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口長庚醫院兒少保護門診設置溫馨的專門診間。 記者鄭超文/攝影. _+ X" g8 H9 |0 U4 f
. D/ M! a+ @# W3 N" o3 |( m台大醫院兒科加護病房主任呂立表示,該院兒少中心曾收治帶孩子跳河尋死未遂的個案,社工介入後一兩個月結案,認為已無自殺疑慮;但沒多久卻傳來噩耗,媽媽抱著孩子跳樓,兩人當場死亡。他感慨,社工處理兒虐個案時,常說「請再給家長一次機會」,但「誰來給孩子活下來的機會?」。
& v9 b& y* |/ ]% L L0 J/ D2 F; }. x/ c- {. u0 }/ a5 ^
建議建立社工久任機制,並以戶為單位設個案管理師www2.tvboxnow.com% p3 W4 i8 o3 N# g
醫師、學者和社福團體發現,兒少保社工人力不足、流動率高、資歷淺,造成經驗難以傳承,但政府卻是說得多、做得少。建議建立社工久任機制,並以戶為單位建立個案管理師概念,才能幫助更多受虐兒少遠離暴力死亡陰影。tvb now,tvbnow,bttvb& M$ L" I( Q% P& w3 I: c% I
台灣大學社會工作學專任副教授劉淑瓊、呂立攜手完成台灣第一份以根本原因分析探討兒虐死亡個案隱藏危險因子的研究,結論是「政府說要保護兒少,但都只是空話」。研究發現,社福體系曾介入其中六成死亡個案,且三分之一個案是登記在案的高風險家庭,社福機構或社工都曾積極介入,但孩子最後還是被打死。
! ~4 w' F- u- B. X$ H- P& M9 C公仔箱論壇劉淑瓊表示,兒保社工缺乏敏感度、相關知能不足,關鍵就是流動率太高、經驗不夠;第一線兒保社工長期來「錢少、事多、責任大、人身安全遭受威脅」,讓社工人力永遠補不齊。公仔箱論壇( T/ ?7 h& d& B' Y0 ?( e M
& v" }. Z6 B9 B* h( B公仔箱論壇受限6個月結案,社工無力、也沒有時間做好後續追蹤
' f) H$ v' U4 S* j! O, [2 F* Htvb now,tvbnow,bttvb呂立表示,他深知社工辛苦,政府應該提高待遇,且不能讓社工業務包山包海。處理疑似兒虐個案,應以孩子安全為最高原則;但受限六個月結案的時限,大部分社工無力、也沒有時間做好後續追蹤。
/ |* T7 i; r1 f, Z7 \% l& }家扶基金會執行長何素秋直言,「兒保社工壓力大、危險性高」,只要有機會就調動至非兒保業務或行政工作,導致政府部門的兒保社工資歷大多僅一、兩年,且補進來大多是新人,除了開案,還得應付龐雜的行政工作,更讓兒保人員不想久任。
5 T* s9 Q5 L/ T! Ltvb now,tvbnow,bttvb何素秋說,國內兒虐樣態漸趨複雜,如能建立社工久任機制、提高津貼等,讓更多社工願意投入兒保並久留,才能把經驗傳承給下一代。另外,「應以戶為單位建立個管師的概念」,而不是把一個家庭拆成兒童、婦女、老人等業務,雖分工明確,但缺乏整體評估。
. Z1 K' F7 d9 M, O8 o$ o9 u2 J' btvb now,tvbnow,bttvb「一個家庭可能有八個社工在服務!」家扶基金會主任許孟爵呼應現行制度的盲點,現行分工可能讓同一個家庭有兒保、老人、高風、藥酒癮等多名社工在服務,卻沒人可以擔任像「專案經理」的角色。
. j4 g; Z7 s1 o. H4 K! G7 i' | f0 Ctvb now,tvbnow,bttvb台灣世界展望會處長胡婉雯說,台灣兒保社工每人平均得負擔25至30戶個案,其他國家大多18戶以下,應補足人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