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上晉身中共政治局的〝60後〞政治明星胡春華,在中共第二輪人事調整中,從內蒙古黨委書記任上空降廣東,接任力推動經濟轉型的改革派,汪洋的廣東省委書記壹職。有評論分析,胡春華主政廣東,改革難成主調,而在最近處理南周事件當中,很可能重蹈前廣東省委書記張德江覆轍。
3 p2 G5 f, a; ^) A! u$ `! I- Stvb now,tvbnow,bttvb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9 y) s2 J5 {1 ?/ b
目前胡春華主政月余廣東,在他最初入主廣東時,《大公報》曾贊譽,胡春華在施政理念上和汪洋頗有契合,都曾極力推動經濟轉型;均具有廣東官員壹以貫之的開放心態;在整頓幹部隊伍上均講求原則、不留情面。以此看來,廣東易帥後,大政方針應將保持相對連貫性和穩定性。廣東續有改革派,未來依舊可期。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2 G) H/ m* |# h- ^
www2.tvboxnow.com8 ]- U! {2 e f0 Z& d1 ~
公仔箱論壇; T4 v0 J+ D+ W& K
胡春華在施政理念上已處處顯示與汪洋大不同。((網絡圖片)). k( {: G% ~- i
* T/ E6 K& {7 O, e" ?www2.tvboxnow.com最新壹期的《爭鳴》雜誌指出,胡春華主政廣東這壹個多月來,並未假裝以改革為第壹要務。1月17日,廣東省委十壹屆二次全會上,胡在工作報告強調治粵方略,重點做4方面工作:1,要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2,要保障和改善民生,3,要確保社會和諧穩定,牢固樹立穩定是第壹責任的意識,4,要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公仔箱論壇7 @0 M/ b9 H) U8 B; U
然而這4大任務之中,沒有壹條與政治體制改革相關,也沒有壹條深化經濟體制與文化體制的改革。tvb now,tvbnow,bttvb' @. e! k6 P/ @3 M; z; Q" R
胡春華明確強調,〝要貫徹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精神,用講話精神統領廣東的各項工作。〞,報導認為,廣東並非自作主張地回避政治體制改革和淡化經濟體制改革,而是執行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的治國新政,〝改革〞只改工作作風,不改專制制度,〝民生〞只多生〝父母官〞,不生民主。5 A4 L( d& Q1 V0 H% Y4 D+ _* p! m
9 p2 [9 F; O& A4 w7 v* V( S5 D+ s公仔箱論壇公仔箱論壇# u6 }/ Q7 u% v& ]' a9 M
tvb now,tvbnow,bttvb% F3 N+ |/ i# \+ G. V
張德江主政廣東曾落下罵名。(網絡圖片)5 X4 O/ w2 G' w2 D* t Z8 ]! x+ g
4 N3 L' u9 W7 K張德江主政廣東為最落下罵名
: k. x8 g5 d1 \4 G公仔箱論壇報導指出,1月初〝南周事件〞,扼殺新聞自由的胡春華即使不是主謀,但他也沒有挺身保護有〝中國媒體改革先鋒〞之譽的南方報系。過往,從任仲夷到謝非,樹立了不顧壹切保護南方報系的傳統。除了張德江整肅《南方都市報》,落下封殺言路的罵名外,再沒有廣東高官與媒體為敵。
0 v& E7 D. ~/ C+ _公仔箱論壇張德江主政廣東,在許多社會問題上脫不了幹系。2002年掩蓋〝沙士〞疫情,致使疫情擴散;2003年發生死於收容所的大學生孫誌剛事件,同年整肅披露該案情和〝沙士〞疫情的《南方都市報》,將其正、副總編輯逮捕並判刑。此外,在此期間,還發生了東莞石龍萬人抗暴、揭陽萬人抗暴、太石村等造成多人死傷的血腥事件,壹些廣東民眾發起了〝驅張運動〞。
: B; g9 G1 m; P' j胡春華重蹈張德江覆轍? www2.tvboxnow.com" ^- b7 l! T( {2 `5 h4 c
《爭鳴》文章認為,〝南周事件〞胡春華剛剛到任,就讓南方報系受難,可謂重蹈張德江覆轍。而胡春華苦苦營造〝務實低調親民〞的努力,也前功盡棄。
# [8 M0 }& W( w現年49歲的胡春華是中共僅有的3名〝60後〞地方〝壹把手〞之壹,並被看作是胡錦濤的親信和改革派人物之壹,曾先後在西藏和內蒙這兩個邊疆地區工作過,又在河北擔任過壹把手,因和胡錦濤同姓並有著相似的團派政治背景,因而有〝小胡〞之稱。
# ^" ` d0 ~# ^) x- L( c: h+ h. U: Ctvb now,tvbnow,bttvb十八大會議上,胡春華成為25人組成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而胡春華接任的廣東廣東省委書記壹職,被認為是上位中央的踏腳石,從李長春到張德江,都進入政治局常委,汪洋今次雖未直接入常,卻也進入國務院。6 L( d% e- K8 X$ x+ R+ f5 @% w) h) D
香港《明報》曾指出,現在由胡春華來接管中國人口和經濟的第壹大省,顯示中共對廣東的人事考量,並非發展廣東經濟,這是廣東的悲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