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tatic.appledaily.hk/images/apple-photos/apple/20190423/large/23la5p1.jpg)
/ b' g. }! b1 `+ ^+ y民主進步會計師成員黃健菁(左)及李淑儀均指中港會計行情法規大不同。梁志永攝
5 e$ H0 s' P% F$ a( [
r' B" n9 ~0 \/ Qtvb now,tvbnow,bttvb
* j* h% R$ [7 Atvb now,tvbnow,bttvb
) ^0 m, v$ I D( g/ Z6 K【送中條例】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p5 ~: Q9 u! J1 B
2 m& h; a$ [& E7 C4 o0 |www2.tvboxnow.com【本報訊】保安局提出修訂《逃犯條例》,原稱要針對不法之徒的法律,成為專業界頭上一把刀。有從事會計界人士指,不少香港會計師樓與國企、民企都有業務聯繫,修例勢必令會計界成「夾心」,不單舉報違例行為或被視為洩露機密,不知情下或要為有問題賬目承擔偽造甚至串謀欺詐等風險,更嚴重是條文訂明「教唆」干犯任何可移交罪類亦屬違法及可移交,會計師只要在資訊貿易鏈上有角色就有引渡風險,就算只是打工仔,隨時亦中招。
( z. z! ~2 o0 l+ i, Z+ a公仔箱論壇記者:梁穎妍
- S4 F/ U* I* A% z9 X- K! p2 B6 v) G- ^" g
「對成個專業(造成)好大恐慌,威嚇性!」於香港及美國從事金融、審計及會計業近25年的民主進步會計師成員李淑儀接受《蘋果》訪問時表示,會計界若涉內地業務,修例後隨時踩地雷,跨國企業必被嚇跑,會計師樓老闆若被引渡,公司亦會倒閉,反問:「試問香港仲有乜生存空間?」
7 F' B9 k& A2 T8 b# ~5 M+ u
( ?/ A: z3 s9 m t# `6 o! ^6 \www2.tvboxnow.com李舉出多例證明業界危機四伏,如為公司記賬時,若營運地不在香港,要依賴股東及董事提供資料,惟對方若故意隱瞞,會計師隨時被視為偽造賬目。其次是審計工作一般抽樣檢查,若抽取樣本及格就會作出「無保留意見」,倘若最終揭出違規,審計師或被視為串謀詐騙;另一種情況是香港專業人士為內地公司出任高級財務總監,但在香港遙距處理公司業務,難以百分百監察到所有業務細節,或獲委託管理中外合資公司、管理香港部份,倘有事故亦可被視為串謀詐騙,「打份工㗎咋,都係中㗎」。
4 z& b# Z7 T5 stvb now,tvbnow,bttvb& Y) c/ a( h4 @, f! `
曾捐款商界或遭秋後算賬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4 `9 {( j0 E7 f. X0 N# x
商界擔心過往「符合國情」的貪賄行為會在修例後被翻舊賬,李淑儀認為,負責管數的會計師亦受牽連。她指90年代末至2000年初,不少香港公司到內地拓展業務,會以捐錢參與城鄉建設名義把款項交予城鎮政府領導人,但款項實際如何運用無從得知,過程中或有貪賄成份,日後或被秋後算賬。李更指,「國企公司嚟香港分拆業務上市係多到不得了」,而孟晚舟事件更反映內地公司如何透過香港公司當「下手」,與被制裁國家交易,「上方(貿易)嘅嘢我哋睇唔到㗎喎,但你喺嗰條資訊交易鏈個角色係出現咗」,港會計界勢陷兩難,倘供出敏感資料或舉報,或遭內地視為違法,甚至洩露國家機密。www2.tvboxnow.com$ o; {) `% i" J" R$ M8 f
. s8 Z3 I- s) y& J' P; A1 R9 }tvb now,tvbnow,bttvb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q- H9 r+ p+ j3 _
tvb now,tvbnow,bttvb' I/ ]* P! O D6 e- g' E! n
國際制裁協議執行有落差 }1 I: ^9 s& z. q: Y
www2.tvboxnow.com& E* c( r: G8 r( i& l- J
李慨嘆,因內地思維與香港不同,到內地工作原已承受風險,「試過內地國企公司佢哋有稅務糾紛,佢哋第一個反應係約稅局嘅人出嚟食飯」,港人最多選擇不參與,但修例後「連尊重不同嘅空間都冇」,因以往違反專業守則最多被除牌及罰款,日後可能被追究刑責、被移交內地審訊,「唔單止賭身家,仲要賭埋自己性命」。tvb now,tvbnow,bttvb$ I. X, E4 J7 J9 u& n; E
& u3 D' t: p# P/ a% R同為民主進步會計師成員黃健菁也指中港法制、行情與行規往往有衝突,例如如何執行國際制裁協議,兩地標準已有落差,指去年港府收緊打擊洗黑錢條例,會計師都打醒十二分精神,但涉及內地業務時應按何地標準監管,至今仍是問號,特別是業務涉及國企,在引渡機制下業界如履薄冰,「舉報後若與同聯合國制裁嘅國家有交易,唔披露會犯香港法律,披露咗又犯內地法例,變咗我哋係victim,承受晒(一切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