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龍珮寧台北11日電)有些民眾因怕傷到關節而不運動。醫師說,其實這樣更傷,健走是中年最佳運動入門方式,提出健走三原則「保骨固關節」,就是動態暖身、腳跟著地、運動後喝高鈣牛奶。公仔箱論壇0 [3 A, z9 e: A( Q2 ~- |( P
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理事長陳芳萍說,不少中老齡民眾因擔心磨損關節而「不敢動」,但是卻忽略重要的觀念是「不運動除了會減損骨密度外,同樣也會傷害關節」。& \2 j9 B% m# |+ A, W4 O
她說,人體的骨骼與關節在30-40歲開始進入損耗期,其實運動可啟動骨重塑機制、增加骨密度以外,還能使關節滑膜層受壓分泌組織液,進入軟骨組織提供養分,若長期不運動,恐讓骨骼關節兩敗俱傷。* k8 d7 l) v5 F
「動對了反而更健康」陳芳萍提出「保骨固關節」健走三原則,包括動態暖身、腳跟著地、運動後喝高鈣牛奶。
- X5 A" ?' ~7 j$ H6 Hwww2.tvboxnow.com原則一是「動態暖身比靜態好,強化肌腱韌帶更護關節」,暖身其實有分動、靜態,健走前光做靜態暖身還不夠,加做動態暖身更能強化肌腱長度與韌帶組織的彈性。
- f+ C: F, e/ L" c( z& J }5 Cwww2.tvboxnow.com原則二是「別用跑步方式健走,謹記腳跟著地避傷害」,健走與跑步不同,慢跑時腳尖先著地能幫助減緩碰撞產生的衝擊,而健走著地時須用腳跟,並依循腳跟-腳掌-腳趾的順序踏步,才能讓腳踝和膝蓋均勻地承受身體重量,民眾在健走時應該特別留意。
0 Y6 |# t$ @% _, e8 W原則三是「運動後喝高鈣牛奶,延緩71%關節退化」 ,鈣質與維生素D在骨骼保健上缺一不可,國健署建議,31歲以上成人一天需攝取1000mg的鈣,鈣不足也會影響維生素D攝取不足。
: h# A6 [+ K5 P! ^" }6 {陳芳萍說,維生素D是幫助鈣質吸收的重要元素,但維生素D難透過日常飲食足量攝取,建議每日攝取2杯250cc高鈣牛奶,以達到日常標準,幫助維持骨骼與關節的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