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倡紅隧單管先讓公共交通行駛tvb now,tvbnow,bttvb8 Z5 G! S% X5 @' C3 h/ q: y
3 G; v5 R* }7 ?5 w(東方日報) 2019年11月23日
/ Q! W) d+ u: e, ?5 k3 r
- k) ~. o1 f: {【本報訊】紅隧設施被破壞後至今仍然封閉,政府日前稱可考慮在收費亭等設施完成復修前,暫時不收取紅隧隧道費,讓車輛使用該隧道。香港運輸研究學會資深會員熊永達昨早在電台節目中表示,若紅隧不收費只會令隧道比以往更擠塞,建議當局先開放紅隧單管,讓佔紅隧一成車流量的公共交通工具單管雙行,解決大部分市民上班上學的問題。
" e/ h9 A, r0 v" ?0 w& o/ m, l2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o4 H1 k+ w4 K# @& }9 o

, U4 Y! E2 b/ L; [, v3 V3 _紅隧設施被破壞後至今仍然封閉。tvb now,tvbnow,bttvb: D _* `- W5 [* Y; w6 w
tvb now,tvbnow,bttvb# n6 `+ L9 \4 m: n, r
不收隧道費只會令擠塞加劇
* E1 F& ~# J0 F$ wtvb now,tvbnow,bttvb紅隧因多項設施受破壞,至今仍未通車。政務司司長張建宗早前表示,可以在收費亭等設施未復修好之前,暫時不收紅隧費用,爭取盡快通車。熊永達昨早說,不全盤認同政府做法,擔心若紅隧不收費,只會令到隧道比以往更擠塞,政府的考慮必須是對大眾最有益的做法。
7 }. o2 Q1 c8 x5 atvb now,tvbnow,bttvbwww2.tvboxnow.com& Y7 R2 p1 Q {) {7 A0 A" K
他指出,紅隧現時每日平均車流量約十二萬架次,當中一成屬公共交通工具;然而九成港人會選擇乘搭交通工具出行,當中四成會選搭巴士,可見市民對公共交通尤其巴士的需求大。他建議,政府可以先開通單管,讓所有公共交通工具雙行線行車,已能解決大部分市民上班上學的問題。tvb now,tvbnow,bttvb8 b I6 ^+ Z# [) ]+ t3 \8 d; _) y
& q) E% X, X, `2 E" J3 J
熊認為,全封隧道復修需時很長,而行經隧道的公共交通工具數量並不多,如果通風系統等設施受損未完全復修,僅用單管行車,相信廢氣也不致太厲害,認為先讓公共交通工具單管雙行是相當實際可行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