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警告:地球上的生物的滅絕速度超過了以往任何時候。《自然》雜誌稱,50年後100多萬種陸地生物將從地球上消失。人口急速增長、全球氣溫變暖和自然環境惡化,使地球上的生物正在經歷有史以來第六次大滅絕。www2.tvboxnow.com1 A1 y7 e9 r& }1 n9 b
& |; b! [# W J2 t( A, f
www2.tvboxnow.com( a1 A) D, g; W1 K M
正在中國南京參加第四次國際寒武紀大會的多位著名古生物學家表示了上述看法。他們認為,目前物種消失與地球歷史上的生物滅絕事件驚人相似,是工業革命拉開了這次生物滅絕的序幕。
. x# l0 p4 G+ J% Etvb now,tvbnow,bttvb
4 l e6 f% B6 o: V9 stvb now,tvbnow,bttvb
; v! G: s4 ?$ a5 A. N$ D& r5 Z) l" b' j4 {
# K1 Q4 p0 ?( `www2.tvboxnow.com8 m$ C4 o$ X1 a% `3 y( p: o
科學界普遍認為,地球生命演化史經歷過五次大規模的生物滅絕,雖然具體原因眾說紛紜,但可以肯定的是,這些都與環境急劇變化有密切關係。最嚴重的一次生物大滅絕發生在距今約2.5億年,導致超過95%的地球生物滅絕。
. ^3 _. i' |" K+ N公仔箱論壇
# p" r/ R: }8 p
]$ ]5 |7 i Y/ y公仔箱論壇英國皇家學會會員、劍橋大學教授西蒙·莫瑞斯說:“人類活動引起的全球氣溫變暖與距今約4500萬年前地球經歷的一次氣溫變暖十分相似。它們都導致了大量動植物種類滅絕。”
+ k# a+ Q$ C& f
H4 k- g+ c p5 ~% _4 K5 C. g8 ~7 G$ c+ Q/ i# l% i
國際自然資源保護聯合會發表的“2004年全球物種調查”顯示:全球有超過15000種地球物種瀕臨滅絕,滅絕速度超過了以往任何時候。《自然》雜誌稱,50年後100多萬種陸地生物將從地球上消失。公仔箱論壇( o$ p3 f( b% g7 m* N! }4 e
公仔箱論壇2 R, C7 P( x2 e; s+ ~! S2 w
www2.tvboxnow.com# Y( x S4 t9 o- ]/ F

8 U, h* c9 X8 ]! L7 i; z) Ntvb now,tvbnow,bttvb5月29日,一名加拿大地質學家在觀察岩石。
# n9 O- U) w$ E7 l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0 J: e. m# f% x# ]; twww2.tvboxnow.com
. m' g' f7 r6 J- A7 A) f公仔箱論壇“除了星體撞擊、全球性火山爆發等突發事件,我們正在經歷的生物滅絕比地球生命史上其它滅絕事件更為惡劣。”中國西北大學早期生命研究所所長舒德干說。公仔箱論壇: u; d5 R& ?% @, R5 r. E* G+ [. b
" c+ a( `, ~0 w) T4 [0 S4 t/ r! p' q
: }8 t) [& G7 ^5 y* ^4 i2 F& L這位近年來在《科學》和《自然》雜誌上發表了10餘篇早期生命研究文章的科學家說,以前的生物大滅絕都屬於自然災害,但這一次是人為的。
( F% }8 g5 D& X- V# M3 s
, T- Z# t9 [0 x1 }tvb now,tvbnow,bttvb
8 K" G/ d& X. R# K8 a( J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科學家發現,人類活動造成的物種滅絕比自然滅絕的速度高1000倍,平均每小時就有一個物種滅絕,如夏威夷畫眉和康定雲杉已經消失。 tvb now,tvbnow,bttvb% N4 @! n7 w$ j
8 [$ Y& i- S. z/ g( H7 Y: s( Xwww2.tvboxnow.com□在最新一期美國地球物理學會刊物EOS周報上,美國全國科學基金會北極系統科學委員會發表報告說,北極圈內海洋、陸地和凍土地帶積存的冰正在加快融化
- l0 n" R j$ I2 n$ P□北美大湖區是世界上最集中的淡水水域。最近,美國科學家的研究發現,氣候變暖導致大湖區春季解凍時間逐漸提前,而且提前解凍的趨勢是無法控制的。, m2 O* I: D3 i, z j3 t$ q- I- ]! z
. l) e* R9 V; T' l+ D7 N+ W- @
6 R2 D# C# i/ L( ttvb now,tvbnow,bttvb
' W$ s% ]: y' ?2 Owww2.tvboxnow.com5月29日地質學家丹·萊爾曼比和魏家庸在岩石中考察古生物化石。 , K8 @; Z: g7 c5 z

0 g: T! o# N8 P) A2 X5月29日,兩名地質學家在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