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巨大恆星或解宇宙最大未解之謎(圖)

tvb now,tvbnow,bttvb1 Q! P  D1 e# K$ ^/ J: V
        星系中最大的恆星:距離地球16萬光年遠處存在四顆大恆星,體積遠超過科學預計恆星應有的大小。(NASA)
" r( A$ H" S% A& \- Q5 r- }
2 a3 ^7 W+ P3 \6 b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科學家近日提出了一項最新理論,或可以解答宇宙最大的神秘未解之謎之一。2010年美國宇航局的科學家發現4顆白矮星,它們質量大約是太陽的300倍,這是預測正常恆星質量極限的2倍。德國伯恩大學的研究學者稱,這些恆星屬於大麥哲倫雲內巨大恆星群R136的一部分,距離地球大約16萬光年遠,它們如此龐大的體積可能是恆星合併的結果。
2 F6 s  a9 V1 X/ c% Z1 q# `
9 {6 M, N4 n' C: Y7 a" D! b公仔箱論壇在此之前,科學家對銀河系和其它星系的觀測表明,目前宇宙中形成恆星的質量極限是太陽質量的150倍,這一預測在2010年發現這些巨大恆星時被打破。此前這個預測似乎代表了一個宇宙極限,適用於任何恆星形成的地方。
2 n9 F" Q  T3 }5 Ctvb now,tvbnow,bttvb2 F; o& q( q. E5 [" ]1 b
“這項發現表明,無論是恆星質量上限,還是任何新生的恆星質量組成成分,似乎都一樣,與恆星產生地無關。”波恩大學的帕維爾·克勞帕教授這樣說道。“恆星產生的過程似乎是普遍相似的。”
' v: h+ h; a1 @1 z! v2 i6 U% R公仔箱論壇/ P" V  R) y. I9 v* }

! Q$ x+ M" |. V* ^( @www2.tvboxnow.comtvb now,tvbnow,bttvb( ^+ L: n7 B6 f9 i& c8 s
大、最熱、質量最大的恆星群可能位於大麥哲倫雲內部恆星形成區域。(NASA)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c+ D$ S6 o6 W1 \/ `
tvb now,tvbnow,bttvb3 }1 `$ N! N/ |2 U0 w# J
然而,最新發現的這四顆超明亮、超大質量的R136恆星似乎是這樣廣泛接受的質量極限準則的特例。
9 w; L: \0 J. c5 ]* Hwww2.tvboxnow.com
! S2 d4 K+ B  M1 h,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伯恩大學的研究小組成員包括首席研究員Sambaran Banerjee博士和Seungkyung Oh,他們對類似R136恆星群的恆星交互活動進行建模,他們利用電腦仿真再現真實的恆星群,創造了一個擁有17萬恆星緊密接觸的恆星群。
& h/ I. L: t5 p8 n最初Seungkyung保證所有恆星都是正常質量,且按照預計的方式分佈。為了計算基本的系統是如何隨着時間平穩變化的,這個模型必須解決51萬個方程。由於核反應、每顆恆星時放的能量、恆星間碰撞時產生的影響,整個仿真過程非常複雜。
% ]( d; j+ P8 L& e/ K# ~2 H1 p: Ywww2.tvboxnow.com: m% L  [( S$ |7 p
這種高度密集的恆星間計算被稱為“直接數值模擬”(direct N-body simulations’),它是對恆星群建模最可靠最精確的方式。
* c  r5 z- |) O' w- D9 A8 C: m
$ Y  e) d1 d/ r
; Z2 [7 [: Y9 p- W+ v% F
5 l  E" [# p6 V3 Q7 m( G& Z9 T 在宇宙何處?RMC 136a恆星群的星系地圖,其中有些恆星質量是太陽的300倍,體積是目前恆星質量上限的2倍。(NASA)
1 l5 \9 K3 z' A8 etvb now,tvbnow,bttvb公仔箱論壇) K" g- q# D0 z  c+ U; [7 T
“一旦這些計算完成,它將迅速揭開這些超大質量恆星的神秘面紗。”Sambaran補充說道,“在恆星群早期它們就已經出現了。在緊密的雙星系統中有如此多大質量的恆星,它們本身緊密相連,會發生頻繁的隨機接觸,有的會導致碰撞兩顆恆星合併成質量更大的天體。這樣產生的恆星很可能迅速形成R136中觀測到的那些超大質量恆星。”
4 s6 ^% Q7 y# |3 _' K6 l
4 X) V+ h# w7 _" _7 S7 t- J“想像一下兩個笨重的恆星互相緊密環繞運行,但由於臨近恆星的引力作用導致兩者被分開,如果兩者最初的環繞軌道被拉伸到足夠遠,當它們經過彼此時會彼此碰撞從而形成單一的超大質量恆星。”Sambaran解釋道。" B" o1 u1 B6 j- ?/ U6 f/ F
“儘管兩顆大質量恆星碰撞涉及的物理學原理非常複雜,我們仍堅信這解釋了觀測到的這些超大質量恆星是如何形成。從恆星碰撞的理論解釋,相對容易的多。畢竟恆星形成的普遍相似性這一理論還是主流理論。”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