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是獨立的病症,又是肺系多種疾病的一個症狀。中醫認為其病因病機較為複雜,臨床必須詳審病機分型辨治,才能盡快地治癒。用中藥時,必須證、藥相符才能功效顯著。
2 ~4 A7 y$ a* |/ Dtvb now,tvbnow,bttvb
9 A: w7 m$ Z; S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中醫認為咳嗽多以外感風寒和外感風熱、內傷咳嗽。其致病的因素不一,而且常伴隨異常氣候因素造成的各種感冒症狀。首先注意咳痰的顏色、質地,這是辨別咳嗽證型的首要區別症候之一。如外感風寒咳嗽、風寒侵襲肌表、肺氣失降而引起。症見咳嗽痰稀、咽癢、鼻塞、流清涕、說話聲重等風寒感冒症狀。脈浮緊,舌苔薄白,治宜發散風寒,宣肺止咳。方用止嗽散加減;風熱咳嗽,感受風熱之邪。症狀為咳痰不爽,痰黃或稠黏,喉燥咽痛,常伴惡風身熱,鼻流黃涕,口渴等表熱證。舌苔薄黃,脈浮數,治宜疏風清熱止咳。方用桑菊飲加減。內傷咳嗽,指發病時間長,無表證,也因外感而誘發。多以痰飲伏肺、症見咳喘、憋悶,咳吐稀白痰、不能平臥。舌苔滑,脈弦,治宜解表蠲飲,止咳平喘。方用小青龍湯加減。
3 D# Q9 f- R' n. u'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0 f9 Y* U4 @* `2 ?* U; }. a
形寒飲冷傷肺
# J* I2 @$ ?2 q8 R) A( _. w# I: A6 G, Z1 ~
此外中醫認為肺為嬌臟,稍為受到寒氣,就會肺氣上逆而咳嗽。所謂「三分治,七分養」,故日常調攝對預防咳嗽尤其重要,適當地紓緩咽喉,補養臟腑,《難經》指出︰「形寒飲冷傷肺」,意思是形體受寒,或飲食生冷,均可損傷肺臟。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T6 U! z. z" I: l9 P$ u/ ?% {9 L
. B6 @) a, Z& [0 p5 l" H4 x# x8 z
對於治療秋季燥咳,在我們民間,常用冰糖與川貝母、梨子熬水服用,效果很好。記得學習「中藥學」的時候,老師說:世間萬物中,總有一物能降另一物,如梨子生長於夏秋之季,故其物多能制約夏秋季的溫燥之邪,還有西瓜、黃瓜等等夏秋季節的藥食產物,多能克制其夏秋之氣,更有高寒地帶的蟲草、雪蓮花等等,多能驅寒,適合肺腎虛之咳嗽作食療。
0 P9 y/ G2 _8 V& ~4 D3 ctvb now,tvbnow,bttv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x" x6 l/ p* C* V- t# g8 Z9 m
咳嗽除了配合醫生治療外,日常膳食調養,對鞏固療效非常重要,可多選清熱利咽的食物︰如菊花、橄欖、油柑子等;化痰:羅漢、絲瓜、柚子、柑桔等;潤肺︰百合、川貝、沙參、玉竹、無化果、雪耳等。忌食煎炸類、辛熱及煙酒等食物,太過黏膩溫補之品也不宜。慢性咳嗽者,更應增強身體適應氣候變化的能力,遇有感冒及時治療,兼有自汗者醫師會處方中藥「玉屏風散」作預防,留意痰液變化,咳痰不爽時,輕拍背部來促使痰液排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