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香港] 港珠澳橋候車混亂捱轟 運輸署急補鑊加車應對 !

本帖最後由 manyiu 於 2018-11-3 06:43 AM 編輯
! A% D/ c# {. Y  A: ztvb now,tvbnow,bttvb公仔箱論壇3 z4 p0 ^6 E# Q' M% e. f
2018年11月3日   
( z7 F  g% L5 N' X公仔箱論壇
; I9 v8 m* G' L: T( O6 Ctvb now,tvbnow,bttvb
3 O7 Z8 \" m( Y7 r. `www2.tvboxnow.com: J$ R0 T8 V6 k$ J8 u* H, V8 s
金巴tvb now,tvbnow,bttvb$ D6 F. Q6 B7 ]) P9 I

+ m6 v2 ]9 @  O; B( c0 ]! m. ?公仔箱論壇0 H/ v% E8 _7 x( L! x, R
香港口岸周日逼爆,候車人龍「打蛇餅」。
; D! q3 b$ A6 }6 G% }# h公仔箱論壇" c. q3 |% s. R$ V! U
港珠澳大橋周末出現逾千旅客在三地口岸排長龍等車亂象。運輸署今日(2日)「亡羊補牢」,宣布「金巴」營辦商已增購單層巴士,並向直通巴士業界租車,周末將每小時提供最多60班車接載乘客往來三地口岸;同時直通巴士業界後日(4日)起推出「團體預訂跨境服務」,讓旅行社直接預訂直通巴士座位,每日可疏導5000名旅行團旅客由香港往珠海。
3 H. E# L( h  a$ ~1 z9 ^3 [tvb now,tvbnow,bttvb
. Q: y# G0 p5 }9 q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大橋三地口岸設有俗稱「金巴」的口岸穿梭巴士,接載旅客往來香港、珠海及澳門,繁忙時間班次為5分鐘一班車。不過,大橋通車後首個周日晚上,香港口岸往珠海及澳門的「金巴」候車處有2000多人排隊,澳門口岸及珠海口岸亦有排長龍情況。運輸署今日與「金巴」營辦商、直通巴士業界及旅議會開會,商討「補鑊」方案應付明後兩日(3和4日)的周末人潮。
0 i2 F- J% Z8 V* k, w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6 J/ }  }9 d" \; [0 X公仔箱論壇運輸署副署長(公共運輸事務及管理)李萃珍解釋,當日有大批旅行團旅客集中在早上10至12時及晚上6至8時出入境,導致「金巴」大排長龍。為疏導周末人潮,「金巴」營辦商已增購18輛單層「金巴」,車隊規模增至138輛單層及雙層巴士,同時於周末向直通巴士業界租借20至30輛直通巴士,合共有逾150輛巴士提供服務。
3 G* P# f" d8 M0 o
% T  j7 ]% d( R2 b  L' ~2 q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李萃珍指,署方會改善香港口岸候車安排,視乎情況同時讓3輛「金巴」上客,加快疏導人潮,估計每5分鐘可開出3至4班車,每小時有40至60班車提供服務。但她稱,乘客可能仍需排隊等車約1分鐘。「金巴」董事長張廣友表示,未來會逐步增購「金巴」,並調節單層「金巴」和雙層「金巴」的比例,他們已增聘了54名本地車長,待考取澳門車牌可投入服務。公仔箱論壇6 b) E, C! Q( _5 t! j
, m9 k% y0 v, Z" |
另外,旅議會與直通巴士業界商討後決定在後日提出「團體預訂跨境服務」,在周末下午4時半至晚上9時,每小時預留24班直通巴士的座位,供訪港內地旅行團預訂作回程,預計可將5000名旅行團旅客由「金巴」分流至直通巴士。
- b0 P9 {+ g- F& M1 ~2 m2 n! [
3 L( j) R$ l! }; v6 [" q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旅議會名譽顧問胡兆英表示,旅議會會發信予內地旅地團的本港地接社通知有關安排。他指,業界反映現時在繁忙時間由香港出境很困難,故預料業界預訂會踴躍,而預訂直通巴士是按人頭收費,預計收費水平或與金巴票價相若。李萃珍則指,直巴業界每日來往三地口岸配額約有400個,但現時最多每日只用了200個,因此租車及預約直巴安排是善用運力疏導旅客,未來三地政府會適時檢討配額,並因應節日或特別活動而考慮增發特別配額。
% S3 ], I9 u' A. W- \公仔箱論壇www2.tvboxnow.com3 J* Q7 L) G% @! E6 H. x8 J
旅遊界立法會議員姚思榮預料本周會有逾萬名團友,從香港經港珠澳大橋到澳門和珠海,考慮到大橋交通,部分旅行團需轉為坐船。被問到大橋客運量遭低估是誰的責任,姚思榮未有正面回應,僅指各方未有預計大橋開通後旅行團數量會急升,認為未來3至6個月都需要不斷檢討有關措施。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