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司長曾俊華表示,發展經濟和投資教育,是紓緩貧窮的長遠策略。重視市場的政府,絕對不等如一個冷酷無情的政府。/ s% |" t/ D w) F5 b
曾俊華表示,不少市民在接連的危機中飽受壓力,質疑香港的經濟發展模式,未能做到均等分配,造成貧窮和社會流動問題;亦有人從價值觀質疑,基建帶動經濟發展的模式,不適合香港社會。0 \8 _% r* t, P# ]6 {, U. c
他表示,香港是一個小型開放的經濟體,受到客觀條件局限,政府不宜採用大幅財富轉移的方式,去解決就業和貧窮問題。這種以高福利為主的方式,需要政府大幅調整現行的稅率和稅制,削弱工資彈性和市場調整功能,徹底改變行之有效的經濟運作模式。他認為市民不會認同。他相信,推動整體經濟增長,讓社會共同創富,是長遠解決就業和貧窮問題的根本之道。
, t6 @' v5 ^' B8 i曾俊華稱,政府奉行「大市場、小政府」的模式,因為政府相信市場是激發經濟效率的最有效方法,但同時政府必須在市場未盡完美時作出干預,所以政府投資在教育、基建和社會福利,幫助提升整體競爭力,提升市民的質素,讓他們可以面對社會經濟變化,改善社會流動。公仔箱論壇. y6 y3 }2 X ^& U0 f" z
他強調,發展經濟和投資教育,是政府紓緩貧窮的長遠策略。在2004至08年期間,香港的經濟處於上升周期,低收入人士數目下降,收入普遍改善,失業和開工不足的情況減少,這反映經濟好景時,基層亦可受惠。不過,政府同時亦注意到,在經濟逆境,基層市民收入受到首當其衝的衝擊,因此,由2008年開始,政府推出多項短期紓困措施,就是要協助他們解決燃眉之急。
5 p4 D+ U+ [8 @' m2 x6 I& kwww2.tvboxnow.com他指出,重視市場的政府,絕對不等如一個冷酷無情的政府;政府發展經濟,並不是為了小部分富裕階層,而是為了整體市民可以受惠。所以,當社會面對貧窮問題時,整個社會都有責任一起解決。政府提供了一個健康和富有活力的市場環境和經濟秩序,讓商界發揮,當部分市民未能跟上的時候,政府期望商界履行社會責任,致力共建關懷社會。
+ n: P% d% x: Z8 z% ]7 }tvb now,tvbnow,bttvb他最後指出,香港貧窮問題的成因複雜,涉及香港人外移流動性、外來人口的社會經濟條件和香港經濟結構轉變等因素。在貧窮問題上,政府仍有不少工作,包括最低工資立法、促進就業,以及推出紓解民困的措施,這些都是政府未來工作的重點。在社會取得政策共識後,他會提供足夠的財政承擔。公仔箱論壇9 Z D* g2 X" \8 x 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