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中國5000年瑰寶展



  首博的文物精品
  第一部分、禮儀的沉澱
  中國文化遺産标志——太陽神鳥金飾
  商後期(約公元前1300~前1046年)
  尺寸:外徑12.5、内徑5.29、厚度0.02厘米,重量20克
  2001年成都金沙遺址出土
  四川省成都博物院金沙遺址博物館藏
  整器圖案采用镂空方式表現,分内外兩層,内層周圍等距分布12條旋轉的齒狀光芒;外層由4隻逆時針飛行的鳥組成。4隻鳥首足相接,朝同一方向飛行,與内層漩渦旋轉方向相反。有研究認爲其外層4鳥代表四鳥負日,也代表春夏秋冬四季輪回,内層12道芒紋代表一年十二個月周而複始。這是古代蜀人崇拜太陽的物證,也許當時古蜀人已經掌握了歲、時、月的概念以及形成的原因。
  太陽神鳥圖案表達着追求光明、團結奮進、和諧包容的精神寓意,而且構圖嚴謹、線條流暢、極富美感,是古代人民“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豐富的想象力、非凡的藝術創造力和精湛的工藝水平的完美結合。2005年8月16日“太陽神鳥”金飾正式成爲中國文化遺産标志。
  


  中國最早的“太陽神”——太陽神紋石刻
  新石器時代·城背溪文化(約公元前5800~前4700年)
  尺寸:高105、寬20、厚12厘米
  1998年秭歸東門頭出土
  湖北省博物館藏
  這是我國目前發現最早的“太陽神”石雕像。先人用寫意的手法雕刻出一位身軀修長、兩手下垂、雙足分立的人,頭頂上刻着有23條光芒的太陽,腰部兩側的圓點似行星在宇宙中運行。此人代表着中國主管太陽的神。萬物生長依賴太陽,太陽崇拜在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其信仰形式。此石雕像就是新石器時代長江中遊地區的人們對太陽崇拜的産物。
  


  


  


  


  


  最早的青銅酒杯——銅爵
  夏(約公元前2070~前1600年)
  尺寸:帶流長14.5、高13.5厘米
  1984年河南偃師縣二裏頭出土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銅爵爲酒器,是中國曆史上出現最早的青銅容器。該器采用複合範鑄造而成。形體輕薄,長流尖尾,三足高尖且外侈。長流和尾的造型,加強了重心,使之平衡,且又對稱美觀。整體造型纖秀簡潔,舒展空靈,如同淩空飛翔的鳥,體現了古代匠師的聰明巧思。此爵以其棱角分明的長流、束腰修長的身姿呈現出金屬器所特有的神态,成爲時代最早、器形最美的青銅器典型代表。
  


  原始仿生壺――紅陶獸形壺
  新石器時代·大汶口文化(約公元前4400~前4100年)
  尺寸:高21.6厘米
  1959年山東泰安大汶口遺址出土
  山東省博物館藏
  盛器。壺體爲似豬似狗的獸形, 獸作挺頸昂首,以張圓的口部作壺嘴,四肢爲器足,短尾上翹,尾根部一筒形口,由此注入水或美酒。此壺造型匠心獨具,整體布局恰當合理,獸的形象生動有趣,好像正在張着嘴巴向它的主人乞讨食物。大汶口文化的居民掌握了動物各部位的比例結構,能夠突破寫實而進行藝術再創造,也凸現了飼養業在當時的重要地位。
  


  


  這件叫玉琮王,是遠古時祭地所用的禮器,哈哈,當年乾隆皇帝還以爲是筆筒哪。
  


  中國最早的體系完整的文字——刻辭甲骨
  商後期(約公元前1300~前1046年)
  尺寸:長18.4、寬11.7厘米
  河南安陽小屯村出土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學研究所藏
  中國古代占蔔時多用龜甲和獸骨。其中龜甲稱爲蔔甲,多用龜的腹甲;獸骨稱爲蔔骨,多用牛的肩胛骨。蔔甲和蔔骨,合稱爲甲骨。使用甲骨進行占蔔,要先取材、鋸削、刮磨,再用金屬工具在甲骨上鑽出圓窩,在圓窩旁鑿出菱形的凹槽。然後用火灼燒甲骨,根據甲骨反面裂出的兆紋判斷兇吉。甲骨上一般契刻有占蔔的文字甲骨文。這塊甲骨上就有刻辭,記載了癸亥日占蔔求雨的事情。
  甲骨文是商代後期王室用于占蔔記事而刻(或寫)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被列爲“通向商代文明的五道門徑(分别爲甲骨文、傳統曆史文獻、青銅器、考古學、理論模式)”之一。它打開了觀察3000年前黃河流域人們生活的窗戶。
  


  


  


  


  


  


  


  禮神酒器——銅豬尊
  商代晚期(約公元前1300~前1046年)
  尺寸:長72、通高40厘米,重19.75千克
  1981年湖南湘潭縣出土
  湖南省博物館藏
  尊爲酒器。此尊以豬的形象爲整體造型。豬背上開橢圓形口,設蓋,爲酒的出入口。蓋上鑄小鳥增加情趣,疏密相間的紋飾更顯高貴,可見當時設計者的觀察寫實能力和制作者技藝的精湛;前後肘部有橫穿的圓孔管,從實用的角度考慮,此器盛滿酒之後,一個人難以搬運,有此管孔,可以穿系繩索,供人擡舉。尊盛酒後,難以倒出,應配備有取酒的勺;口兩側有獠牙,從動物進化的角度看,不屬于家養,而是一隻孔武有力的野公豬。以野豬作爲銅尊形制,在現有的商代青銅器中僅此一例。商周時期的象生動物具有表意的功能及象征的意味,藝術地表現了人們的原始宗教觀念。
  


  


  蜀國的始祖神——縱目銅人面
  商代晚期(約公元前1300~前1046年)
  尺寸:高85.4、寬78厘米
  1986年四川廣漢市三星堆2号祭祀坑出土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人面中空,大嘴微張,兩隻耳朵好像鳥翅膀一樣向外伸展着。額頭上有一個奇特的裝飾,是用補鑄法安裝上去的夔(kuí)龍。整個面具表情威嚴肅穆,表現手法誇張,将人獸自然有機的融合一體,創造出具有通天法力的神靈形像。據史籍記載,先秦時期第一代蜀王蠶叢,“其目縱,始稱王”。一般認爲它是蜀國始祖蠶叢的形象。而其兩頰上下各有一長方形穿孔,推測此像可能是蜀民嵌于宗廟内木柱之上供奉。


  周武王伐商的見證物——利簋(guǐ)
  西周武王時期(公元前1046~前1043 年)
  尺寸:高32厘米
  1976年陝西臨潼出土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簋,主要用于放置煮熟的飯食,多用作禮器。這是目前發現時代最早的西周青銅器,也是西周初年金文中叙述武王伐商的唯一珍貴史料。腹内底部鑄銘文4行32字,大意爲:武王伐商,甲子日淩晨歲星正當其位,宜于征伐;戰勝商朝八天後的辛未日,武王在軍隊駐地賞賜貴重金屬銅給有功之臣——利,利就用銅來鑄造寶器以作紀念。銘文載武王伐商的時間是甲子日;再有是從開戰後的第八天,就對有關人員進行獎勵,說明戰争持續的時間不長。這些與文獻《尚書·牧誓》、《逸周書·世俘》所載相吻合,都載周武王在甲子日征伐商王。
  


  


  獰厲之美——龍虎紋銅尊
  商代晚期(約公元前1300~前1046年)
  尺寸:器高50.5厘米,口徑44.9厘米,重約20千克1957年安徽阜南縣阜南月兒河出土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尊爲盛酒器。龍虎紋銅尊以圓雕、浮雕與線刻相結合的裝飾方式,組合成嚴整的畫面。肩部有3條蜿蜒的遊龍,龍首突出于器身之外。腹部爲一首雙身的虎,口銜一文身、屈四肢的裸體人形,虎首突起成圓雕。器表紋飾凸起,器内跟着凹進,這種鑄造工藝在長江中遊地區較爲多見。相同的虎噬人形象見于殷墟婦好墓所出的婦好銅钺和四川省廣漢三星堆遺址1号祭祀坑所出的龍虎紋銅尊。其含意衆說紛纭,有學者認爲是饕餮(tāotiè)食人的形象,或認爲虎非食人而是護人。龍虎尊鑄造精良,造型完美,是商代青銅藝術的傑作。
  


  


  


  以人扛着的調酒器 ——鳥蓋人足銅盉(hé )
  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年)
  尺寸:高34.6、身徑20.6-21.8厘米
  晉侯墓地31号墓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盉是調酒器,也是溫酒器。西周時期《季良父盉》的“盉”字像手持麥稈以吸酒。王國維《說盉》:“盉乃和水于酒之器,所以節酒之厚薄者也。”此盉乃扁橢圓體曲流形盉,蓋爲圓雕的振翅鳥形,以熊形鏈與器相連。器足塑造得形象生動,兩個裸體的半蹲人形,身前傾,兩人負重時的神态表現得惟妙惟肖。晉侯墓地31号墓與晉獻侯稣墓(8号墓)屬夫妻合葬,爲晉獻侯稣夫人的墓。對墓主人人骨進行測年分析,認定其時代爲公元前814年至前797年。此盉造型别緻,構思奇特,體現出晉國精湛的青銅工藝水平。
  


  


  越人留在湘江流域的酒器——動物紋提梁銅卣
  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
  尺寸:高50、最大腹徑38厘米
  1988年湖南衡陽縣赤石鄉出土
  湖南省衡陽博物館藏
  卣(yǒu),酒器,古文獻和銅器銘文常有“秬鬯(juchang)一卣”,秬鬯是古代祭祀時用的一種香酒。此提梁銅卣出土于湖南湘江流域春秋時期的墓葬中,它的形制與中原地區西周時期的銅卣相似,但蓋上和腹部裝飾的蛇紋、蛙紋等,不見于中原商周同類器物。加之形制、紋飾相近的銅卣湖南湘潭還有出土。因此,這件銅卣應是湘江流域越人仿制中原西周銅卣的作品。
  越人在先秦兩漢時期廣泛分布于中國南方地區,秦漢以後大部分融合于漢族,一部分與今天的壯族、侗族等有着密切的關系。此卣鑄造精良,可知春秋時湘江流域的越人已有比較發達的鑄銅水平。
  


  


  


  現實與虛幻交融的浮雕——鳥獸龍紋銅壺
  春秋晚期(公元前770~前476年)
  尺寸:高44.2、口徑16.5、腹徑25厘米,重6.82千克
  1923年山西渾源李峪村出土
  上海博物館藏
  壺爲酒器,也可作水器。以浮雕方式把器物裝飾得精緻富麗,怪異詭奇,主體紋飾是人首鳥體的怪獸和龍相互纏繞,人首鳥體的怪獸《山海經》上多有記載,如“讙頭國在其南,其爲人人面有翼,鳥喙,方捕魚。”“有元丹之山,有五色之鳥,人面有發。”人首鳥體的怪獸能和龍相互纏繞,應是一種神異之獸,體現出人們對神靈世界的好奇與幻想。在紋飾之間還浮雕有虎食人和牛、豹等動物,腹下一周雁紋,這些紋飾在自然界中可以見到實物。紋飾的虛實結合和冶鑄的精緻,體現了春秋時期晉國青銅鑄造業的高度水平。
  


  


  


  


  


  


  


  


  


  湖南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千年奇“臉”——人面紋銅方鼎
  商代晚期(約公元前1300~前1046年)
  尺寸:通高38.5、口長29.8、寬23.7厘米
  1959年湖南甯鄉黃材寨子山出土
  湖南省博物館藏
  鼎爲饪食器,也是權力和地位的象征。該器是目前發現的唯一一件以人面作爲主體裝飾的方鼎。器腹四面各高浮雕人面,雖大小不一,但五官部位、臉部表情如出一範,可見鑄造者擁有十分高明的技巧,也許當時已經掌握了放大縮小的技術。人面寫實逼真,表情肅穆,給人以莊嚴神秘的感覺,這可能是中國南方3000多年前商代人的面貌寫真,而其耳上有雲勾角狀物,下有手爪形飾,又有人認爲這是古代文獻中的“饕餮”(tāotiè)形象。鼎腹内壁鑄有“大禾”二字銘文,“禾”字如谷子抽穗時的植株形象,結合器壁的人面形象,有認爲是對祭祀、祈禱谷物豐收的一種紀念。
  


  


  一器二用的食物箱——曾侯乙銅冰鑒
  戰國前期(公元前475~前338年)
  尺寸:高63.2、口徑63厘米
  1978年湖北随縣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銅冰鑒爲方鑒内套方尊缶,方鑒底部安有彎形栓鈎,正好插入缶足穿眼,把缶穩住。其中一隻栓鈎還裝有倒鈎,栓鈎插入後,倒鈎即自動倒下卡緊,使缶不能搖動。灌酒挹酒不需打開鑒蓋,隻用打開缶蓋,設計巧妙。方鑒四面和四角各有一條攀附狀的龍作耳,龍尾部又有小龍纏繞,并附有兩朵小花點綴其上,狀貌十分俏麗,鑄作精細,是失蠟法鑄造的較早的典範作品。蓋内銘刻“曾侯乙作持用終”。方鑒與方尊缶之間有較大的空隙,可置冰塊于其中冰冷食物,又可置木炭以溫燙食物。既是最早的“冰箱”,也是最早的“烤箱”。
  


  虢季子白盤
  年代:西周
  材料:青銅
  規格:高39.5厘米,口長137.2厘米
  收藏地:中國曆史博物館
  介紹:
  盤爲古代盥器。《禮記·内則》:"進盥,少者奉盤,長者奉水,請沃盥,盥卒授巾。"盤與匜(Yi)配合使用,流行于西周至戰國時期。盤的作用與現代的臉盆相近,匜則象一隻瓢。貴族行禮儀時,往往用匜澆水洗手,用盤承之。銅盤最早見于商代。虢季子白盤鑄于周宣王時期,與散氏盤、毛公鼎并稱西周三大青銅器。盤形制奇特,似一大浴缸,爲圓角長方形,四曲尺形足,口大底小,略呈放射形,使器物避免了粗笨感。四壁各有兩隻銜環獸首耳,口沿飾一圈竊曲紋,下爲波帶紋。盤内底部有銘文111字,講述虢國的子白奉命出戰,榮立戰功,周王爲其設宴慶功,并賜弓馬之物,虢季子白因而作盤以爲紀念。銘文語言洗練,字體端莊,是金文中的書家法本。
  虢季子白盤是青銅器中的瑰寶,其流傳極富傳奇色彩。此盤自道光年間出土後曾被當地農人用以喂馬,後縣令以數錢據爲己有。幾經動蕩,此盤被劉銘傳覓得,極爲珍惜。在其後幾十年内,凱觎此盤者不乏其人,劉氏後人将盤重埋地下,遠避他鄉。解放後,劉肅将此盤掘出獻給國家。自此,虢季子白盤才得以重放異彩,供世人欣賞。
  虢季子白盤是西周宣王時期青銅禮器。傳清道光時期陝西寶雞 川司出土,爲西周著名重器。
  虢季子白盤内底部有銘文八行字。長篇銘文不僅有史料價值,也是先秦書法代表作。其書法頗具新意,用筆謹饬,圓轉周到,一筆不苟甚有情緻。這派圓轉書風對後世影響深遠。
  銘文:
  隹十又二年正月,初吉丁亥,虢季子白乍寶盤。
  不顯子白,壯于戎工,經維四方。搏伐嚴狁,于洛之陽。折首五百,執訊五十,是以先行。
  超超子白,獻馘于王。王孔加子白義,王各周廟,宣(廣字頭加個射)爰鄉。王曰“白父,孔□又光。”
  王賜乘馬,是用左王。賜用弓,彤矢其央;賜用戉,用政蠻方。子子孫孫,萬年無疆。
  西周中期著名青銅器。長方形,四面各有二獸首,銜環,四足作矩形,飾環帶紋。長130.22厘米、寬82.7厘米、高41.3厘米。造型巨大壯重,紋飾華美。是迄今所見最大的銅盤。盤爲商至戰國時期流行的一種水器。當時盥洗以匜倒水,用盤承接。此盤有銘文一百—十一字,記述虢季子白受周王之命,征伐我國西北境内當時的強族玁狁,因有功受到周王的賞賜。是研究西周政治、軍事、青銅工藝的重要史料。現藏中國曆史博物館。
  傳世銅器虢季子白盤與散氏盤、毛公鼎并稱西周三大青銅器。盤形制奇特,似一大浴缸,爲圓角長方形,四曲尺形足,口大底小,略呈放射形,使器物避免了粗笨感。四壁各有兩隻銜環獸首耳,口沿飾一圈竊曲紋,下爲波帶紋。盤内底部有銘文111字,講述虢國的子白奉命出戰,榮立戰功,周王爲其設宴慶功,并賜弓馬之物,虢季子白因而作盤以爲紀念。銘文語言洗練,字體端莊,是金文中的書家法本。
  銘文記載了西周夷王十一年西伐戎人的一件戰事,虢季子白即虢公,夷王稱其爲伯父。
  青銅銘文不僅是學者研究的重點,也爲古玩肆所側重。因爲銘文字數越多,價錢就越高,有銘器的價格甚至要出無銘器數倍,因此,仿制銘文是作僞的重要内容。僞銘約可分爲兩類:一種是真器僞銘。據傳鹹豐年間西安有位知縣好古銅,對帶銘文的銅器高價收買,對無銘之器一概不收。因此,古董商們便投其所好,在無銘真器上添刻銘文,自是此風盛行。當時的匠人“鳳眼張”即是此中高手。另一種是僞器真銘。即把殘破器剩餘的銘文部分嵌入僞器内。此種器雖修飾嚴密,但若比較地子、鏽色及銅質,便可分曉真僞。除以上兩類外,還有僞器僞銘,這裏不再贅言。
  虢季子白盤是青銅器中的瑰寶,其流傳極富傳奇色彩。此盤自道光年間出土後曾被當地農人用以喂馬,後縣令以數錢據爲己有。幾經動蕩,此盤被劉銘傳覓得,極爲珍惜。在其後幾十年内,凱觎此盤者不乏其人,劉氏後人将盤重埋地下,遠避他鄉。解放後,劉肅将此盤掘出獻給國家。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