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注意心臟熱過頭!血液濃稠易血栓www2.tvboxnow.com' |4 L4 k M+ y! o
0 }/ l, N; O H2 c: S& |2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r& m) E# j) e9 k4 f$ f! E
; M& J( ^! D1 }3 y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i/ v0 l1 R3 T1 n0 A3 ^4 S
* h' r5 F. Q( n+ m4 t; N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 t6 P, C$ @: R; O5 f: A公仔箱論壇
6 b: A+ I* V: P2 |, q& R( H: H! k(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中暑、熱傷害是每到夏天就會出現在各大媒體版面的字眼,而多數人總認為心血管疾病只會在冬天發生,其實並不然!你知道天熱也會引起心臟病發嗎?www2.tvboxnow.com# ?; K* L7 C* b+ h1 o3 y6 E/ i
公仔箱論壇7 d% ~0 K! ]( q- [0 P `2 ^" m
夏季天熱、脫水 易誘發心臟疾病www2.tvboxnow.com; K& F& @' n! h$ V* ~6 g d8 H8 L2 E
$ O9 y9 a/ J' j( ~& q/ T. `5 A馬偕紀念醫院總院副院長葉宏一表示,不止夏天,太熱或太冷的天氣都容易引起心血管疾病。因夏天氣溫較熱,不僅人體體溫會跟著升高,心跳也相對較快,若長時間處於高溫,大量流汗,加上水分攝取不足,血液就會因脫水變得濃稠,增加心臟負擔,甚至引發血栓的產生,提高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6 k) q* R1 ^, h: {+ f
, ^0 f1 \0 t# C公仔箱論壇水分補充過多會對健康造成影響嗎?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8 t6 B# C* T0 j- ~0 T" @' B9 [0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6 j4 L! q Y. q$ N0 \
葉宏一副院長解釋,對心臟功能正常者,影響不大,頂多會使排尿變多,但若是心臟衰竭的病人,因心臟推動的力量有限,當補充水分太多,水分進入血管內,將使血液更不易推動,進而使水分累積在下肢和肺部,造成腳水腫、喘等症狀,引發心臟衰竭。& L3 \ w2 t# v* X7 r
% j6 y, b% j/ g& ^" N1 d6 c
葉宏一副院長強調,若原本就有心血管疾病者,在補充水分時,千萬別一口氣喝下大量的水分,應將其平均分配在一天的每個時段;若一下喝進太多水,恐使心臟一時難以負擔。tvb now,tvbnow,bttvb) h/ @. b; W* `4 `9 n9 @+ g% i
公仔箱論壇& ~& J/ @/ s n' z* @! v
心肌梗塞與中暑難辨? 醫:兩種症狀可分辨
3 z! ^6 u m3 E# xwww2.tvboxnow.com) C( ^: T$ [; g c' n9 i
在炎炎夏日中,心肌梗塞與中暑的症狀會不會難以辨別?葉宏一副院長說,這兩種疾病的症狀相當不一樣,心肌梗塞其典型的症狀,如出現明顯胸悶、胸痛、冒冷汗、噁心等,而平常大家所講的中暑包括熱衰竭和中暑,則是全身的症狀,輕者會感到頭暈、頭痛、全身無力、肌肉抽筋…,重者甚至意識模糊,熱衰竭和中暑發生之前先有一段時間曝露在高溫的情況,所以一般並不難區分;但中暑又併發心肌梗塞是有可能的,只是較不常見。" Q4 I2 I# ^9 S; s7 |' Y6 p" Z
tvb now,tvbnow,bttvb" R- f+ i0 K3 O: Q: o
預防夏日心血管疾病 補充水分+適時休息是不二法門
- o& p4 R! a5 gtvb now,tvbnow,bttvb
% i2 w }; Q0 e( e6 p# D2 t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天氣溫度越來越高,體內的水分很容易就隨著汗水流失,葉宏一副院長提醒,不論是健康、或有心血管疾病病人和戶外工作者,都應適時的補充水分,另外至遮蔽陽光的陰涼處休息,亦是避免高溫對心臟血管造成損傷的方法之一;一旦出現不適症狀,就應盡速就醫,以遠離心血管疾病的威脅。
( S7 G' ^+ P1 {; }+ owww2.tvboxnow.com; C. I: R; L2 r. B6 m
(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