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報專訊】【本報訊】台灣再揭發北海油脂股份有限公司及協慶企業有限公司疑生產劣質油,本港食物安全中心正考慮第三次發出《食物安全命令》,禁止「北海」及「協慶」生產的食用油及製成品在本港供應及銷售。食安中心至今已封存約二百四十公噸台灣入口的食用油。另外,政府向立法會提交文件解釋內地進口廢油去向,翻查海關數字,今年首七個月共有七百三十公噸廢油從內地進口,該批廢油不屬「廢食油」,而是環氧大豆油,部分用作製造打印墨水及塑膠製品。
+ k( b" R- b+ wtvb now,tvbnow,bttvb2 g6 u4 A) m, e6 V1 j8 l
廢油進口規管混亂+ W2 I! I0 X* j# m9 F, Z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F; q5 H. Y4 {7 J0 m1 I
食安中心指出,雖然十月初已停止所有台灣食油進口及在港供應,但最新資料顯示「北海」及「協慶」的油脂製品或不宜供人食用。為保障公眾健康,正考慮繼九月十四日及十月二十九日後,發出第三道《命令》強制食物商回收上述兩公司的產品,稍後公布詳情。tvb now,tvbnow,bttvb- H6 d7 d3 ~: |3 ^ j6 c
6 t. \( k5 t3 D* V. A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廢油進口規管混亂,統計處指本港今年首七個月有六百五十二公噸廢油從內地進口,但去向不明,惹立法會議員關注。政府向立法會食物安全及環境衞生事務委員會提交最新文件解釋,根據海關進出口紀錄,本港首七個月從內地進口七百三十公噸廢油,佔總進口量約一成。當中約五百公噸廢油已轉口,其餘二百多公噸廢油用作製造打印墨水及塑膠製品,並非去向不明。政府又指,該批廢油非一般「經使用煮食油」,而是環氧大豆油,常用作增塑膠及穩定劑,貨值較高。www2.tvboxnow.com' i1 N) }$ t9 S# ~3 y* s
9 p9 V% c! O) b2 M+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至於本港根本沒有批准生產食用豬油,但統計處卻有出口紀錄,海關仔細翻查一三年初至一四年七月的產品出口報關紀錄,當中牽涉四個出口商,包括因捲入強冠豬油案而遭刑事調查的「金寶運有限公司」,以及另外三個出口商。海關發現,三個出口商均報錯關,包括誤將轉口當出口,或輸入錯誤資料,已提醒出口商正確報關,並加強監察進出口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