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香港] 警派臥底 潛入示威 !

2019年8月13日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h" v/ H3 q+ T8 M6 ?5 ]0 x

: ]$ j1 X' Q" R9 z  [5 j9 ktvb now,tvbnow,bttvb警方近日執法行動惹爭議,包括在銅鑼灣派臥底警員扮示威者及被指內地執法人員已混入警隊協助執法,警方昨破天荒召開逾三小時記者會,警務處副處長(行動)鄧炳強承認確曾派出臥底警員喬裝不同身份,但否認有內地「外援」混入警隊,指執法警員全都經過公務員事務局的招聘程序。鄧批評示威者的游擊式抗議,行為與訴求背道而馳,又指警方別無他法,以相應武力驅散。tvb now,tvbnow,bttvb0 i# d; H- ?# V" b8 v" ]( j
www2.tvboxnow.com4 m8 @" o$ d1 J2 _3 H
公仔箱論壇/ H# H$ e) Y  v  [1 }
警方承認在示威衝擊中,有警員喬裝不同身份。(羅錦鴻攝)
, q6 `9 j2 I6 qwww2.tvboxnow.com公仔箱論壇1 V- C  r  A$ B+ t
近距射胡椒球 站內施催淚彈公仔箱論壇2 N3 Z# r& x  h  w3 N
泛民立法會議員批評警方派出臥底警員假扮示威者,認為警方有需要交代;在港鐵葵芳站施放催淚彈,又在太古站扶手電梯近距離向示威者發射胡椒球,做法等同謀殺,斥政府漠視市民訴求,繼而利用警方打壓示威者,做法可恥,應予以譴責。網民昨召開第三次「民間記者會」,發言人高小姐質疑警方在太古站內,在不足一米距離向市民發射胡椒球是施以酷刑。另一發言人吳先生亦指警員疑似以示威者打扮在現場出現,而其行為有否在前線製造警民衝突,致衝突升溫。5 ?: i& S3 |5 z
www2.tvboxnow.com2 ^- A# }8 l% w  t, H
藉喬裝獲情報 被疑製造衝突
www2.tvboxnow.com; w- z8 h1 ^7 n) g
鄧炳強昨首次出席警方例行記者會,批評示威者的游擊式抗議,乘坐港鐵到不同地點,霸佔多個港鐵站作為「避風港」,又指他們的行為與訴求背道而馳,形容示威者有組織及有預謀襲警。針對銅鑼灣的拘捕行動是否有警員假扮示威者,鄧承認,警方確有採取情報主導行動,派警員喬裝成不同身份,但強調相關警員不會做出違法行為及挑起事端。6 P! |) z$ f: |3 J3 c, _
6 z) G* @# c0 f! g

- n7 D9 H" T! z3 E8 @( r, H公仔箱論壇警方喬裝示威者引起各方批評。tvb now,tvbnow,bttvb9 ^- E5 \, a8 r

! a  `( `- Z  z% W! Ztvb now,tvbnow,bttvbwww2.tvboxnow.com% j& T6 {8 a7 T7 T9 z: Q. ]  h* F
網民召開第三次民間記者會。(何天成攝)
' n7 Z4 Y& U/ O6 X$ {tvb now,tvbnow,bttvb2 \5 h5 k6 i( w. b
屢次執法遲到 否認有警黑合作公仔箱論壇' u$ a9 b) o: \6 \0 `6 q5 g
被問到是否有內地執法人員混入警隊協助處理示威,鄧炳強指絕對沒有聘請其他人員,強調現時執法的警務人員都是經過公務員事務局招聘。至於在太古站的拘捕行動,警務處助理處長(行動)麥展豪指,當時施放的胡椒球並非致命武器,可於室內發放,承認當時出現危險情況,但不認同當時的拘捕行動是失控,未來會檢討相關情況。* V8 @% }5 K; @0 C# F+ K/ r* [) U

) D9 D5 I9 `" q) j5 C- c) t4 Bwww2.tvboxnow.com被問元朗、北角及荃灣白衣人毆打示威者事件,警方均被指遲遲未到場及以雙重標準執法,是否有警黑合作?鄧回應指,警方與黑社會勢不兩立,黑社會是警方重點打擊目標,在元朗事件中警方已拘捕廿七人,正諮詢律政司意見決定是否檢控。他表示明白市民對警方的期望有落差,除監警會進行調查,警方內部亦會作出檢討,稱暫未有警務人員因此被停職。( w8 e; T, |( o' R$ `$ C4 g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b5 L9 }, {/ ^$ {8 B1 R
認催淚彈過期 不損公眾但停用
www2.tvboxnow.com7 ~0 D# J: D: X- N' I3 f
另外,警方於六月十二日的示威中共發射二百四十枚催淚彈、十九枚橡膠子彈、三枚布袋彈、三十枚海綿彈,比較早前公布為多,麥展豪承認曾使用過期催淚彈,表示會暫停使用,但強調,過期是指過了最佳使用日期,諮詢生產商意見後,獲悉只會影響發射機率失效機會,但不會對公眾構成更多危險。
返回列表