,而是輔助性質的「旋轉門」,讓有能力公屋租戶置業,加快騰出公屋單位流轉,而不是將公屋單位數量封頂。tvb now,tvbnow,bttvb, W, k- y( t4 j7 i; |
身兼房委會成員的城大公共政策學系學者劉國裕亦指,長策重點不是以置業為主導,如今封頂論是重大改變,應該成立專責小組去探討,批評當局完全沒有諮詢房委會。他指,截至今年六月底有七十七萬個公屋單位,距離八十萬個,只差三萬個;以房委會未來五年有約七萬五千個公屋單位落成,即每年一萬五千個,兩年後已經達到八十萬個夠數,政府指未來可以「機動性調配」出租及出售公屋數量,「有可能零個出租公屋,全部綠置居,比例點計先?」tvb now,tvbnow,bttvb5 C4 y" B7 T% D1 E Y0 q4 ~% D# N
關焯照都指,如何為出租公屋及綠置居比例劃 ,標準好難界定,要視乎樓市及公屋租戶的承擔能力,但當局至今未有討論,而且無論封頂或機動調配,都會令市場無法摸透政府做法,反而降低綠置居吸引力。他又批評林鄭月娥「離地」,「不知政府怎研究出八十萬個封頂數字,如今似乎在轉 ,但不知怎收科。」
, D/ }7 i9 {; P. M/ K學者:標準難界定www2.tvboxnow.com6 t. A; h/ `$ {1 z" S# r4 V1 `7 O
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主席黃遠輝都認為,推出「綠置居」要循序漸進,當局假設以綠置居取代出租公屋是太樂觀,指封頂政策並不恰當。長策規劃未來十年有二十萬個公屋單位,但只預留三至四萬個出租,其餘變做綠置居,做法未必可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