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健康資訊] 混合油、優格有助於降血壓

混合油、優格有助於降血壓& i% S5 ~( x& B5 ]
  根據兩篇最新研究顯示,在飲食中加入一些芝麻、米糠油、或是低脂優格,或許能有助於血壓並提升心臟健康。
5 I- `, Z: L  o( o! O+ vwww2.tvboxnow.com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s/ r1 R  O) P0 V! P+ F
  第一篇研究顯示,混合芝麻和米糠油能降低血壓的程度,幾乎與常用藥物相同。第二篇研究發現,經常吃優格的人比較不容易有高血壓。美國心臟協會發言人Rachel Johnson博士表示,總結來說,這兩項研究都非常支持DASH飲食計劃(降血壓飲食)。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y6 M7 k# y; l% e
  
1 }: k  r1 G( S9 Pwww2.tvboxnow.com  DASH飲食是大量的水果和蔬菜,以及少量的飽和脂肪和鹽,它建議每天吃2或3份有益心臟健康的脂肪,芝麻和米糠油;另外,每天也需要2、3份的無脂肪或低脂肪乳製品,像是優格。
: [- b2 [" [. ^1 ~3 N) o6 l4 mtvb now,tvbnow,bttvb  
+ C& g# P' i1 I  第一篇研究是針對3百位高血壓患者,分為服用藥物、在飲食中加入35克芝麻和米糠油、以及藥物加上飲食三組;結果顯示,服用芝麻和米糠油的患者收縮壓下降14毫米汞柱、舒張壓下降10.8毫米汞柱;吃藥的患者收縮壓下降16毫米汞柱、舒張壓下降12毫米汞柱;飲食加藥物的患者降低幅度比其他兩組多1倍以上。公仔箱論壇& g( u0 w9 o- h3 e
  
7 e" u. O3 P0 Q$ Lwww2.tvboxnow.com  研究中使用的混合油稱為Vivo,尚未上市,也可以自己調配。Johnson博士表示,明智地使用橄欖油、鱷梨、堅果奶油、高油脂的魚類、亞麻籽等有益心臟健康的脂肪,可能有類似的好處。(AHA建議要限制攝取脂肪量低於每日所需熱量的25%至35%)。
1 g) G/ w6 O: m$ n: E9 Nwww2.tvboxnow.com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P% j$ l& [# o4 ?* c; \
  優格的研究是針對約2千名沒有高血壓的成人追蹤14年,研究人員發現,若優格的熱量超過平日攝取熱量的2%,高血壓的機率降低31%,收縮壓增加的幅度也比沒吃優格的人少。
9 Q; u6 h- [. N- {9 m3 R$ F5 Xtvb now,tvbnow,bttvb  
7 f& m( L6 @6 M, Z# N  紐約大學Langone醫學中心的Despina Hyde表示,優格是鈣的良好來源,許多研究證明鈣有助於控制血壓,但是要避開全脂優格或全脂牛奶,因為它們含有較多會提高低密度脂蛋白(壞膽固醇)的飽和脂肪。tvb now,tvbnow,bttvb7 q0 |0 G9 n, \. W, ^- _8 w1 k
  
$ G) c3 C4 ~/ S3 b  研究結果在華盛頓特區舉辦的2012年美國心臟協會(AHA)高血壓研究年會中發表。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9 G. f& a2 n  k( L( x
  www2.tvboxnow.com+ L  r) r/ b" J) h" N8 Y8 m9 U
  杜克大學的Pao-Hwa Lin博士表示,這些研究證實,飲食對高血壓控制是有影響的,在某些情況下,食品幾乎和藥品一樣可以降低血壓,但需要有更多研究來確認結果;即使是對心臟健康的脂肪也含有熱量,而肥胖是高血壓和心臟疾病的另一危險因素。公仔箱論壇' B6 ^8 e5 d( r1 R  K8 V9 g
  : j/ Z; k6 L2 f% B* O
出處: WebMD Health News . q1 F/ v1 p$ B' u& o
作者: Denise Mann
1 @2 z) d( ^$ l& T9 _5 j- }9 i* n" t公仔箱論壇審閱: Louise Chang
1

評分次數

  • soforlee

芝麻與優格都是對人體有益的食物呢!1 X1 @2 W; Q* `( r1 K# U

% u; v6 R! k& j& s9 Q+ U. w6 A公仔箱論壇能夠每天攝取一些當然是好的
1

評分次數

  • soforlee

米糠油的飽和脂肪有成19.7%,比芥花籽油的4%差很大!
三分天注定 ! 七分靠打拼! 爱拼才会赢♪ ♬……
肥胖是高血壓和心臟疾病的另一危險因素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