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全球十大怪異天氣跟天文知识】【图】

青蛙和蛇(圖)                                                                                                                                                                                                                                                                                                                        
巨大冰球(圖1)

     騰訊科技訊 據國外媒體9月17日報道,日前,美國《生活科學》網站列舉出了全球十大怪異天氣現象。如:巨大冰球、閃電球、
天空下雨竟有魚和青蛙等。


巨大冰球


    許多人在雷暴天氣中曾遭遇過冰雹,通常這些冰雹最大不會超過壘球大小,它們從暴風雨雲層中落下。然而,有的時候冰雹
的體積卻很大,曾經有80磅的冰雹從天空中降落,當它們落在地面上會分裂成許多小塊。最神秘的是天空無雲層狀態下巨大的冰
雹從天垂直下落,曾有許多事件證實飛機機翼遭受冰雹襲擊,目前,科學家仍無法解釋為什麼會出現如此巨大的冰雹。


聖艾爾摩之火經常出現在船的桅桿上 (圖2)

聖艾爾摩之火

    在雷暴天氣中,人們會偶爾看到聖艾爾摩之火,它可能出現在船隻的桅桿上、牛捨得棚頂、或者出現在人們的頭上。這是非
常小,發著亮光的小球,通常在雷暴天氣下由靜電放電至最高的物體上。據悉,聖艾爾摩之火自身並沒有什麼危險,但是它的出現
卻是一個不好的徵兆,它們通常是在電擊之前出現,因此出現聖艾爾摩之火的地方,路人最好儘快避開此地。


“精靈”閃光(圖3)

“精靈”閃光

    多年以來,經常有報道稱飛行員看到在暴風雲層頂端出現奇異的閃光,像精靈一樣閃爍無常,由於這種現象持續時間非常
短,因此人們對該現象總是半信半疑。但是近年來,科學家們找到了這種奇特閃光存在的證據,其中紅色精靈閃光是離地面50英
里大氣層釋放紅色閃光,通常是多個閃電同時發生。該現象的另一種表現形式是藍色噴氣,在地球大氣層低端出現藍色閃光。這
些閃光速度非常快,只有數千分之一秒。目前,科學家仍對此進行研究,以查明其形成的真正原因。


火旋風 (圖4)

火旋風

    雖然它不是強烈的龍捲風,那種足以將房屋捲起,令人引起驚慌的灰塵魔鬼。這些旋風從本質上講都是龍捲風,形成於地
面強烈的熱量,導致氣流向上,同時風使這股熱氣流旋轉,由於它將地面上的灰塵捲起,因此形象地稱為“龍捲風”。而一種令人
真正驚慌的則是火旋風,它形成於森林火災的強烈熱量並夾帶著火焰,在地面生成像龍捲風的一股火焰,侵襲它到達的區域。




“海怪”或“龍吸水” (圖5)

“海怪”或“龍吸水”

    也許傳說中的尼斯湖水怪就是人們所看到的“龍吸水”現象,龍捲風是一種猛烈旋轉著的圓形空氣柱,它的上端與雷雨雲
相接,下端有的懸在半空中,有的直接延伸至地面或水面上,一邊旋轉,一邊向前移動。出現在地面上,捲揚塵土,卷走房屋、樹木
的龍卷,被稱為“陸龍卷”;而發生在水面上,猶如“龍吸水”的現象,被稱為“水龍卷”。“龍吸水”是一種小型旋風,有時也稱作
“水魔”,龍捲風出現在水面上時,它會吸著一股巨流水柱形成漏斗形狀。這些水魔經常旋轉不規則,有時會發出嘶嘶聲或泡沫噪
音,從外形上看,它在水面上形成一個長頸“海怪”。


藍色月亮 (圖6)

藍色月亮

    藍色月亮通常每隔兩年半發生一次,當時在這個月份中出現兩次滿月現象。這是十分罕見的現象,月亮看上去是藍色的。
據了解,由於森林火災和火山噴發的灰塵噴射至大氣層中,與水滴進行混合,這些烏黑的小滴在地球上傳播數千英里,正如分散
月亮的光線,由此月亮看起來呈現出藍色。


看到三個太陽 (圖7)

看到三個太陽

    即使天氣晴朗,天空仍會出現一些怪異現象。如果太陽非常接近地平線,並且有像羽毛一樣的卷雲在天空中,這時會出現
罕見的三個太陽的視覺現象。該現象的建立是當太陽射線由高雲層中的微小冰結晶折射,因此它並不是很常見。


天空流血:血雨 (圖8)

天空流血:血雨

    天空中流淌血液,這聽起來有點兒像好萊塢的恐怖電影,但自從古代羅馬時代就有空中降落猩紅色雨水的報道。雖然這種
現象令人十分驚慌,但實際上這並不是真正的血液,它是由灰塵或沙土吹至大氣層中,並由強風遠距離攜載,最後與雨雲混合形
成有彩色的降雨。在歐洲地區,紅雨通常是由來自撒哈拉沙漠風暴進行“染色”。(黃雨是由花粉形成的,黑雨是由煤礦的灰塵形
成的,同時一些灰塵還可以形成乳白色的雨)




閃電球 (圖9)

閃電球

    幾個世紀以來,許多人曾報道過在家中曾看到過閃電球,將它描述為非常怪異的帶電小球。它通常形成於雷暴天氣,是高
爾夫球到足球大小的閃電球狀物,在暴風雨中有時漂浮在空氣中,人們遇到閃電球時會十分吃驚慌張。它沒有氣味,也不噴射熱
量和釋放出聲音,它們最終是在砰的一聲中消失,當它與一些電器接觸時,如與電視機接觸,它們會與電視機猛烈地爆炸,有時會
形成火團。這個神秘的閃電球至今仍是一個謎團,目前科學家仍無法解釋它的形成原因。


雨水中包括著魚、青蛙和蛇 (圖10)

雨水中包括著魚、青蛙和蛇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英國和印度曾陸續報道過天空中出現怪異的降雨現象,在降雨中夾雜著一些動物,如:魚、青蛙和蛇等,
它們從天而降,令當地居民感到十分驚訝,甚至許多人認為這是一種不祥的預兆。據稱,有時發生該奇特降雨現象的地區與水源
相隔數英里之外。究竟這是怎麼形成的呢?原來這與海上龍捲風即“龍吸水”現象密切相關,“龍吸水”在水面上形成巨大的水柱
流,同時也將水中的魚等動物旋轉升空,這種龍捲風可以攜帶這些動物至數英里之外,然後像降雨一樣從空中傾倒下來。

[ 本帖最後由 jjj9930 於 2008-10-14 03:00 PM 編輯 ]
★★请珍惜自己的ID,切勿尝试挑战抗衡版规★★
  ★★★★★★链接外网者ID杀无赦★★★★★★

天文知识--有图

说明:用望远镜观察人马座和恒星密集的银河系中心时,这三个明亮的星云经常是目光的焦点。十八世纪时梅西耶就编录了其中的两个,分别是影像中下方的星云M8和右上角的美丽星云M20。第三个星云名为NGC6559,位于M8的左方,二者之间被一道尘埃带所隔开。这三个星云都是恒星诞生区,距离我们大约5000光年远。庞大的M8大小超过100光年,又称为“礁湖星云”,而M20则被称为“三叶星云”。这幅壮丽的数字影像,是由相隔3000公里的两部望远镜所拍摄影像组合出来的。作为背景的深空广角影像,拍摄的地点是美国的亚利桑那州,M8和M20的较高分辨率图像,则是由位于宾州的一座天文台所拍摄。光亮的氢气云所发出的红光是这些发射星云的主要颜色,而三裂星云内高对比性的蓝色区域,则来自被云气所反射的星光。



2006.09.13 PM 17:46彩色的月亮
Credit: Johannes Schedler (Panther Observatory)
说明:常见的月球影像总是呈现为深浅不一的灰色或黄色,而在这幅月面拼嵌影像里,呈现的却是夸张的彩色。我们很熟悉的静海是中右方的蓝色区域,白色的辐射纹从左下方的第谷环行山延伸出来,而各式紫色色泽则斑驳地点缀在中左方的哥白尼环行山四周。这张图中夸张的色差其实是用来表征月亮表面化学组成的差异;其中蓝色色泽对应着钛含量较丰富的区域,橘色和紫色对应着钛与铁含量较少的区域。使用阿波罗登月任务所带回来的月岩样品作为校正后,宇宙飞船所拍摄的类似彩色影像已被用来研究月球整个表面的化学组成。
(cliff编译)

2006.09.12 PM 05:58半人马座Ω星团
Credit: Steve Crouch
说明:半人马座是南天星空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一个星座,其中有一颗星是最靠近我们太阳的一个恒星系统,称为半人马座阿尔法星,另外还有一个银河系中最大的球状星团,称为半人马Ω(欧米伽)星团。这张广角望远镜所拍摄的半人马座Ω星团,大约包含有一千万颗星,影像中还可以看到许多背景星,一些暗黑的星尘云气,以及遥远的星系。半人马座Ω星团距离我们约 15,000 光年,半径约 150 光年。
(cliff编译)

2006.09.11AM 7:38    绿色及黑色相间的极光
Credit: Frank Andreassen (nettfoto.no)
说明:帘状极光之间的空隙是怎么来的?这种不寻常的间隙使极光活动变得十分细致且复杂。使用四部地球轨道上的群集卫星(Cluster)获得之数据进行的研究,可能已经解开这个秘密。极光间隙又被称为“黑极光”,实际上是一种反极光。正常的极光是电子与负离子粒子束沿着地球的等磁场面入射,冲撞并使地球大气中的原子电离,从而使地球大气发出辉光。而极光间隙,则可能是地球电离层的负离子,从毗邻的磁力线线之间被吸出去的地方。这种黝黑的反极光,延伸的高度超过2万公里,持续时间约数分钟。上图影像呈现的是今年年初挪威Harstad镇上空的一次极光事件,绿色的极光幕帘被一序列鲜明的极光间隙所分隔,显得格外壮丽。
(cliff编译)

2006.09.10PM 1:54残月与昴星团
Credit: Vincent Jacques
说明:在这幅于2006年6月23曰在法国芒通(Menton)拍摄的清晨夜空影像里,可以见到东方天空中的残月及昴星团内的姐妹星。当时明亮的金星也在东方的地平面附近,但并没出现在这幅影像里。昴星团的天文影像中通常会出现迷人的反射星云,但在这张影像里,它却被明亮的月光给掩盖了。虽然下弦月的亮区过度曝光,但在地球反照光(被地球向曰面所反射的阳光)的照耀下,仍可以清楚地辨认出暗区的表面特征。
(cliff编译)

2006.09.09     土卫十三不寻常的光滑表面
Credit: Cassini Imaging Team, SSI, JPL, ESA, NASA
说明:土星的小卫星土卫十三为何这么光滑?可能是它的表面为一种颗粒状冰质物质所覆盖,如果确实如此,那么土卫十三可能就是一团乱石堆,而不是一颗结实的天体。这个新发现的太阳系谜团,现在是科学探索的重要题材,它是由正在绕行土星运行的卡西尼号飞船在2005年10月所发现的,当时它正飞掠过这颗24公里大小的卫星上空,拍摄了土卫十三表面的首张影像。土卫十三永远都处在较大的土卫三前方不远处领头绕行土星。在上图这幅影像中,土卫十三不寻常的平滑表面上也有一些较大的陨石坑和圆形团怪,但不像邻近的土卫三或其它土卫那样布满密密麻麻的陨石坑。
(cliff编译)

2006.09.08 AM 08:26    发射星云N44
Credit: WFI, MPG/ESO 2.2-m Telescope, La Silla, ESO
说明:在我们所在区域的宇宙里,N44是最大而且形态最复杂的星云之一,它位于我们邻近的大麦哲伦星系内,拥有难以数计的大质量亮星、长长的黝黑尘埃带、和巨大红色的光亮氢分子云。影像左下端这个巨大的泡泡,可能是由星云中心的恒星造成的。N44距离我们约17万光年。上图这幅影像涵盖了1000光年的区域。
(cliff编译)

2006.09.07  AM 8:37   意外的月震
Credit: Neil Armstrong, Apollo 11 Crew, GRIN, NASA
说明:为何月震会如此之多?最近在重新分析阿波罗登月计划停留在月球的月震仪之数据后,意外发现月表30公里内有相当数量的月震。根据1972年到1977年之间的数据,共记录发生了28次月震。这些月震不但强烈到能移动家具,而且让月球硬岩震动了许多分钟。月震的成因还不是很清楚,其中一种假说认为是陨石坑边坡的崩塌造成了这些震动。但不论真正的原因是什么,未来的月球建筑物都要能够承受经常发生的月震。在上面这张1969年拍摄的影像里,阿波罗十一号的航天员阿尔德林就站在刚架设的月震仪旁,面向登月舱。
(cliff编译)

2006.09.06AM 08:09    黝黑的炎热太阳
Credit: TRACE Project, Stanford-Lockheed Institute for Space Research, NASA
说明:这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太阳吗?是的!就是在平常的曰子里,太阳其实并不那么平静,而是一团翻腾不休的炽热气体球;各种复杂磁场所构成的区域,造成了常见的太阳黑子和明亮的活跃区。太阳表面的泡泡状结构,是来自沿着环状磁力线流动的炽热氢气喷流。在这些活跃区里,沿磁力线冲出的气体通常会再掉回太阳表面,有时候也会冲入曰冕层,甚至逃逸到太空中成为太阳风。上图影像中的太阳,是由三个在紫外光波段拍摄的照片合成出来的。因为只有活跃区才会发出大量的高能量紫外光,所以大部份的太阳看起来很暗。而明亮多彩的区域,则通常是太阳最热也是活动最剧烈的区域。
(cliff编译)

2006.09.05PM 13:49红外线波段的土卫六自转
Credit: VIMS Team, U. Arizona, ESA, NASA
说明:土卫六(泰坦)是太阳系里最怪异的天体之一。它是唯一一颗具有厚重大气的卫星,而且有相当的证据显示这颗不寻常的土星卫星曾有许多甲烷雨所造成的干涸湖泊。为了能够穿透在可见光波段遮掩其特征的云层,绕行土星的卡西尼号宇宙飞船多次在红外光波段对土卫六进行了拍摄,综合这些影像集结成了上面这个时序动画电影。和地球的月亮相似,土卫六永远以同一面朝向土星,因此要拍摄一个完整的自转得用上16天。土卫六上有许多淡色的平野,而赤道附近则有大面积的暗色区域。有些很明亮的小范围区块内可能有大量高反射率的水冰。2005年,惠更斯号探测器首次降落在土卫六表面,在它表面冰冷多砂的暗色区域“存活”了三小时。
(cliff编译)

2006.09.04 AM 08:07   风车星系M51
Credit: N. Scoville (Caltech), T. Rector (U. Alaska, NOAO) et al., Hubble Heritage Team, NASA
说明: 距离我们3000万光年,大小约6万光年的风车状星系M51又称为NGC5194,是一个典型的旋涡星系,也是夜空中最明亮且最上镜头德星系之一。上图这幅影像,是由美国基特峰国家天文台(KPNO)90厘米口径的望远镜以及哈勃太空拍摄的影像组合出来的,目的是要强调通常因太偏红而使得地面难见的M51结构。任何一个拥有双筒望远镜的观星人,都应该能在猎犬座里找到这个风车状的美丽星系。M51被归类成Sc型的旋涡星系,也是它所在星系团中最显眼的星系。
(cliff编译)

2006.09.03AM  猎户座星云南边的NGC 1999
Credit: Robert Gendler
说明: 在著名的猎户大星云的南边,有个名为NGC1999的蓝色反射星云。在上图这幅跨度超过10光年的宽广星野照片里,影像左下方的倒T型天体就是这个星云。这个暗色的天体是个致密的云气和尘埃云,又称为博克云球,在光亮云气的衬托下才显现它的剪影,而它很可能会是未来恒星形成之所在。NGC1999位于距离我们约1500光年的猎户座分子云团的边缘,被它内部的变星-猎户座V380星所照亮。这个区域内到处到时活跃的年轻恒星,它们所发出的喷流和物质流造成明亮的冲击波,包括NGC 1999左下方的HH1与HH2天体,与及它右上方一连串的红色弓形激波弧。
(cliff编译)

2006.9.2美国犹他州上空的曰晕
Credit: Doug Wilson
说明:你看过太阳周围的晕轮吗?这种相当常见的气象景象之所以会出现,是因为覆盖广大天空的高层薄云中含有数以百万计的小冰晶,而每一个冰晶的作用就像是小型的棱镜。当大部分冰晶都是相似的长六角柱形时,阳光从冰晶的一面入射再从对面射出,方向会被偏折22度,这就是曰晕半径的张角。夜晚有时也能看见类似的月晕。这幅影像是在美国犹他周的Gunlock拍摄的,拍照时前景正好有一群鸟飞过。而在云中冰晶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则至今仍是科学探索的课题之一。
(cliff编译)

2006.09.01火焰星云
Credit: Jean-Charles Cuillandre (CFHT), Hawaiian Starlight, CFHT
说明: 涟漪状的尘埃和云气丝,使这个星云博得了“火焰星云” (Flaming StarNebula)的美名。星云中红色和紫色得区域来自不同的物理过程;影像左方的亮星是御夫座AE星,它是如此的炽热,以致它发出的高能量星光把附近云气中氢原子里的电子给撞了出来,当这个离子再次捕获电子又复合成正常的原子是时,常会伴随着发出红色的光。紫色区的色泽则是上述这种红光和被尘埃反射的御夫座AE星蓝色星光之混合。这两种色泽区域分别被称为“发射星云”和“反射星云”。上图影像中的火焰星云正式编号为IC405,位于御夫座内,距离我们约1500光年,其自身大小则约为5光年。
(cliff编译)

2006.8.31  半人马座A星系
Credit: Jean-Charles Cuillandre (CFHT), Hawaiian Starlight, CFHT
说明:横贯半人马座A星系中央的显著尘埃带,是这个星系的重要特点,为什么它会有这么多的尘埃?这个尘埃带是如此的厚重,以致于在可见光波段,它们几乎完全遮住了星系的核心。这是不寻常的特征,因为半人马座A的红色恒星和浑圆的外观,都表明它应该是一个巨大的椭圆星系,而这种星系的尘埃含量通常很低。又名为NGC5128的半人马座A和通常的椭圆星系还存在有其它一些差异,例如它拥有较高比例的年轻蓝色恒星,而且发出很强的射电波。这些证据综合起来可能可以解释为该星系可能是两个正常星系互撞后的产物。星系的互撞触发了众多年轻恒星的诞生,但星系中那些不寻常的尘埃带又是怎样产生的呢?这个问题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半人马座A距离我们仅1300万光年,因此它是距离我们最近的活动星系。
(cliff编译)

2006.8.30土卫二的冰火山
Credit: Michael Carroll
说明:上图这幅迷人的土星景观是画家所做一系列外行星的想象画之一,呈现了冰喷泉从土卫二的狭窄裂缝喷出的情景。这些壮丽羽状的烟柱,是在2005年卡西尼号宇宙飞船与这颗明亮土卫二近距离接触之时发现的。研究人员怀疑这些烟柱的源头,可能是靠近表面、温度接近摄氏0度的液态水窟。和这颗遥远卫星摄氏负200度的表面温度比起来,0度算是相当高温了。这些冰火山戏剧性地说明,这颗直径500公里的小小土卫二,其实仍然很活跃。
(cliff编译)

2006.8.29 NGC 281内的尘埃云
Credit: NASA, ESA, The Hubble Heritage Team, (STScI / AURA) and P. McCullough (STScI)
说明:诞生在致密暗分子云里的恒星,常会产生巨大且形状复杂的尘埃雕塑。恒星用以雕出它们精细作品的工具,则是高能量的星光和高速的恒星风;恒星发出的热量吹散了周围的暗分子尘埃云,并使其中的氢气发出红色辉光。上图影像,是一个位于星际分子柱NGC281内,看看诞生的新疏散星团IC1590。尘埃云NGC281因其可爱的形状又被戏称为“小精灵星云”,它是一种致密的博克云球,距离我们约10,000光年。
(cliff编译)

2006.8.28国际太空站                    
Credit: STS-114 Crew, NASA
说明: 国际太空站(ISS)是环绕地球的轨道上,有史以来最庞大的人造物体。2005年8月,发现号航天飞机造访了这个太空站,并带来了补充物资。国际太空站现在由探险13号任务的组员操控,其中包括一位俄国航天员和一位美国航天员。在离开国际太空站时,发现号的乘员拍摄了这幅壮丽的影像;一座轨道上的太空城市正飞行在里海上方的高空中。太空站可辨识的组件包括数个太空舱、悬臂,以及宽阔的太阳能板。
(cliff编译)

2006.8.27冥卫二和冥卫三
Credit: M. Mutchler (STScI), A. Stern (SwRI), and the HST Pluto Companion Search Team, ESA, NASA
说明: 2005年新发现两颗冥王星的小卫星,暂时编号为S/2005 P1和S/2005P2,现在则被正式命名为尼克斯(冥卫二)和海卓拉(冥卫三)。与冥王星(直径2,360公里)及其大卫星查龙(冥卫一,直径1,210公里)相比,冥卫二和冥卫三非常的小,据估计直径只有40公里到160公里而已。在这幅由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的影像里,冥王星和冥卫一明亮到能够产生衍射光芒,而亮度大约只有冥王星五千分之一的冥卫二和冥卫三却仍然只是一个小亮点。这两个小卫星的新名字对它们所在的冥王星系统而言确实很贴切,在神话故事中,尼克斯是职掌黑暗的女神及卡伦之母,而海卓拉则是九头海蛇怪。另外,冥卫二和冥卫三英文名字的第一个字母合起来是'NH',这也恰好是正在前往冥王星的宇宙飞船“新视野号”(New Horizons)之缩写。
(cliff编译)

Credit: NASA/
2006.8.26CXC/S.Allen; NRAO/G.Taylor (VLA); ESA/W.Harris
说明:当物质掉向黑洞时,就会产生巨大的能量并以喷流的方式把部份物质再喷出来。事实上这种黑洞引擎,可能是宇宙中效率最高的一种,至少星系级黑洞应是如此。这幅组合影像展现的是一个拥有高效率黑洞引擎的椭圆星系NGC4696。这个大星系距离我们约一亿五千万光年,是半人马座星系团中最明亮的成员。在X射线波段(红色)观测NGC4696,天文学家能够测量出掉落的物质为超大质量黑洞添加"燃料"的速率,并用来与产生巨大射电辐射喷流之能量输出作比较。上面影像中的蓝色区块,就是这个跨度达一万光年的射电喷流泡泡。研究成果表明,物质掉向黑洞后引发产生能量过程,确实比核反应过程更为高效。天文学家也得出另一项结论,随着从黑洞输出的能量持续加热周围的云气,恒星形成活动最后会被打断,因此也限制了像NGC 4696这类大星系的大小。
(cliff编译)

2006.8.25土星的部分蓝色云层
Credit: Cassini Imaging Team, SSI, JPL, ESA, NASA
说明:为何上图中的土星有一部分竟然是蓝色的?如果人类能漂浮在这颗巨大的环系行星附近,所看到的景象可能会很接近上面这幅影像,它是在2006年3月中旬时,由正绕行土星的卡西尼号探测飞船所拍摄的。影像中,土星壮丽的环系成了一道薄薄的垂直线,细线上部有一个小黑点是土卫二。环系在影像左端所投射的暗影,显现出它所具有的复杂构造。土星的北半球看起来有些偏蓝,这其实和地球上蓝天的成因完全相同,来自稀薄云区的气体分子,其反射蓝光的效率要比反射红光高。如果我们的视线深入土星深处的云层,就会发现土星云层的主要颜色偏金色。但土星的南半球为何没有偏蓝,其成因仍然未知,其中一种可能是此处的云层较高。
(cliff编译)

2006.8.24轩辕十四与狮子座矮星系Credit: Russell Croman
说明:这幅影像左上角的恒星是如此明亮,以致在其光芒遮掩下,右下角的那个暗弱星系通常难以辨识。恒星轩辕十四和星系“狮子座I”都位于狮子座内,两者相距不到1度。轩辕十四是一个多星系统的成员,在这颗年轻主序星的右上方可以见到它邻近的伴星。在以我们的银河系和仙女大星系为主体的本星系群里,狮子座I是其中一个不起眼的圆球状矮星系。在围绕银河系运行的多个小卫星星系中,狮子座I可能是最遥远的一个。轩辕十四距离我们约75光年,而狮子座I则远在80万光年之外。
(cliff编译)

2006.8.23火星上的火山岩块
Credit: Mars Exploration Rover Mission, Cornell, JPL, NASA
说明:火星上这些异常纹路的岩石是怎么产生的?最可能的来源就是火山。这些被戏称是“颠簸石块”的奇特岩石,高度略低于半米,是由正在火星上漫游的“勇气号”探测车所发现的。石块上的坑洞很可能是是气体从火山炽热的岩石涌出时所留下的。颠簸石块区附近有数群类似的石块区,它们可能都拥有相似的历史。
(cliff编译)

2006.8.22PM木星的大小红斑
Credit: NASA, ESA, A. Simon-Miller (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 I. de Pater, M. Wong (UC Berkeley)
说明: 自从开始用望远镜观测以来,木星的大红斑已经存在300多年了。2006年1月,行星影像学家ChristopherGo注意到它的旁边出现了一个被称为小红斑 (Red SpotJr)的同伴;它是由较小的白色椭圆形风暴系统合并而成,后来又发展出令人惊寄的红色色泽。这幅清晰的哈勃太空望远镜影像,呈现了2006年4月拍摄的这二个红色木星暴风系统。小红斑的大小约是大红斑的一半,直径和地球相当,它位于大红斑的左下方,以落后大红斑大约1小时的位置,随着木星由左向右自转。
(cliff编译)

[/img]2006.8.22AM引力透镜与类星体
Credit: K. Sharon (Tel Aviv U.) and E. Ofek (Caltech), ESA, NASA
说明:这个星系团的中心发生了什么事?乍看之下,那里有数个被拉长了的星系和五个完整的明亮类星体。实际情况却是:整个星系团的行为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引力透镜,把更遥远的明亮天体会聚成数个弯曲的影像。这五个位在星系团中心的类星体,其实是一个遥远类星体被前方引力透镜的影像。仔细检查上面这幅影像,就会发现位在2、4点钟方向的星系是同一个星系的引力透镜影像,这个星系的第三个影像出现在10点钟的方向。这个形成巨大引力透镜作用的星系团编号为SDSSJ1004+4112,位于北天的小狮座内,距离我们约70亿光年。

2006.8.21土卫五的古老陨石坑
Credit: Cassini Imaging Team, SSI, JPL, ESA, NASA
说明:凹凸不平的土卫五(瑞亚)拥有已知最古老的表面。据估计土卫五的表面地质结构在过去数十亿年间几乎没有改变过,它的陨石坑是如此之古老,坑缘在较近期形成陨石坑的改造下,其外观不再是圆形的。与月亮一面永远朝向地球的道理一样,土卫五的自转特征使其呈现出永远面向土星的现象。土卫五的主要组成成分是水冰,但它可能也有个石质的核心。上图影像是由卡西尼号探测船所拍摄的,拍摄时距离土卫五约10万公里。土卫五大小约1,500公里,排行在土卫六(泰坦)之后,是土星的第二大卫星。
(cliff编译)

2006.8.20甚大射电望远镜阵列
Credit: Dave Finley, AUI, NRAO, NSF
说明: 上图展示的是世界上最上镜头的射电望远镜阵列,同时也是科学生产量最高的望远镜阵列之一。甚大阵(Very Large Array,VLA)由27座射电望远镜组成,其中每一座望远镜的大小都和一个大房屋相当。它们都可以沿着轨道移动位置。VLA位于美国的新墨西哥州,1980年正式启用。科学家已藉由VLA发现了水星上的水、正常恒星周围辐射出明亮射电波的星冕、银河系中的微类星体、遥远星系周围因引力作用产生的爱因斯坦环、以及遥远伽马射线爆的射电同位对照影像等。庞大的VLA使天文学家得以研究超高速宇宙喷流的西魏结构,以及探索银河系的中心。
(cliff编译)

2006.8.19侧视星系NGC 5866
Credit: NASA, ESA, and The Hubble Heritage Team (STScI/AURA)
说明: 这个星系为何这么薄?许多扁平盘星系其实和上图影像中NGC5866的一样薄,只不过我们不像这个星系那样处于侧视的方向而已。被归类为透镜状星系的NGC5866,有许多黝黑或暗红的复杂尘埃带,而盘面上的众多亮星,使这个星系带一点偏蓝的底色。年轻恒星所构成的蓝色星盘,延伸的范围超过极细窄星系盘上的尘埃带,盘面中心的星系核心可能在该处较老较红恒星的渲染下,带有橘红色的色泽。虽然这个星系在外观上与我们的银河系相似,但它却比银河系要小上百分之三十。星系NGC5866位于天龙座,距离我们约4400万光年。
(cliff编译)

2006.8.18  碎裂的彗星
Credit: William Reach (SSC/Caltech), et al., JPL, Caltech, NASA
说明:这幅由碎裂的73P彗星组成的伪彩色合成影像,沿着彗星轨道方向涵盖了大约6度的天区,相当于12个满月的宽度。2006年5月4曰到6曰,使用斯必泽太空望远镜的红外相机所拍摄的这些影像,捕捉到用总共60多块彗星大碎片中的40片。影像右上方最明亮的那块是碎片C,中左下方的则是明亮的碎片B。
(cliff编译)
2006.8.17中国探月工程昆明地面站40米天线建成验收(图)

2006年07月18曰中国新闻网:据中国科学院消息,7月16曰,由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承担建设的国家重大航天 工程“嫦娥工程”地面应用系统昆明地面站40米天线建成验收。
据了解,昆明地面站作为国家探月工程的组成部分,主要任务是完成探月卫星下传的月球观测数据的接收和记 录存储;与北京密云地面站、乌鲁木齐南山站、上海佘山站共同组成VLBI网,对绕月探测卫星进行精密定位。
该站于2005年8月中旬破土动工,2006年4月底天线初步交付。根据嫦娥工程总体的安排,40米天线测试组于7月 13曰至15曰对天线的各项指标进行了测试分析,验收评审委员会一致通过验收。
据悉,昆明地面站40米天线的建成和投入使用,将为国家天文台乃至中国科学院承担更多的国家任务奠定基础 条件。

2006.8.16                   北天的三裂星云NGC 1579     
            Credit: R. Jay GaBany (Cosmotography.com)
说明:美丽的NGC1579之外观和著名的三裂星云很相似,但位于天空中较偏北的英仙座内。距离我们约2,100光年的NGC1579,大小约3光年,是个令人着迷的彩色天体。与三裂星云一样,NGC1579是个到处都是尘埃的恒星形成区,在同一个影像视野里同时具有高对比的发射星云及反射星云,也就是说拥有会发出特征红光辐射的氢气云和反射星光所造成的蓝色云气。与三裂星云相似,星云的中心区也有醒目的黝黑尘埃带。NGC1579内尘埃无所不在,因此大幅度地削弱了埋在星云内大质量年轻热星所发出的可见光。
(cliff编译)

                                               
    2006.8.15                                         当彗星遇见环状星云  
Credit: Stefan Seip and Steffen Bruckner
说明:2006年5月8曰的清晨,天文学家仔细观察了碎裂的73P彗星逼近环状星云(M57)和昏暗的旋涡星系IC1296的过程。虽然在这幅天文影像里,这三个天体看起来十分接近,但实际上这颗彗星是太阳系内围的天体,而右上角的环状星云则有2000光年之遥,影像中夹在彗星和环状星云之间的 IC1296,则更远在银河系的边界之外,距离我们约200万光年。因为彗星离我们很近,所以相对于遥远恒星而言移动很快。这幅精彩的望远镜影像是由两组组照片合成出来的;其中之一是跟踪彗星的视运动,另一组则用来捕捉背景恒星和星云。
(cliff编译)

2006.8.14        人马座三重星云
       说明:用望远镜观察人马座和恒星密集的银河系中心时,这三个明亮的星云经常是目光的焦点。十八世纪时梅西耶就编录了其中的两个,分别是影像中下方的星云M8和右上角的美丽星云M20。第三个星云名为NGC6559,位于M8的左方,二者之间被一道尘埃带所隔开。这三个星云都是恒星诞生区,距离我们大约5000光年远。庞大的M8大小超过100光年,又称为“礁湖星云”,而M20则被称为“三叶星云”。这幅壮丽的数字影像,是由相隔3000公里的两部望远镜所拍摄影像组合出来的。作为背景的深空广角影像,拍摄的地点是美国的亚利桑那州,M8和M20的较高分辨率图像,则是由位于宾州的一座天文台所拍摄。光亮的氢气云所发出的红光是这些发射星云的主要颜色,而三裂星云内高对比性的蓝色区域,则来自被云气所反射的星光。
1

評分次數

  • lyanbebe

★★请珍惜自己的ID,切勿尝试挑战抗衡版规★★
  ★★★★★★链接外网者ID杀无赦★★★★★★
wow, alot,thanks
有夠複雜...
very nice
thanks for sharing~
wow...very nice
寻找到独一无二的自己。。。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awesome...!!!
thx yahhh
骄傲的人类 毁
伟大的文明 灭
哪里有爱 拯救一切
  Wow... amazing
this must support

全球十大怪異天氣跟天文知識【圖】


巨大冰球(圖1)

     騰訊科技訊 據國外媒體9月17日報道,日前,美國《生活科學》網站列舉出了全球十大怪異天氣現象。如:巨大冰球、閃電球、天空下雨竟有魚和青蛙等。

巨大冰球

    許多人在雷暴天氣中曾遭遇過冰雹,通常這些冰雹最大不會超過壘球大小,它們從暴風雨雲層中落下。然而,有的時候冰雹的體積卻很大,曾經有80磅的冰雹從天空中降落,當它們落在地面上會分裂成許多小塊。最神秘的是天空無雲層狀態下巨大的冰雹從天垂直下落,曾有許多事件證實飛機機翼遭受冰雹襲擊,目前,科學家仍無法解釋為什麼會出現如此巨大的冰雹。




聖艾爾摩之火經常出現在船的桅桿上 (圖2)

聖艾爾摩之火

    在雷暴天氣中,人們會偶爾看到聖艾爾摩之火,它可能出現在船隻的桅桿上、牛捨得棚頂、或者出現在人們的頭上。這是非常小,發著亮光的小球,通常在雷暴天氣下由靜電放電至最高的物體上。據悉,聖艾爾摩之火自身並沒有什麼危險,但是它的出現卻是一個不好的徵兆,它們通常是在電擊之前出現,因此出現聖艾爾摩之火的地方,路人最好儘快避開此地。



「精靈」閃光(圖3)

「精靈」閃光

    多年以來,經常有報道稱飛行員看到在暴風雲層頂端出現奇異的閃光,像精靈一樣閃爍無常,由於這種現象持續時間非常短,因此人們對該現象總是半信半疑。但是近年來,科學家們找到了這種奇特閃光存在的證據,其中紅色精靈閃光是離地面50英裡大氣層釋放紅色閃光,通常是多個閃電同時發生。該現象的另一種表現形式是藍色噴氣,在地球大氣層低端出現藍色閃光。這些閃光速度非常快,只有數千分之一秒。目前,科學家仍對此進行研究,以查明其形成的真正原因。



火旋風 (圖4)

火旋風

    雖然它不是強烈的龍捲風,那種足以將房屋捲起,令人引起驚慌的灰塵魔鬼。這些旋風從本質上講都是龍捲風,形成於地面強烈的熱量,導致氣流向上,同時風使這股熱氣流旋轉,由於它將地面上的灰塵捲起,因此形象地稱為「龍捲風」。而一種令人真正驚慌的則是火旋風,它形成於森林火災的強烈熱量並夾帶著火焰,在地面生成像龍捲風的一股火焰,侵襲它到達的區域。




「海怪」或「龍吸水」 (圖5)

「海怪」或「龍吸水」

    也許傳說中的尼斯湖水怪就是人們所看到的「龍吸水」現象,龍捲風是一種猛烈旋轉著的圓形空氣柱,它的上端與雷雨雲相接,下端有的懸在半空中,有的直接延伸至地面或水面上,一邊旋轉,一邊向前移動。出現在地面上,捲揚塵土,捲走房屋、樹木的龍卷,被稱為「陸龍卷」;而發生在水面上,猶如「龍吸水」的現象,被稱為「水龍卷」。「龍吸水」是一種小型旋風,有時也稱作「水魔」,龍捲風出現在水面上時,它會吸著一股巨流水柱形成漏斗形狀。這些水魔經常旋轉不規則,有時會發出嘶嘶聲或泡沫噪音,從外形上看,它在水面上形成一個長頸「海怪」。



藍色月亮 (圖6)

藍色月亮

    藍色月亮通常每隔兩年半發生一次,當時在這個月份中出現兩次滿月現象。這是十分罕見的現象,月亮看上去是藍色的。據瞭解,由於森林火災和火山噴發的灰塵噴射至大氣層中,與水滴進行混合,這些烏黑的小滴在地球上傳播數千英里,正如分散月亮的光線,由此月亮看起來呈現出藍色。



看到三個太陽 (圖7)

看到三個太陽

    即使天氣晴朗,天空仍會出現一些怪異現象。如果太陽非常接近地平線,並且有像羽毛一樣的卷雲在天空中,這時會出現罕見的三個太陽的視覺現象。該現象的建立是當太陽射線由高雲層中的微小冰結晶折射,因此它並不是很常見。



天空流血:血雨 (圖8)

天空流血:血雨

    天空中流淌血液,這聽起來有點兒像好萊塢的恐怖電影,但自從古代羅馬時代就有空中降落猩紅色雨水的報道。雖然這種現象令人十分驚慌,但實際上這並不是真正的血液,它是由灰塵或沙土吹至大氣層中,並由強風遠距離攜載,最後與雨雲混合形成有彩色的降雨。在歐洲地區,紅雨通常是由來自撒哈拉沙漠風暴進行「染色」。(黃雨是由花粉形成的,黑雨是由煤礦的灰塵形成的,同時一些灰塵還可以形成乳白色的雨)




閃電球 (圖9)

閃電球

    幾個世紀以來,許多人曾報道過在家中曾看到過閃電球,將它描述為非常怪異的帶電小球。它通常形成於雷暴天氣,是高爾夫球到足球大小的閃電球狀物,在暴風雨中有時漂浮在空氣中,人們遇到閃電球時會十分吃驚慌張。它沒有氣味,也不噴射熱量和釋放出聲音,它們最終是在砰的一聲中消失,當它與一些電器接觸時,如與電視機接觸,它們會與電視機猛烈地爆炸,有時會形成火團。這個神秘的閃電球至今仍是一個謎團,目前科學家仍無法解釋它的形成原因。



雨水中包括著魚、青蛙和蛇 (圖10)

雨水中包括著魚、青蛙和蛇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英國和印度曾陸續報道過天空中出現怪異的降雨現象,在降雨中夾雜著一些動物,如:魚、青蛙和蛇等,它們從天而降,令當地居民感到十分驚訝,甚至許多人認為這是一種不祥的預兆。據稱,有時發生該奇特降雨現象的地區與水源相隔數英里之外。究竟這是怎麼形成的呢?原來這與海上龍捲風即「龍吸水」現象密切相關,「龍吸水」在水面上形成巨大的水柱
流,同時也將水中的魚等動物旋轉升空,這種龍捲風可以攜帶這些動物至數英里之外,然後像降雨一樣從空中傾倒下來。



天文知識--有圖說明:用望遠鏡觀察人馬座和恆星密集的銀河系中心時,這三個明亮的星雲經常是目光的焦點。十八世紀時梅西耶就編錄了其中的兩個,分別是影像中下方的星雲M8和右上角的美麗星雲M20。第三個星雲名為 NGC6559,位於M8的左方,二者之間被一道塵埃帶所隔開。這三個星雲都是恆星誕生區,距離我們大約5000光年遠。龐大的M8大小超過100光年,又稱為「礁湖星雲」,而M20則被稱為「三葉星雲」。這幅壯麗的數字影像,是由相隔3000公里的兩部望遠鏡所拍攝影像組合出來的。作為背景的深空廣角影像,拍攝的地點是美國的亞利桑那州,M8和M20的較高分辨率圖像,則是由位於賓州的一座天文臺所拍攝。光亮的氫氣雲所發出的紅光是這些發射星雲的主要顏色,而三裂星雲內高對比性的藍色區域,則來自被雲氣所反射的星光。



2006.09.13 PM 17:46彩色的月亮
說明:常見的月球影像總是呈現為深淺不一的灰色或黃色,而在這幅月面拼嵌影像裡,呈現的卻是誇張的彩色。我們很熟悉的靜海是中右方的藍色區域,白色的輻射紋從左下方的第谷環行山延伸出來,而各式紫色色澤則斑駁地點綴在中左方的哥白尼環行山四周。這張圖中誇張的色差其實是用來表徵月亮表面化學組成的差異;其中藍色色澤對應著鈦含量較豐富的區域,橘色和紫色對應著鈦與鐵含量較少的區域。使用阿波羅登月任務所帶回來的月巖樣品作為校正後,宇宙飛船所拍攝的類似彩色影像已被用來研究月球整個表面的化學組成。





2006.09.12 PM 05:58半人馬座Ω星團
說明:半人馬座是南天星空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一個星座,其中有一顆星是最靠近我們太陽的一個恆星系統,稱為半人馬座阿爾法星,另外還有一個銀河系中最大的球狀星團,稱為半人馬Ω(歐米伽)星團。這張廣角望遠鏡所拍攝的半人馬座Ω星團,大約包含有一千萬顆星,影像中還可以看到許多背景星,一些暗黑的星塵雲氣,以及遙遠的星系。半人馬座Ω星團距離我們約 15,000 光年,半徑約 150 光年。





2006.09.11AM 7:38    綠色及黑色相間的極光
說明:簾狀極光之間的空隙是怎麼來的?這種不尋常的間隙使極光活動變得十分細緻且複雜。使用四部地球軌道上的群集衛星(Cluster)獲得之數據進行的研究,可能已經解開這個秘密。極光間隙又被稱為「黑極光」,實際上是一種反極光。正常的極光是電子與負離子粒子束沿著地球的等磁場面入射,衝撞並使地球大氣中的原子電離,從而使地球大氣發出輝光。而極光間隙,則可能是地球電離層的負離子,從毗鄰的磁力線線之間被吸出去的地方。這種黝黑的反極光,延伸的高度超過2萬公里,持續時間約數分鐘。上圖影像呈現的是今年年初挪威Harstad鎮上空的一次極光事件,綠色的極光幕簾被一序列鮮明的極光間隙所分隔,顯得格外壯麗。



2006.09.10PM 1:54殘月與昴星團
說明:在這幅於2006年6月23曰在法國芒通(Menton)拍攝的清晨夜空影像裡,可以見到東方天空中的殘月及昴星團內的姐妹星。當時明亮的金星也在東方的地平面附近,但並沒出現在這幅影像裡。昴星團的天文影像中通常會出現迷人的反射星雲,但在這張影像裡,它卻被明亮的月光給掩蓋了。雖然下弦月的亮區過度曝光,但在地球反照光(被地球向曰面所反射的陽光)的照耀下,仍可以清楚地辨認出暗區的表面特徵。



2006.09.09     土衛十三不尋常的光滑表面
說明:土星的小衛星土衛十三為何這麼光滑?可能是它的表面為一種顆粒狀冰質物質所覆蓋,如果確實如此,那麼土衛十三可能就是一團亂石堆,而不是一顆結實的天體。這個新發現的太陽系謎團,現在是科學探索的重要題材,它是由正在繞行土星運行的卡西尼號飛船在2005年10月所發現的,當時它正飛掠過這顆24公里大小的衛星上空,拍攝了土衛十三表面的首張影像。土衛十三永遠都處在較大的土衛三前方不遠處領頭繞行土星。在上圖這幅影像中,土衛十三不尋常的平滑表面上也有一些較大的隕石坑和圓形團怪,但不像鄰近的土衛三或其它土衛那樣佈滿密密麻麻的隕石坑。



2006.09.08 AM 08:26    發射星雲N44
說明:在我們所在區域的宇宙裡,N44是最大而且形態最複雜的星雲之一,它位於我們鄰近的大麥哲倫星系內,擁有難以數計的大質量亮星、長長的黝黑塵埃帶、和巨大紅色的光亮氫分子雲。影像左下端這個巨大的泡泡,可能是由星雲中心的恆星造成的。N44距離我們約17萬光年。上圖這幅影像涵蓋了1000光年的區域。



2006.09.07  AM 8:37   意外的月震
說明:為何月震會如此之多?最近在重新分析阿波羅登月計劃停留在月球的月震儀之數據後,意外發現月表30公里內有相當數量的月震。根據1972年到 1977年之間的數據,共記錄發生了28次月震。這些月震不但強烈到能移動傢俱,而且讓月球硬巖震動了許多分鐘。月震的成因還不是很清楚,其中一種假說認為是隕石坑邊坡的崩塌造成了這些震動。但不論真正的原因是什麼,未來的月球建築物都要能夠承受經常發生的月震。在上面這張1969年拍攝的影像裡,阿波羅十一號的航天員阿爾德林就站在剛架設的月震儀旁,面向登月艙。



2006.09.07  AM 8:37   意外的月震
說明:為何月震會如此之多?最近在重新分析阿波羅登月計劃停留在月球的月震儀之數據後,意外發現月表30公里內有相當數量的月震。根據1972年到 1977年之間的數據,共記錄發生了28次月震。這些月震不但強烈到能移動傢俱,而且讓月球硬巖震動了許多分鐘。月震的成因還不是很清楚,其中一種假說認為是隕石坑邊坡的崩塌造成了這些震動。但不論真正的原因是什麼,未來的月球建築物都要能夠承受經常發生的月震。在上面這張1969年拍攝的影像裡,阿波羅十一號的航天員阿爾德林就站在剛架設的月震儀旁,面向登月艙。



2006.09.04 AM 08:07   風車星系M51
說明: 距離我們3000萬光年,大小約6萬光年的風車狀星系M51又稱為NGC5194,是一個典型的漩渦星系,也是夜空中最明亮且最上鏡頭德星系之一。上圖這幅影像,是由美國基特峰國家天文臺(KPNO)90厘米口徑的望遠鏡以及哈勃太空拍攝的影像組合出來的,目的是要強調通常因太偏紅而使得地面難見的M51 結構。任何一個擁有雙筒望遠鏡的觀星人,都應該能在獵犬座裡找到這個風車狀的美麗星系。M51被歸類成Sc型的漩渦星系,也是它所在星系團中最顯眼的星系。



2006.09.03AM  獵戶座星雲南邊的NGC 1999
說明: 在著名的獵戶大星雲的南邊,有個名為NGC1999的藍色反射星雲。在上圖這幅跨度超過10光年的寬廣星野照片裡,影像左下方的倒T型天體就是這個星雲。這個暗色的天體是個緻密的雲氣和塵埃雲,又稱為博克雲球,在光亮雲氣的襯托下才顯現它的剪影,而它很可能會是未來恆星形成之所在。NGC1999位於距離我們約1500光年的獵戶座分子雲團的邊緣,被它內部的變星-獵戶座V380星所照亮。這個區域內到處到時活躍的年輕恆星,它們所發出的噴流和物質流造成明亮的衝擊波,包括NGC 1999左下方的HH1與HH2天體,與及它右上方一連串的紅色弓形激波弧。



2006.9.2美國猶他州上空的曰暈
說明:你看過太陽周圍的暈輪嗎?這種相當常見的氣象景象之所以會出現,是因為覆蓋廣大天空的高層薄雲中含有數以百萬計的小冰晶,而每一個冰晶的作用就像是小型的稜鏡。當大部分冰晶都是相似的長六角柱形時,陽光從冰晶的一面入射再從對面射出,方向會被偏折22度,這就是曰暈半徑的張角。夜晚有時也能看見類似的月暈。這幅影像是在美國猶他周的Gunlock拍攝的,拍照時前景正好有一群鳥飛過。而在雲中冰晶到底是怎樣形成的,則至今仍是科學探索的課題之一。



2006.09.01火焰星雲
說明: 漣漪狀的塵埃和雲氣絲,使這個星雲博得了「火焰星雲」 (Flaming StarNebula)的美名。星雲中紅色和紫色得區域來自不同的物理過程;影像左方的亮星是御夫座AE星,它是如此的熾熱,以致它發出的高能量星光把附近雲氣中氫原子裡的電子給撞了出來,當這個離子再次捕獲電子又復合成正常的原子是時,常會伴隨著發出紅色的光。紫色區的色澤則是上述這種紅光和被塵埃反射的御夫座AE星藍色星光之混合。這兩種色澤區域分別被稱為「發射星雲」和「反射星雲」。上圖影像中的火焰星雲正式編號為IC405,位於御夫座內,距離我們約1500光年,其自身大小則約為5光年。



2006.8.30土衛二的冰火山
說明:上圖這幅迷人的土星景觀是畫家所做一系列外行星的想像畫之一,呈現了冰噴泉從土衛二的狹窄裂縫噴出的情景。這些壯麗羽狀的煙柱,是在2005年卡西尼號宇宙飛船與這顆明亮土衛二近距離接觸之時發現的。研究人員懷疑這些煙柱的源頭,可能是靠近表面、溫度接近攝氏0度的液態水窟。和這顆遙遠衛星攝氏負 200度的表面溫度比起來,0度算是相當高溫了。這些冰火山戲劇性地說明,這顆直徑500公里的小小土衛二,其實仍然很活躍。



2006.8.29NGC 281內的塵埃雲
說明:誕生在緻密暗分子雲裡的恆星,常會產生巨大且形狀複雜的塵埃雕塑。恆星用以雕出它們精細作品的工具,則是高能量的星光和高速的恆星風;恆星發出的熱量吹散了周圍的暗分子塵埃雲,並使其中的氫氣發出紅色輝光。上圖影像,是一個位於星際分子柱NGC281內,看看誕生的新疏散星團IC1590。塵埃雲 NGC281因其可愛的形狀又被戲稱為「小精靈星雲」,它是一種緻密的博克雲球,距離我們約10,000光年。



2006.8.28國際太空站                    
說明: 國際太空站(ISS)是環繞地球的軌道上,有史以來最龐大的人造物體。2005年8月,發現號航天飛機造訪了這個太空站,並帶來了補充物資。國際太空站現在由探險13號任務的組員操控,其中包括一位俄國航天員和一位美國航天員。在離開國際太空站時,發現號的乘員拍攝了這幅壯麗的影像;一座軌道上的太空城市正飛行在裡海上方的高空中。太空站可辨識的組件包括數個太空艙、懸臂,以及寬闊的太陽能板。



2006.8.27冥衛二和冥衛三
說明: 2005年新發現兩顆冥王星的小衛星,暫時編號為S/2005 P1和S/2005P2,現在則被正式命名為尼克斯(冥衛二)和海卓拉(冥衛三)。與冥王星(直徑2,360公里)及其大衛星查龍(冥衛一,直徑 1,210公里)相比,冥衛二和冥衛三非常的小,據估計直徑只有40公里到160公里而已。在這幅由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的影像裡,冥王星和冥衛一明亮到能夠產生衍射光芒,而亮度大約只有冥王星五千分之一的冥衛二和冥衛三卻仍然只是一個小亮點。這兩個小衛星的新名字對它們所在的冥王星系統而言確實很貼切,在神話故事中,尼克斯是職掌黑暗的女神及卡倫之母,而海卓拉則是九頭海蛇怪。另外,冥衛二和冥衛三英文名字的第一個字母合起來是'NH',這也恰好是正在前往冥王星的宇宙飛船「新視野號」(New Horizons)之縮寫。



2006.8.26

說明:當物質掉向黑洞時,就會產生巨大的能量並以噴流的方式把部份物質再噴出來。事實上這種黑洞引擎,可能是宇宙中效率最高的一種,至少星系級黑洞應是如此。這幅組合影像展現的是一個擁有高效率黑洞引擎的橢圓星系NGC4696。這個大星系距離我們約一億五千萬光年,是半人馬座星系團中最明亮的成員。在X 射線波段(紅色)觀測NGC4696,天文學家能夠測量出掉落的物質為超大質量黑洞添加"燃料"的速率,並用來與產生巨大射電輻射噴流之能量輸出作比較。上面影像中的藍色區塊,就是這個跨度達一萬光年的射電噴流泡泡。研究成果表明,物質掉向黑洞後引發產生能量過程,確實比核反應過程更為高效。天文學家也得出另一項結論,隨著從黑洞輸出的能量持續加熱周圍的雲氣,恆星形成活動最後會被打斷,因此也限制了像NGC 4696這類大星系的大小。



2006.8.25土星的部分藍色雲層
說明:為何上圖中的土星有一部分竟然是藍色的?如果人類能漂浮在這顆巨大的環系行星附近,所看到的景象可能會很接近上面這幅影像,它是在2006年3月中旬時,由正繞行土星的卡西尼號探測飛船所拍攝的。影像中,土星壯麗的環系成了一道薄薄的垂直線,細線上部有一個小黑點是土衛二。環繫在影像左端所投射的暗影,顯現出它所具有的複雜構造。土星的北半球看起來有些偏藍,這其實和地球上藍天的成因完全相同,來自稀薄雲區的氣體分子,其反射藍光的效率要比反射紅光高。如果我們的視線深入土星深處的雲層,就會發現土星雲層的主要顏色偏金色。但土星的南半球為何沒有偏藍,其成因仍然未知,其中一種可能是此處的雲層較高。



2006.8.24軒轅十四與獅子座矮星系

說明:這幅影像左上角的恆星是如此明亮,以致在其光芒遮掩下,右下角的那個闇弱星系通常難以辨識。恆星軒轅十四和星系「獅子座I」都位於獅子座內,兩者相距不到1度。軒轅十四是一個多星系統的成員,在這顆年輕主序星的右上方可以見到它鄰近的伴星。在以我們的銀河系和仙女大星系為主體的本星系群裡,獅子座I 是其中一個不起眼的圓球狀矮星系。在圍繞銀河系運行的多個小衛星星系中,獅子座I可能是最遙遠的一個。軒轅十四距離我們約75光年,而獅子座I則遠在80 萬光年之外。




2006.8.23火星上的火山岩塊
說明:火星上這些異常紋路的岩石是怎麼產生的?最可能的來源就是火山。這些被戲稱是「顛簸石塊」的奇特岩石,高度略低於半米,是由正在火星上漫遊的「勇氣號」探測車所發現的。石塊上的坑洞很可能是是氣體從火山熾熱的岩石湧出時所留下的。顛簸石塊區附近有數群類似的石塊區,它們可能都擁有相似的歷史。




2006.8.22PM木星的大小紅斑
說明: 自從開始用望遠鏡觀測以來,木星的大紅斑已經存在300多年了。2006年1月,行星影像學家ChristopherGo注意到它的旁邊出現了一個被稱為小紅斑 (Red SpotJr)的同伴;它是由較小的白色橢圓形風暴系統合併而成,後來又發展出令人驚寄的紅色色澤。這幅清晰的哈勃太空望遠鏡影像,呈現了2006年4月拍攝的這二個紅色木星暴風系統。小紅斑的大小約是大紅斑的一半,直徑和地球相當,它位於大紅斑的左下方,以落後大紅斑大約1小時的位置,隨著木星由左向右自轉。




2006.8.22AM引力透鏡與類星體
說明:這個星系團的中心發生了什麼事?乍看之下,那裡有數個被拉長了的星系和五個完整的明亮類星體。實際情況卻是:整個星系團的行為就像是一個巨大的引力透鏡,把更遙遠的明亮天體會聚成數個彎曲的影像。這五個位在星系團中心的類星體,其實是一個遙遠類星體被前方引力透鏡的影像。仔細檢查上面這幅影像,就會發現位在2、4點鐘方向的星系是同一個星系的引力透鏡影像,這個星系的第三個影像出現在10點鐘的方向。這個形成巨大引力透鏡作用的星系團編號為 SDSSJ1004+4112,位於北天的小獅座內,距離我們約70億光年。



2006.8.21土衛五的古老隕石坑
說明:凹凸不平的土衛五(瑞亞)擁有已知最古老的表面。據估計土衛五的表面地質結構在過去數十億年間幾乎沒有改變過,它的隕石坑是如此之古老,坑緣在較近期形成隕石坑的改造下,其外觀不再是圓形的。與月亮一面永遠朝向地球的道理一樣,土衛五的自轉特徵使其呈現出永遠面向土星的現象。土衛五的主要組成成分是水冰,但它可能也有個石質的核心。上圖影像是由卡西尼號探測船所拍攝的,拍攝時距離土衛五約10萬公里。土衛五大小約1,500公里,排行在土衛六(泰坦)之後,是土星的第二大衛星。




2006.8.20甚大射電望遠鏡陣列
說明: 上圖展示的是世界上最上鏡頭的射電望遠鏡陣列,同時也是科學生產量最高的望遠鏡陣列之一。甚大陣(Very Large Array,VLA)由27座射電望遠鏡組成,其中每一座望遠鏡的大小都和一個大房屋相當。它們都可以沿著軌道移動位置。VLA位於美國的新墨西哥州,1980年正式啟用。科學家已藉由VLA發現了水星上的水、正常恆星周圍輻射出明亮射電波的星冕、銀河系中的微類星體、遙遠星系周圍因引力作用產生的愛因斯坦環、以及遙遠伽馬射線爆的射電同位對照影像等。龐大的VLA使天文學家得以研究超高速宇宙噴流的西魏結構,以及探索銀河系的中心。




2006.8.19側視星系NGC 5866
說明: 這個星系為何這麼薄?許多扁平盤星系其實和上圖影像中NGC5866的一樣薄,只不過我們不像這個星系那樣處於側視的方向而已。被歸類為透鏡狀星系的 NGC5866,有許多黝黑或暗紅的複雜塵埃帶,而盤面上的眾多亮星,使這個星系帶一點偏藍的底色。年輕恆星所構成的藍色星盤,延伸的範圍超過極細窄星系盤上的塵埃帶,盤面中心的星系核心可能在該處較老較紅恆星的渲染下,帶有橘紅色的色澤。雖然這個星系在外觀上與我們的銀河系相似,但它卻比銀河系要小上百分之三十。星系NGC5866位於天龍座,距離我們約4400萬光年。




2006.8.18  碎裂的彗星系
說明:這幅由碎裂的73P彗星組成的偽彩色合成影像,沿著彗星軌道方向涵蓋了大約6度的天區,相當於12個滿月的寬度。2006年5月4曰到6曰,使用斯必澤太空望遠鏡的紅外相機所拍攝的這些影像,捕捉到用總共60多塊彗星大碎片中的40片。影像右上方最明亮的那塊是碎片C,中左下方的則是明亮的碎片B。




2006.8.17中國探月工程昆明地面站40米天線建成驗收

2006年07月18曰中國新聞網:據中國科學院消息,7月16曰,由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臺承擔建設的國家重大航天 工程「嫦娥工程」地面應用系統昆明地面站40米天線建成驗收。
據瞭解,昆明地面站作為國家探月工程的組成部分,主要任務是完成探月衛星下傳的月球觀測數據的接收和記 錄存儲;與北京密雲地面站、烏魯木齊南山站、上海佘山站共同組成VLBI網,對繞月探測衛星進行精密定位。
該站於2005年8月中旬破土動工,2006年4月底天線初步交付。根據嫦娥工程總體的安排,40米天線測試組於7月 13曰至15曰對天線的各項指標進行了測試分析,驗收評審委員會一致通過驗收。
據悉,昆明地面站40米天線的建成和投入使用,將為國家天文臺乃至中國科學院承擔更多的國家任務奠定基礎 條件。





[ 本帖最後由 jff6000 於 2008-10-16 11:45 PM 編輯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戶組無法下載或查看附件

2006.8.16 北天的三裂星雲NGC 1579     
說明:美麗的NGC1579之外觀和著名的三裂星雲很相似,但位於天空中較偏北的英仙座內。距離我們約2,100光年的NGC1579,大小約3光年,是個令人著迷的彩色天體。與三裂星雲一樣,NGC1579是個到處都是塵埃的恆星形成區,在同一個影像視野裡同時具有高對比的發射星雲及反射星雲,也就是說擁有會發出特徵紅光輻射的氫氣雲和反射星光所造成的藍色雲氣。與三裂星雲相似,星雲的中心區也有醒目的黝黑塵埃帶。NGC1579內塵埃無所不在,因此大幅度地削弱了埋在星雲內大質量年輕熱星所發出的可見光。




2006.8.15 當彗星遇見環狀星雲  

說明:2006年5月8曰的清晨,天文學家仔細觀察了碎裂的73P彗星逼近環狀星雲(M57)和昏暗的漩渦星系IC1296的過程。雖然在這幅天文影像裡,這三個天體看起來十分接近,但實際上這顆彗星是太陽系內圍的天體,而右上角的環狀星雲則有2000光年之遙,影像中夾在彗星和環狀星雲之間的 IC1296,則更遠在銀河系的邊界之外,距離我們約200萬光年。因為彗星離我們很近,所以相對於遙遠恆星而言移動很快。這幅精彩的望遠鏡影像是由兩組組照片合成出來的;其中之一是跟蹤彗星的視運動,另一組則用來捕捉背景恆星和星雲。




2006.8.14 人馬座三重星雲
說明:用望遠鏡觀察人馬座和恆星密集的銀河系中心時,這三個明亮的星雲經常是目光的焦點。十八世紀時梅西耶就編錄了其中的兩個,分別是影像中下方的星雲 M8和右上角的美麗星雲M20。第三個星雲名為NGC6559,位於M8的左方,二者之間被一道塵埃帶所隔開。這三個星雲都是恆星誕生區,距離我們大約 5000光年遠。龐大的M8大小超過100光年,又稱為「礁湖星雲」,而M20則被稱為「三葉星雲」。這幅壯麗的數字影像,是由相隔3000公里的兩部望遠鏡所拍攝影像組合出來的。作為背景的深空廣角影像,拍攝的地點是美國的亞利桑那州,M8和M20的較高分辨率圖像,則是由位於賓州的一座天文臺所拍攝。光亮的氫氣雲所發出的紅光是這些發射星雲的主要顏色,而三裂星雲內高對比性的藍色區域,則來自被雲氣所反射的星光。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戶組無法下載或查看附件
好恐怖阿....>"<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